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通信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通信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主要由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网络构成。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获取标签上存储的识别信息,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读取的标签信息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RFID系统可以分为两类无源RFID系统与有源RFID系统,两者主要区别在标签端。无源RFID系统的标签需要从读写器发射来的射频信号中获取能量,而有源RFID系统 的标签自身能够提供能量。在无源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通信。读写器利用经编码和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发送信息给标签,一方面向标签发送命令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射频信号向标签提供能量。为了保证标签能够获得足够高的能量,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措施一是增加读写器到标签的射频信号作用时间;二是在由读写器到标签的通信链路中,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尽量增大使用高电平的概率,减小使用低电平的概率。措施一虽然能够提高标签端获得的能量,但影响了数据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编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按每两比特进行分组;2)对每组数据,按下列方式进行编码:4类数据分组“00”、“01”、“11”和“10”,均用高电平后接低电平所构成的数据符号表示,表示数据分组“00”、“01”、“11”、“10”的数据符号的高低电平的总长度各不相同,以使所述数据符号能够互相区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成,王宏义,杨青,谷晓忱,李松亭,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