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31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提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包括侧向下加强板、艏向前部下加强板、艏向中部下加强板在甲板下围成一个大于止链器底座的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尤其适用于4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其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强度需要。而且所提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有效避免了因加强结构不能与实际链器底座准确对位而所需的换板、焊接、打磨、涂装等操作,大大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因此达到降低船舶建造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止链器结构的改进,更具体地说,涉及止链器加强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如图10-12所示,现有技术下止链器加强结构7与止链器底座4形状、尺寸完全一致,并且安装时止链器加强结构与实际止链器底座要求在两侧、前后完全对位。这种加强结构尽管强度好,省材料,但由于在建造过程中,止链器加强结构需要先安装在船体结构上,涂装油漆也已经完成;止链器的安装需要安装锚机以后,根据锚机、锚链管的位置、锚链与锚机的角度、锚链与锚链管的角度,确定安装位置。根据多年的安装经验统计,90%以上船舶的止链器实际安装位置与止链器底座理想设计位置不一致,即与先安装的止链器加强结构不对位;由于没有给止链器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余量;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调整止链器加强结构位置与实际止链器位置对位,因此需要进行换板、焊接、打磨、涂装等重复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提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给止链器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余量,只要止链器底座位置在安装范围内,强度完全能够满足止链器的安装需要。无需任何修改,避免了因加强结构不能与止链器底座准确对位而需要换板、焊接、打磨、涂装等费工、费时的操作,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适用于4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建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包括位于甲板下方的艏向前部下加强板和两侧的侧向下加强板。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和侧向下加强板围成U型,且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向船艏倾斜10-20度。所述侧向下加强板的中前部设置有向船艉倾斜10-20度的艏向中部下加强板。在甲板上方位于所述侧向下加强板、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以及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的上方设置止链器主体。其中,所述侧向下加强板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外偏移60-100_ ;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外偏移30-50_ ;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内船艉方向偏移60-100mm。此外,为了保证结构强度,所述止链器主体下部两侧位于所述甲板上方与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相对后侧60-100mm位置设置有向船艏倾斜10-20度的底座前部上加强板,从而,艏向中部下加强板与底座前部上加强板的相互对应,大大增强了结构强度。优选方式下,所述侧向下加强板垂直于所述甲板且位于外侧设置有防倾板。所述底座前部上加强板为三角形肘板结构。本技术尤其适用于4万吨级以上的船舶设置止链器,其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强度需要。本技术提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给止链器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余量,有效避免了因加强结构不能与实际链器底座准确对位而所需的换板、焊接、打磨、涂装等操作,大大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因此达到节约船舶建造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设置了底座前部上加强板的止链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示意图,图中为方便表示,没有包含止链器底座前部上加强板;图3是本技术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整体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整体组装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B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C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D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中E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现有技术止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现有技术止链器的加强结构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止链器与加强结构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止链器主体4坐于止链器底部加强结构上。具体参考图1-9,图中虚线部分为止链器主体4。其中,加强结构包括位于甲板6下方的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和两侧的侧向下加强板I。图5所示,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与甲板不垂直,向船艏倾斜10-20度;侧向下加强板I的中前部设置有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与甲板不垂直,向船艉倾斜10-20度。如图4所示,侧向下加强板I、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在甲板6下围成一个大于止链器底座的U型范围,给止链器的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余量。其中,余量需要保证安装强度,同时又要确保安装方便,因此,优选方式下,侧向下加强板I较止链器主体4向外偏移60-100_ ;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外偏移30-50_ ;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内船艉方向偏移60-100_。上述偏移量的获得是根据多年现场的止链器安装经验,并统计实际安装位置与理想设计位置的误差情况而获得的。本技术尤其适用于4万吨级以上的船舶设置止链器,4万吨以下船舶因安装误差较小,一般不采用本技术。由于锚链器所承受载荷方向主要为艏向,所以本技术在艏向设置两道下加强板,以满足强度要求。具体说,设置了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以及在止链器主体下部两侧位于甲板6上方与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相对的后侧位置设置有向船艏倾斜10-20度的底座前部上加强板5。如图5所示,底座前部上加强5位于止链器底座两侧,布置在止链器底座前部而非止链器底座前端,距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向艉偏移60-100mm,向艏倾斜10-20度。此外,侧向载荷较小,所以在侧向设置一道下加强,没有设置中部加强;艉向几乎不受载荷,所以没有在止链器尾部设置下加强;同时,为满足艏向强度要求,在甲板上设置前部上加强。下面以32万VLCC油船止链器加强结构为例,通过利用有限元模型的分析,以及对多个布置的评估选择,说明本技术能提供安装余量的止链器加强结构的优点。如图4和5所示,侧向下加强板I向两侧偏移100_,由于侧向载荷较小,没有因为下加强不与止链器对位而增加板厚,中间高度500mm,并设置IOOmm的防倾面板,同时设置高300mm半径400mm的端部形式。如图5所示,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向艏偏移50mm,由于艏向的载荷较大,为满足强度要求,下加强的板厚由原来的20mm增加到50mm,中间高度300mm,并设置高300mm半径400_的端部形式,由于艏向下加强同时承担防止两道侧向加强扭转的作用,所以采用从左侧加强到右侧加强连续的设计;如图7所示,单独设置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不能完全满足强度要求,需要设置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向艉偏移100_,为满足强度要求,下加强的板厚由原来的20mm增加到50mm,采用300mmX 500mm的三角肘板形式.由于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已经采用连续结构,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就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同时由于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距离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只有150mm,距离非常小,给现场施工带来困难,为解决施工问题,尽量增加两道加强的距离,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向艏倾斜,优选方式下采用15度,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向艉倾斜,优选方式下采用15度,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也有利于现场施工。如图8所示,为满足强度要求,·止链器底座前部上加强板5位于止链器底座两侧,布置在止链器底座前部而非止链器底座前端,距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向艉偏移100mm,加强的板厚为50mm,采用300mmX 500mm的三角肘板形式,向艉倾斜一定角度,优选方式下采用15度。此外,为增强结构强度,甲板6由原来的20mm增加到50mm。现有技术下止链器加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甲板(6)下方的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和两侧的侧向下加强板(1),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和侧向下加强板(1)围成U型,且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向船艏倾斜10?20度;所述侧向下加强板(1)的中前部设置有向船艉倾斜10?20度的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在甲板上方位于所述侧向下加强板(1)、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以及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的上方设置止链器主体,其中,所述侧向下加强板(1)较所述止链器主体(4)向外偏移60?100mm;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外偏移30?50mm;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较所述止链器主体向内船艉方向偏移60?100mm;此外,所述止链器主体下部两侧位于所述甲板(6)上方与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相对后侧60?100mm位置设置有向船艏倾斜10?20度的底座前部上加强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上基于加强结构的止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甲板(6)下方的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和两侧的侧向下加强板(I),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和侧向下加强板(I)围成U型,且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向船艏倾斜10-20度;所述侧向下加强板⑴的中前部设置有向船艉倾斜10-20度的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 在甲板上方位于所述侧向下加强板(I)、所述艏向前部下加强板(2)以及所述艏向中部下加强板(3)的上方设置止链器主体,其中, 所述侧向下加强板(I)较所述止链器主体(4)向外偏移60-100mm ; 所述艏向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洋孟昭闯戴挺东方沙明文彭贵胜王国旺付玉王延风徐德喜陈立王艳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