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怡林专利>正文

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13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7:54
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涉及医疗注射器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外套、配合设置有胶塞的芯杆,所述芯杆配合胶塞设置在外套内,在所述外套的锥头连接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药针外侧的外套前端连体设置外护套,所述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所述外护套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医护人员对药瓶进行刺入时,不会使针尖误刺向医护人员持药瓶的手,对医护人员形成了极为有效的保护。当进行回收处理时,针尖不是直接暴露于溶药针前端,故而不会形成针尖穿破收集容器而伤及处理人员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注射器结构
,特别是用于溶药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配药时,医护人员采用溶药注射器将医用溶剂从药瓶出抽出,然后注入待溶解的固体药剂中,经溶解处理后,再将混合溶液从原装有固体药剂瓶中抽出,然后注入药瓶中。在以上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一手握持药瓶、一手握持注射器多次反复地将溶药针刺向药瓶,极易造成医护人员伤及自已的现象,另外,在对注射器进行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完全暴露于溶药针前端的注射器针尖会穿破收集容器而伤及处理人员,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回收处理人员的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套、配合设置有胶塞的芯杆,所述芯杆配合胶塞设置在外套内,在所述外套的锥头连接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药针外侧的外套前端连体设置外护套,所述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所述外护套内。由于本专利技术设有外护套,在医护人员对药瓶进行刺入时,外护套可罩住药瓶,而不会使针尖误刺向医护人员持药瓶的手,对医护人员形成了极为有效的保护。又由于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外护套内,当进行回收处理时,针尖不是直接暴露于溶药针前端,而是由护套进行了外围保护,故而不会形成针尖穿破收集容器而伤及处理人员的现象发生。为了使本专利技术采用一般的医用工程塑料即可加工,所以本专利技术所述外护套包括至少两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所述各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前端,相邻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之间设置间隙。由于由至少两瓣片材形成外护套,因此该护套在前端形成具有一定可扩张可收缩的弹性张口,以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生产时将溶药针与外套连体生产,也可溶药针与外套分体生产,如在所述外套的前端设置溶药针连接锥头,在溶药针的后端设置与外套锥头配合的针座,所述针座的后端可分离式连接在外套锥头的前端。需要使用时,将具有溶药针的针座与外套前端的锥头相连,即可组成溶药注射器,相连的方式可以是通用的螺纹连接,也可以是插接。由于一个溶药注射器需要适用于各种口径大小不一的药瓶,当采用较大口径的外护套对于较小口径药瓶时,由于两者差异较大,医护人员需要认真地注视,以使针尖对准药瓶,这就使得以上设计还不够完善。因此,本专利技术还在所述溶药针与外护套之间的外套前端设置内护套。从设计上看,内护套的口径肯定小于外护套,形成具有不同口径的两层护套,当采用较小口径的内护套对于较小口径药瓶时,自然地,小口径药瓶就被内护套稳定地罩住,方便了医护操作。同理,所述内护套也可以由至少两瓣片材组成,所述各片材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前端,相邻片材之间设置间隙。为了使以上具有内护套的溶药注射器方便地用于较大口径的药瓶,所述内护套的片材瓣数与所述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瓣数相同,且各内护套的片材相应地布置在各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内侧,在各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上分别开设可让内护套的片材前部发生径向伸出的侧孔。当将具有内护套的溶药注射器对准较大口径的药瓶时,内护套的各瓣片材先被药瓶前端推开向外侧,内护套的片材前部伸出各相应的侧孔,以使外面一层外护套顺利地罩住药瓶口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轴向剖示图。 图3为图I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轴向剖示图。图6为图4的右视图。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设有通常注射器具有的外套I、芯杆2,前端配合有胶塞的芯杆2设置在外套I内,在外套I的锥头1-1可以连体设置溶药针3。溶药针3也可以分体地设置如在外套I的前端设置锥头1-1,在溶药针3的后端设置与外套I锥头1-1配合的针座3-1,针座3-1的后端可分离式连接在外套I的锥头1-1的前端。在溶药针3外侧的外套I前端连体设置由三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4-1、4-2、4_3组成的外护套,各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4-1、4-2、4-3的一端分别一体式连接在外套I的前端,相邻的片材4-1、4-2、4-3之间设置间隙,溶药针3的针尖前端布置在该外护套内。如图4、5、6所示,其它同上例,在溶药针3与外护套之间的外套I前端增设有由三瓣片材5-1、5-2、5-3组成的内护套,各片材5-1、5-2、5-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I的前端,且各片材5-1、5-2、5_3 —对一地布置在外护套的片材4-1、4-2、4_3内侧,相邻片材5_1、5-2、5-3之间设置间隙。在各外护套的片材4-1、4-2、4-3上分别开设可让内护套的片材5-1、5-2、5-3前部发生径向伸出的侧孔4-4、4-5和4-6。权利要求1.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包括外套、配合设置有胶塞的芯杆,所述芯杆设置在外套内,在所述外套的锥头连接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药针外侧的外套前端连体设置外护套,所述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所述外护套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包括至少两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所述各瓣断面呈弧形的片材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前端,相邻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之间设置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的前端设置锥头,在溶药针的后端设置与锥头配合的针座,所述针座的后端可分离式连接在外套前端的锥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与外护套之间的外套前端设置内护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包括至少两瓣片材,所述各片材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前端,相邻片材之间设置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片材瓣数与所述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瓣数相同,且各内护套的片材相应地布置在各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内侧,在各外护套的断面呈弧形的片材上分别开设可让内护套的片材前部发生径向伸出的侧孔。全文摘要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涉及医疗注射器结构
,包括外套、配合设置有胶塞的芯杆,所述芯杆配合胶塞设置在外套内,在所述外套的锥头连接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药针外侧的外套前端连体设置外护套,所述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所述外护套内。本专利技术在医护人员对药瓶进行刺入时,不会使针尖误刺向医护人员持药瓶的手,对医护人员形成了极为有效的保护。当进行回收处理时,针尖不是直接暴露于溶药针前端,故而不会形成针尖穿破收集容器而伤及处理人员的现象发生。文档编号A61J1/20GK102940577SQ201210528480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周怡林 申请人:周怡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安全溶药注射器,包括外套、配合设置有胶塞的芯杆,所述芯杆设置在外套内,在所述外套的锥头连接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药针外侧的外套前端连体设置外护套,所述溶药针的针尖前端布置在所述外护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怡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怡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