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星专利>正文

双行打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622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行打沟机,包括机架、发动机、传动轴、动力转换箱、花键轴、升降架、液压升降装置、升降式作业台、动力行走机构、螺旋犁、座椅、遮阳篷等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转换箱通过传动轴直接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将动力转换成垂直方向并通过花键轴输出,升降式作业台上的作业动力转换箱通过花键轴与动力转换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将动力转换为两个呈反向的输出端,两个螺旋犁驱动箱分别安装在这两个呈反向的输出端上,以实现对两个螺旋犁的对转旋转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整机动力作业结构,由发动机提供动力,操控作业稳定,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作为牛蒡等深根类农作物的打沟耕作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打沟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田间深度松土的双行打沟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山药、牛蒡等深根类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及产量,需对土壤进行窄沟深度松土,如在种植牛蒡时,需先进行约深一米宽三十厘米的打沟松土,目前,我 国深根类农作物的耕作大都是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作业强度大,费时、费力,生产效率极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1120341180. I的专利,在这一
取得了全新的突破,成功实现了双行打沟耕作的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由于该专利采用整机链条传动的方式,噪音较大,而时常添加链条润滑油,会造成润滑油四溅,在机械表面和作业者身上产生油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行打沟机,采用传动轴作为动力传动以提高作业稳定性,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双行打沟机,包括机架、发动机、传动轴、动力转换箱、花键轴、升降架、液压升降装置、升降式作业台、动力行走机构、螺旋犁、座椅、遮阳篷等构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在机架前端,所述动力转换箱安装在机架后端,动力转换箱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将动力转换成垂直方向并通过花键轴输出,所述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行打沟机,包括机架(1)、发动机(2)、传动轴(5)、动力转换箱(6)、花键轴(7)、升降架(8)、液压升降装置、升降式作业台、动力行走机构、螺旋犁(16)、座椅(30)、遮阳篷(3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安装在机架(1)前端,所述动力转换箱(6)安装在机架(1)后端,所述动力转换箱(6)通过传动轴(5)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端(3)连接,将动力转换为垂直方向并通过花键轴(7)输出,所述升降式作业台由作业台架(9)、轨道柱(10)、作业台基座(11)、作业动力转换箱(12)、螺旋犁驱动箱(14)、调节合页架(17)组成,所述轨道柱(10)安装在升降架(8)上,所述作业台架(9)安...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双行打沟机,包括机架(1)、发动机(2)、传动轴(5)、动カ转换箱¢)、花键轴(7)、升降架(8)、液压升降装置、升降式作业台、动カ行走机构、螺旋犁(16)、座椅(30)、遮阳篷(3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安装在机架(1)前端,所述动カ转换箱(6)安装在机架(1)后端,所述动カ转换箱(6)通过传动轴(5)与发动机动カ输出端(3)连接,将动カ转换为垂直方向并通过花键轴(7)输出,所述升降式作业台由作业台架(9)、轨道柱(10)、作业台基座(11)、作业动カ转换箱(12)、螺旋犁 驱动箱(14)、调节合页架(17)组成,所述轨道柱(10)安装在升降架⑶上,所述作业台架(9)安装在轨道柱(10)上,所述作业动カ转换箱(12)安装在作业台架(9)上,通过花键轴(7)与动カ转换箱出)的动カ输出端连接,将动カ转换为两个呈反向的输出端,两个螺旋犁驱动箱(14)分别安装在这两个呈反向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旋犁驱动箱(14)与作业动カ转换箱动カ输出端(13)的上下连接处设有固定架(15),所述调节合页架(17)的两端通过活动轴分别与两个螺旋犁驱动箱(14)连接,形成合页结构连接,所述螺旋犁(16)安装在螺旋犁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