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767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涉及蓄电池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过程中,通过电压继电器在线检测运行中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一旦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正常运行范围,电压继电器就会动作,启动中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ZJ上的常闭触点ZJ1打开,常开触点ZJ2、ZJ3、ZJ4闭合,启动电铃DL的同时,断开直流接触器KM2的触点,接通直流接触器KM1的触点,实现放电仪的瞬间退出和便携式充电机的瞬间投入,即可做到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失电时便携充电机的瞬间投入,保证直流系统不失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测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内新安装或长期运行的蓄电池组,需要定期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工作,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工作是检测和恢复蓄电池组容量的唯一手段。《直流电源系统管理规范》中规定,新安装阀控蓄电池组应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验,之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实验,6年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核对性充放电试验。目前单组蓄电池变电站在所有变电站中占的比例为40%,对其进行试验时需将充电机退出运行,这时直流负荷在无充电保护情况下由蓄电池组提供电源。对于运行年限较高的蓄电池组自身容量下降严重,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可能发生容量瞬间下降或电池开路情况,就算检修试验人员立即发现问题停止放电,再进行充电也需要几分钟时间,造成直流系统失电。根据《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将会造成七级设备事件事故。一旦这时存在继电保护或断路器动作,将会导致保护拒动、断路器不能正常动作,造成更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使用所述装置对蓄电池组进行放电试验时,可做到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失电时便携充电机的瞬间投入,保证直流系统不失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直流接触器KMl和KM2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装置的正负直流母线上,所述装置的蓄电池组接线端经直流空气开关SWl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中间继电器ZJ的常闭触点ZJl与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与中间继电器ZJ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2与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3与电铃DL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4与直流接触器KMl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优选的直流母线的充电机输入端设有指示灯LI。优选的直流母线的放电仪接线端设有指示灯L2。优选的直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与放电仪接线端之间的正极母线上设有电流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装置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过程中,通过电压继电器在线检测运行中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一旦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正常运行范围,电压继电器就会动作,启动中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ZJ上的常闭触点ZJl打开,常开触点ZJ2、ZJ3、ZJ4闭合,启动电铃DL的同时,断开直流接触器KM2的触点,接通直流接触器KMl的触点,实现放电仪的瞬间退出和便携式充电机的瞬间投入,即可做到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失电时便携充电机的瞬间投入,保证直流系统不失电,从而提高了测试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包括箱体,直流接触器KMl和KM2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装置的正负直流母线上,直流母线的充电机输入端设有指示灯LI,直流母线的放电仪接线端设有指示灯L2,直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后的正极母线上设有电流表。在放电测试过程中指示灯L2亮,当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指示灯L2亮,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装置的蓄电池组接线端经直流空气开关SWl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中间继电器ZJ的常闭触点ZJl与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与中间继电器ZJ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2与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3与电铃DL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4与直流接触器KMl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所述装置有三个接线端,第一端为充电机输入端,接直流充电机;第二端为放电仪接线端,接放电仪;第三端为蓄电池组接线端,接蓄电池组。所述电压继电器DY是由线圈和常开触点组成的;中间继电器ZJ由线圈、常闭触点ZJl和常开触点ZJ2-ZJ4组成。直流接触器KMl和KM2由常开触点和线圈组成。直流接触器KMl和KM2可以选用BC98-Z382022型,直流灭弧性能良好,可瞬间切断30A充放电电流。放电开关使用直流空气开关,其容量按照蓄电池组最高值的10小时放电率加大一级配置,为40A,保证了直流级差的配合。所述装置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过程中,通过电压继电器在线检测运行中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一旦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正常运行范围,电压继电器就会动作,启动中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ZJ上的常闭触点ZJl打开,常开触点ZJ2、ZJ3、ZJ4闭合,启动电铃DL的同时,断开直流接触器KM2的触点,接通直流接触器KMl的触点,实现放电仪的瞬间退出和便携式充电机的瞬间投入,即可做到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失电时便携充电机的瞬间投入,保证直流系统不失电。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直流接触器KMl和KM2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装置的正负直流母线上,所述装置的蓄电池组接线端经直流空气开关SWl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l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中间继电器ZJ的常闭触点ZJl与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与中间继电器ZJ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2与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3与电铃DL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4与直流接触器KMl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流母线的充电机输入端设有指示灯LI。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流母线的放电仪接线端设有指示灯L2。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与放电仪接线端之间的正极母线上设有电流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涉及蓄电池测量装置
所述装置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过程中,通过电压继电器在线检测运行中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一旦正负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正常运行范围,电压继电器就会动作,启动中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ZJ上的常闭触点ZJ1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源备自投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直流接触器KM1和KM2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装置的正负直流母线上,所述装置的蓄电池组接线端经直流空气开关SW1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1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在直流接触器KM1常开触点和直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之间的正负直流母线上,中间继电器ZJ的常闭触点ZJ1与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与中间继电器ZJ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2与电压继电器DY的常开触点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3与电铃DL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4与直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与电压继电器DY的线圈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卫王宏伟郑献刚田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