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机械
,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用于水质改良机的水面可控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研究发现,水体中投入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除20% 30%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全部进入水体环境中,其中约60 70%沉积到底泥中。一方面,水体底泥中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不仅导致底泥沉积,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态物质,弓丨起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到水环境安全。另一方面,水体底泥也是营养库,水体初级生产力需要的大量营养盐来自底泥,合理的释放和利用底泥中的富营养物质是改善底质环境、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水体底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清淤、微生物改良、化学药物调剂·等。机械清淤主要是利用水力挖塘机组等清除水体底部的淤泥,该方法无法做到对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再利用;微生物方法虽然提高了底泥中富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但由于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其效果无法稳定;化学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化学品残留,存在的问题很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实现对水体底泥的调质和改良,人们常用一种太阳能底质调控机来对水体底泥进行改良清理,太阳能底质改良机是利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可控行走机构,它包括牵引绳(1)、固定限位块(2、2“)、导向装置(3)、旋转装置(4)和控制器模块(5),固定限位块(2、2“)固定装在牵引绳(1)两端,牵引绳(1)装在旋转装置(4)上穿过导向装置(3),控制器模块(5)装在旋转装置(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活动导向块(301、301“)、固定导向块(302、302“)、压缩弹簧(303、303“)、支撑杆(304)、行程控制块(305)、行程开关(306、306“)和导杆(307),活动导向块(301、301“)固定装在导杆(307)两端,固定导向块(302、302“)固定在支撑杆(30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昌凤,邹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