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耀德专利>正文

刀套的卡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17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主要是在于该刀套后端开设一承槽及相通的贯通孔,一装设于刀套承槽内一体成型的卡掣座,是在各边角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并于套孔内装设钢珠及弹簧,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据此,当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其后端的卡合部与卡掣座的钢珠卡合,以迅速卡掣定位,进而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制作、组装简易,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刀套的卡掣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综合加工机的刀库10,是在刀盘11上环设有数个刀套12,以供具加工刀具的刀把13插入置放,而可由刀盘11带动旋转,以进行换刀作业,为了避免刀套12在刀盘11转动时,直接摩擦后方的机架14,在刀套12后端装设一耐磨耗的环垫15,且为防止刀把13自刀套12脱出,遂于刀套12上设有一卡掣结构,以卡掣刀把13定位;请参阅图2-1、图2-2,目前业界惯用的刀套卡掣结构,是在各边角开设内端具倒角的套孔121,并在套孔121内装设钢珠122及弹簧123,再以旋塞124锁固封闭,使钢珠122局部凸出于套孔121;请参阅图2-3,当刀把13置入时,以其后端的拉栓131顶撑钢珠122内缩,并当较小径的卡合部132对应钢珠122时,钢珠122再凸伸出与卡合部132卡合,进而将刀把13卡掣定位于刀套12内;该种刀套卡掣结构具有如下的缺点1、由于套孔121是设于刀套12的各边角,在加工钻孔时,刀套不仅不易夹持定位,以致使套孔121加工位置不易掌握,且必须精确掌控钻孔深度,以控制倒角孔径供钢珠适当凸出于外,过与不及均会影响钢珠的卡掣限位,因此加工制作上相当耗力费时。2、为了避免钢珠122及弹簧123自套孔121脱出,套孔121必须锁入旋塞124,且于刀套12后端装设一耐磨耗的环垫15,因此在组装上也相当繁琐,进而造成整个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根据本技术的结构,当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其后端的卡合部与卡掣座的钢珠卡合,以迅速卡掣定位,进而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主要是在刀套后端开设一承槽及相通的贯通孔,一种射出一体成型的卡掣座,是装设于刀套承槽内,该卡掣座的底面成型有通孔,而与承槽的贯通孔衔接,各边角向通孔方向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各套孔内装设钢珠及弹簧,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据此,即可利用卡掣座各套孔内的钢珠将刀把卡掣定位于刀套内。在本技术的所提供的刀套的卡掣结构中,其中该卡掣座是在一侧延伸成型有一抵顶片,并使该抵顶片略为凸出刀套承槽,而可利用该凸出的抵顶片接触摩擦刀盘后方的机架,而不需再行装设环垫,进而使刀套达到组装简易,而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新型的上述目的、构造及特征,可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刀库的示意图;图2-1是习式刀套的剖面示意图;图2-2是习式刀套卡掣结构的示意图;图2-3是习式刀套与刀把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零件分解图;图4-1是本技术组合的剖面示意图之一图;图4-2是本技术组合的剖面示意图之二图;图5是本技术刀刀套与刀把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使用于刀库的示意图。组件编号习式部份10刀库;11刀盘;12刀套;121套孔;122钢珠;123弹簧;124旋塞;13刀把;131拉栓;132卡合部;14机架。本技术部份20刀套;201承槽;202贯通孔;21卡掣座;211通孔;212套孔;213抵顶片;22钢珠;23弹簧;24螺栓;30刀把;301拉栓;302卡合部;40刀盘;50机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4-1、4-2所示,本技术主要是在刀套20后端开设一承槽201,承槽201并以一贯通孔202相通至刀套20的前端,一射出一体成型的卡掣座21,其为高耐磨的塑钢材质制成,卡掣座21的底面成型有通孔211,各边角向通孔211方向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212,各边角的套孔212内装设钢珠22及弹簧23,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213;于组装时,可于一体成型的卡掣座套孔212内,装设钢珠22及弹簧23,钢珠22由于套孔212内端具倒角,因此其将不会滚出套孔212,而是局部凸出于通孔211,将卡掣座21置入承槽201后,以螺栓24锁固,则卡掣座的通孔211将可衔接刀套20的贯通孔202,而承槽201的侧壁则抵顶限位各套孔121内的弹簧23,而不需再使用旋塞限位,至于卡掣座21一侧延伸成型的抵顶片213,则略为凸伸出刀套承槽201外部。请参阅图5所示,刀把30后端是具有拉栓301及一较小径的卡合部302,当刀把30自刀套20前端置入时,其后端的拉栓301将顶撑钢珠22内缩,并当较小径的卡合部302对应钢珠22时,钢珠22将凸伸出与卡合部302卡合,进而将刀把30卡掣定位于刀套20内。请参阅图6所示,由于抵顶片213是略为凸伸出刀套承槽外部,当刀套20装设于刀库刀盘40时,是可由凸出的抵顶片213部分接触刀盘40后方的机架50,当刀盘40带动刀套20旋转时,将可由凸出的抵顶片213部分接触摩擦机架50,由于其为高耐磨的塑钢材质制成,因此可非常耐磨耗,而刀套20上则不需再装设环垫,而直接由卡掣座侧边延伸成型的抵顶片213取代,因此亦简化了组装程序。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使刀套的卡掣结构达到易于制作,且大幅简化组装程序,而大幅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刀套后端开设一承槽及相通的贯通孔,一射出一体成型的卡掣座,是装设于刀套承槽内,该卡掣座的底面成型有通孔,而与承槽的贯通孔衔接,各边角向通孔方向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各套孔内装设钢珠及弹簧,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利用卡掣座各套孔内的钢珠将刀把卡掣定位于刀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套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座一侧延伸成型的抵顶片是略为凸伸出刀套承槽外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主要是在于该刀套后端开设一承槽及相通的贯通孔,一装设于刀套承槽内一体成型的卡掣座,是在各边角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并于套孔内装设钢珠及弹簧,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据此,当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其后端的卡合部与卡掣座的钢珠卡合,以迅速卡掣定位,进而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文档编号B23B29/20GK2764534SQ20052000200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黄耀德 申请人:黄耀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刀套后端开设一承槽及相通的贯通孔,一射出一体成型的卡掣座,是装设于刀套承槽内,该卡掣座的底面成型有通孔,而与承槽的贯通孔衔接,各边角向通孔方向设有内端具倒角的套孔,各套孔内装设钢珠及弹簧,再于一侧延伸一抵顶片;利用卡掣座各套孔内的钢珠将刀把卡掣定位于刀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德
申请(专利权)人:黄耀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