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波室的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628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介电常数的新方法,采用混波室测试环境与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介电常数。利用混波室内扇叶角度的变化,等效于得到不同谐振频率f、不同场分布的矩形谐振腔。在不同扇叶角度分别测试不同材料样本,将相应计算结果作为训练序列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神经网络经过充分训练后,可得到品质因数Q值与相对介电常数εr的函数对应关系。通过输入测量Q值,可预测得到扇叶某个角度对应的被测材料相对介电常数εr值。多个扇叶角度将对应有多组εr数值,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的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致力于一种利用混波室结合神经网络算法研究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波波段国内外对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域测量法,测量在时域中进行,它所用的探测信号源是脉冲电磁波,研究被测信号的瞬态响应;一类是频域测量法,测量在频域中进行,它用连续周期电磁波作为探测信号源,研究的是被测信号的稳态响应。频域测量法包括三种,传输线法、谐振腔法和空间波法。其中谐振腔法是在微波谐振腔中放入介质材料进行填充,由于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与空气有所差异,将导致谐振腔在加载介质前后的谐振频率f和品质因数Q有所变化,因此可根据加载前后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Q值计算出相对介电常数。谐振腔微扰法是将体积较小的介质样品加载进谐振腔的特定位置,对谐振腔内部的场分布进行微小的扰动,通过对微扰前后的谐振频率f和Q值进行测量,根据微扰理论近似公式计算得到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目前所有利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该方法均为选择某一个尺寸固定、边界条件固定因而场分布固定的谐振腔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理论得知,由测量系统会引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采用混波室测试环境与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介电常数,利用混波室内扇叶角度的变化改变腔体的谐振频率,等效于得到不同场分布的矩形谐振腔,将相应计算结果作为训练序列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扇叶转动到不同角度分别测试不同材料样本,计算不同介电常数引起的腔体品质因数Q值变化,每个计算样本反映了材料介电常数与品质因数Q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该函数关系可以用已知材料进行验证;第二步,在完成大量样本计算以后,用这些样本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神经网络经过充分训练以后,可以得到品质Q值与相对介电常数εr的函数对应关系,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以根据测量的Q值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逯贵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