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回转刀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的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槽轮转位,锁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轮夹紧,三个端齿盘精定位,编码器检测工位和用胀紧套调整相位的结构,设计合理,转动时不需抬起刀盘,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稳定可靠,相位调整操作方便,刀盘转动时不会越位。(*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的自动回转刀架。现有的数控机床用自动换刀刀架存在下述缺点(1)采用两个端齿盘结构,刀架转动时需抬起刀盘,从而降低密封性能,使加工冷却液进入刀架体内,影响加工精度;(2)由于刀盘偏重及自身转动惯性,刀盘转换工位时易造成越位;(3)调整端面凸轮与拨轮的相位关系时采用键与键槽配合,操作极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了的自动回转刀架。本技术采用三个端齿盘结构解决刀架转动时刀盘需抬起的问题;采用带锁止弧的槽轮机构进行初定位,解决刀盘转动时的越位问题;采用胀紧套结构使相位调整操作方便可靠。本技术(即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固联有齿轮Z1的电机1和固联有齿轮Z2及Z3的齿轮轴2安装在法兰盘3上,齿轮Z1与Z2啮合,法兰盘3安装在与箱体4相连的墙板5上,齿轮Z4和Z5固联在传动轴6上并通过轴承7与墙板5连接,齿轮Z3与Z4啮合,齿轮Z7固联在传动轴6上,传动轴6的另一端安装在箱体4上,齿轮Z6与带有碰块8的拨轮9固联,齿轮Z5与Z6啮合,拨轮9通过与主轴10平行的轴11安装在墙板5上,槽轮12固联在主轴10上,主轴10的后端与绝对编码器13连接、蝶形弹簧14安装在槽轮12的滑动轴套15上,齿轮Z6与端面凸轮16固联,齿轮Z7与Z8啮合,可绕主轴10转动的端面凸轮16与主轴10滑动联接,开有端面齿17和键槽18的滑动端齿盘19通过销键20定位在箱体4的孔内,两个与端面凸轮16的凸轮面相接触的滚柱21固联在滑动端齿盘19的内圈上,复位弹簧22安装在滑动端齿盘19上,空套在定心齿盘23上的外齿盘24固联在箱体4上,定心齿盘23固联在主轴10上,定心齿盘23和外齿盘24与端面齿17相对的端面开有可与端面齿17相啮合的端面齿25,刀盘固联在定心齿盘23上。上述拨轮9位于主轴10一侧槽轮12的端面处,拨轮9上装有销子26和锁止外园弧27,槽轮12的端面均布有数个可供销子26进入的槽28和数个可与锁止外园弧27相接触的锁止内园弧29,齿轮Z4和Z5是通过胀紧套30和压盖31与传动轴6固联。使用时,电机1启动后依次带动齿轮Z1、Z2、Z3、Z4和传动轴6转动,传动轴6带动齿轮Z5和Z7转动,齿轮Z5和Z7分别带动齿轮Z6和Z8转动,齿轮Z6带动拨轮9转动,当拨轮9上的销子26进入槽轮12的槽28时,槽轮12将转动并带动主轴10、定心齿盘23和刀盘转动,即开始转工位,与此同时齿轮Z8带动端面凸轮16绕主轴10转动,滚柱21沿端面凸轮16的凸轮面作上升曲线左移并带动滑动端齿盘19沿轴向左移,当销子26离开槽28时转位完成,锁止内园弧29进入锁子外园27中进行初定位,当滚柱21继续左移到凸轮面顶部时,滑动端齿盘19的端面齿17将与定心齿盘23和外齿盘24的端面齿25啮合,同时蝶形弹簧14被压缩顶紧端面凸轮16,即锁定刀盘,当滚柱21沿端面凸轮16的凸轮面作下降曲线右移时将带动滑动端齿盘19沿轴向右移,此时相互啮合的端面齿17和25将脱开,同时放松蝶形弹簧14,解除锁定状态。复位弹簧22的作用是帮助滑动端齿盘19沿轴向右移并脱开相互啮合的端面齿17和25,绝对编码器13判断转动的工位,如完成的转位是所选定的工位时,刀盘被锁定后拨轮9上的碰块8将碰及行程开关,发出讯号使电机1制动。刀盘转位的顺序是依靠端面凸轮16和拨轮9之间的相位关系及电气元件完成的,即当拨转9的销子26进入槽轮12的槽28的瞬时,端面凸轮16应处在使相互啮合的端面齿17和25脱开的位置,亦即在传动关系上需令齿轮Z5与Z6的啮合位置能相对于齿轮Z7与Z8的啮合位置,当上述相位关系调整好后即拧紧压盖31,使胀紧套30锁紧。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电机、2-齿轮轴、3-法兰盘、4-箱体、5-墙板、6-传动轴、7-轴承、8-碰块、9-拨轮、10-主轴、11-轴、12-槽轮、13-绝对编码器、14-蝶形弹簧、15-滑动轴套、16-端面凸轮、18-键槽、19-滑动端齿盘、20-销键、21-滚柱、22-复位弹簧、23-定心齿盘、24-外齿盘、26-销子、27-锁止外园弧、28-槽、29-锁止内园弧、30-胀紧套、31-压盖、Z1、Z2、Z3、Z4、Z5、Z6、Z7、Z8一齿轮。附图2是拨轮9与槽轮1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端面凸轮16与滚柱21的结构关系俯视图,17-滑动端齿盘19的端面齿,25-定心齿盘23和外齿盘24的端面齿。本技术采用槽轮转位,锁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轮紧,三个端齿盘精定位,编码器检测工位和用胀紧套调整相位的结构,设计合理,转动时不需抬起刀盘,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稳定可靠,相位调整操作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回转刀架,固联有齿轮Z1的电机1和固联有齿轮Z2及Z3的齿轮轴2安装在法兰盘3上,齿轮Z1与Z2啮合,法兰盘3安装在与箱体4相连的墙板5上,齿轮Z4和Z5固联在传动轴6上并通过轴承7与墙板5连接,齿轮Z3与Z4啮合,齿轮Z7固联在传动轴6上,传动轴6的另一端安装在箱体4上,齿轮Z6与带有碰块8的拨轮9固联,齿轮Z5与Z6啮合,拨轮9通过与主轴10平行的轴11安装在墙板5上,槽轮12固联在主轴10上,主轴10的后端与绝对编码器13连接,蝶形弹簧14安装在槽轮12的滑动轴套15上,齿轮Z8与端面凸轮16固联,齿轮Z7与Z6啮合,其特征是可绕主轴10转动的端面凸轮16与主轴10滑动联接,开有端面齿17和键槽18的滑动端齿盘19通过销键20定位在箱体4的孔内,两个与端面凸轮16的凸轮面相接触的滚柱21固联在滑动端齿盘19的内圈上,复位弹簧22安装在滑动端齿盘19上,空套在定心齿盘23上的外齿盘24固联在箱体4上,定心齿盘23固联在主轴10上,定心齿盘23上的外齿盘24与端面齿17相对的端面开有可与端面齿17相啮合的端面齿25,刀盘固联在定心齿盘23上,所说的拨轮9位于主轴10一侧槽轮12的端面处,拨轮9上装有销子26和锁止外园弧27,槽轮12的端面均布有数个可供销子26进入的槽28和数个可与锁止外园弧27相接触的锁止内园弧29。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转刀架,其特征是所说的齿轮Z4和Z5通过胀紧套30和压盖31与传动轴6固联。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回转刀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的配件。本技术采用槽轮转位,锁止弧初定位,端面凸轮夹紧,三个端齿盘精定位,编码器检测工位和用胀紧套调整相位的结构,设计合理,转动时不需抬起刀盘,密封性能好,加工精度稳定可靠,相位调整操作方便,刀盘转动时不会越位。文档编号B23B21/00GK2146321SQ92234960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姚希尊, 金瑞祥, 金朝阳 申请人:武汉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回转刀架,固联有齿轮Z↓[1]的电机1和固联有齿轮Z↓[2]及Z↓[3]的齿轮轴2安装在法兰盘3上,齿轮Z↓[1]与Z↓[2]啮合,法兰盘3安装在与箱体4相连的墙板5上,齿轮Z↓[4]和Z↓[5]固联在传动轴6上并通过轴承7与墙板5连接,齿轮Z↓[3]与Z↓[4]啮合,齿轮Z↓[7]固联在传动轴6上,传动轴6的另一端安装在箱体4上,齿轮Z↓[6]与带有碰块8的拨轮9固联,齿轮Z↓[5]与Z↓[6]啮合,拨轮9通过与主轴10平行的轴11安装在墙板5上,槽轮12固联在主轴10上,主轴10的后端与绝对编码器13连接,蝶形弹簧14安装在槽轮12的滑动轴套15上,齿轮Z↓[8]与端面凸轮16固联,齿轮Z↓[7]与Z↓[8]啮合,其特征是可绕主轴10转动的端面凸轮16与主轴10滑动联接,开有端面齿17和键槽18的滑动端齿盘19通过销键20定位在箱体4的孔内,两个与端面凸轮16的凸轮面相接触的滚柱21固联在滑动端齿盘19的内圈上,复位弹簧22安装在滑动端齿盘19上,空套在定心齿盘23上的外齿盘24固联在箱体4上,定心齿盘23固联在主轴10上,定心齿盘23上的外齿盘24与端面齿17相对的端面开有可与端面齿17相啮合的端面齿25,刀盘固联在定心齿盘23上,所说的拨轮9位于主轴10一侧槽轮12的端面处,拨轮9上装有销子26和锁止外园弧27,槽轮12的端面均布有数个可供销子26进入的槽28和数个可与锁止外园弧27相接触的锁止内园弧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希尊,金瑞祥,金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