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成形机,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20)与逆变器部(30)之间的电源再生转换器(10),包括:电力转换部(11),双向转换交流电力与直流电力;直流电压检测部(15),检测位于逆变器部(30)与电力转换部(11)之间的电容器(14)的直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控制部(16),对电力转换部(11)输出根据直流电压检测部(15)所检测的直流电压和该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动而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在交流电源(20)与电力转换部(11)之间流动的交流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与逆变器之间的电源再生转换器的注射成形机及其电源再生转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电源再生转换器,连接在交流电源与驱动马达的逆变器之间,通过迟滞比较器监视DC连接电容器的直流电压与交流电源的电压峰值之间的差,并且在直流电压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电源再生运转,之后在直流电压低于(比第一阈值低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该电源再生运转。相对于此,公知有如下电源再生转换器,根据基于交流电源所涉及的交流电流的大小及交流电压的位相(输入电流信息)的交流电源、马达、电源再生转换器之间的电力的交换状态(以下称为“电力状态”)的判定结果、及基于DC连接电容器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信息)的电力状态的判定结果,切换自身的动力运行运转和电源再生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电源再生转换器根据直流电压信息判定为处于马达所产生的电力向DC连接电容器流入的状态(以下称为“马达再生状态”)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电源再生运转,与之后的直流电压的变动无关地,在预定时间内持续进行该电源再生运转。并且,在经过该预定时间之后,该电源再生转换器执行基于直流电压信息的电力状态的再次判定、以及判定结果稳定为止比较花费时间的基于输入电流信息的电力状态的判定,根据至少任何一方判定为处于马达再生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持续进行该电源再生运转。这样,该电源再生转换器防止开始进行电源再生运转时由迟滞比较器导致产生振荡(动力运行运转与电源再生运转频繁切换的现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2897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无论是现有的电源再生转换器及专利文献I的电源再生转换器,只要DC连接电容器的直流电压为预定的阈值以上,则即使在从马达到DC连接电容器的电力的再生结束之后,也持续进行电源再生运转,因此在之后随即向马达供给电力时,存在再次取出刚刚从DC连接电容器再生到交流电源的电力的情况。例如在电源再生转换器用于注射成形机的情况等适用于频繁地反复进行马达的回转、停止的情况下,交流电源与电源再生转换器之间的该电力交换引起不可忽视的电力损失。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能够更高效地执行电源再生运转的电源再生转换器的注射成形机及其电源再生转换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注射成形机,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与逆变器之间的电源再生转换器,其中,包括电力转换部,双向转换交流电力与直流电力; 直流电压检测部,检测位于上述逆变器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的电容器的直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控制部,对上述电力转换部输出根据上述直流电压检测部所检测的直流电压和该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动而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在上述交流电源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流动的交流电流。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直流电压为再生开始电压以上的情况下,上述交流电流控制部对上述电力转换部输出用于消除上述直流电压的增量的控制信号。另外,“再生开始电压”是用于判断可否开始进行电源再生运转的电容器中的直流电压的值。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直流电压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与上述直流电压的变动无关地,以禁止从上述交流电源到上述电力转换部的交流电流流动的方式输出上述控制信号。此外,优选的是,以从上述逆变器到上述电容器的电力的再生结束时上述直流电压相对于上述电容器的允许最大电压成为表示预定的比例的值的方式输出上述控制信号。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源再生转换器,连接在交流电源与逆变器之间, 其中,包括电力转换部,双向转换交流电力与直流电力;直流电压检测部,检测位于上述逆变器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的电容器的直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控制部,对上述电力转换部输出根据上述直流电压检测部所检测的直流电压和该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动而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在上述交流电源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流动的交流电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包括能够更高效地执行电源再生运转的电源再生转换器的注射成形机及其电源再生转换器。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注射成形机的要部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注射成形机上所搭载的电源再生转换器的结构例的功能框图。图3是表示交流电流指令计算部的详细情况的功能框图。图4是表示马达电力、电源再生电力及直流电压的时间推移的图。图5是表示电力转换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注射成形机的一例的要部结构的图。注射成形机在本例中为电动式注射成形机,包括注射用的伺服马达40A。注射用的伺服马达40A的回转传递到滚珠丝杠2。通过滚珠丝杠2的回转前进后退的螺母3固定在压盘4上。压盘4能够沿着基架(未图示)上所固定的导向杆5、6移动。压盘4的前进后退运动经由轴承7、测压元件8、注射轴9传递到螺杆50。螺杆50在加热缸51内被配置成能够回转且向轴向移动。在加热缸51中的螺杆50的后部,设置有树脂供给用的料斗52。 经由带及滑轮等连结部件53向注射轴9传递螺杆回转用的伺服马达40B的回转运动。SP, 注射轴9通过螺杆回转用的伺服马达40B回转驱动,从而螺杆50回转。在塑化/计量工序中,螺杆50在加热缸51中回转并后退,从而在螺杆50的前部即加热缸51的喷嘴51-1侧蓄积熔融树脂。在注射工序中,向模具内填充螺杆50的前方所蓄积的熔融树脂并进行加压,从而进行成形。此时,按压树脂的力作为反作用力通过测压元件8检测出来。即,检测出螺杆前部的树脂压力。所检测的压力通过测压元件放大器55被放大,输入到作为控制单元发挥作用的控制器56 (控制装置)。此外,在保压工序中,模具内所填充的树脂保持预定的压力。在压盘4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螺杆50的移动量的位置检测器57。位置检测器57的检测信号通过放大器58放大而输入到控制器56。该检测信号还可以用于检测螺杆50的移动速度。在伺服马达40A、40B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转速的编码器41A、41B。通过编码器 41A、41B检测的转速分别输入到控制器56。伺服马达40C是模开闭用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40D是成形品排出(顶出)用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40C驱动例如肘杆(未图示)来实现模开闭。此外,伺服马达40D经由例如滚珠丝杠机构使顶出杆(未图示)移动,从而实现成形品排出。在伺服马达40C、40D 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转速的编码器41C、41D。通过编码器41C、41D检测的转速分别输入到控制器56。控制器56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构成,例如包括CPU、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存储运算结果等的可读写的RAM、计时器、计数器、输入接口及输出接口等。控制器56将与多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电流(转矩)指令分别发送到伺服马达 40A 40D。例如,控制器56控制伺服马达40B的转速来实现塑化/计量工序。此外,控制器 56控制伺服马达40A的转速来实现注射工序及保压工序。同样,控制器56控制伺服马达 40C的转速来实现开模工序及闭模工序。此外,控制器56控制伺服马达40D的转速来实现成形品排出工序。用户界面35包括能够对模开闭工序、注射工序等各成形工序分别设定成形条件的输入设定部。此外,用户界面35包括为了计算后述的消耗电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3 JP 2010-1426401.一种注射成形机,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与逆变器之间的电源再生转换器,其中,包括电力转换部,双向转换交流电力与直流电力;直流电压检测部,检测位于上述逆变器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的电容器的直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控制部,对上述电力转换部输出根据上述直流电压检测部所检测的直流电压和该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动而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在上述交流电源与上述电力转换部之间流动的交流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中,在上述直流电压为再生开始电压以上的情况下,上述交流电流控制部对上述电力转换部输出用于消除上述直流电压的增量的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洋,水野博之,阿部好古,加藤敦,冈田德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