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08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7:49
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属医疗设备的手术用器械。包括双瓣镊体,三通管,输水导管,其特征是设有:镊尾座垫及其上的嵌管槽、嵌杆槽、嵌块槽、限位槽;镊尾座盖;限位槽的侧面边缘的压盖;嵌杆槽中的推拨杆及其上的限位凸柱,其一端头部侧面设计成的凹弧形状表面,另一端的端部上面隆起;嵌块槽中设有挤压拨块,所述挤压拨块后端设计成圆弧状表面,前端设计成尖楔形状的顶部。所述限位凸柱在限位槽中的移动距离大于推拨杆的头部侧面凹弧形状表面的长度;所述挤压拨块后端受到推拨杆的头部侧面挤压,迫使顶部前顶压扁输水导管前移的距离等于输水导管的内径长度。经试用显示了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靠,又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手术用器械,特别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文献I ZL 02 2 19861. X公开了一种医用不沾双极电凝镊,“它由双瓣镊体和电极座组成,双瓣镊体的尾端分别与电极座相连,电极座上设有高频输入插头,双瓣镊体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特征在于至少在双瓣镊体的任一瓣的内部沿镊体方向设有水通道,该水通道的前端出水口位于该瓣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其后端入水口从该瓣镊体的壁上引出密封连接至输水导管。” “由于本技术的末端设有流量控制器11,可在其电凝止血时通过调节送水控制器来控制输水的流量以保证最佳的凝血效果,而且在其流量调控到最大时,本技术还可作为外科手术中冲洗器。”公开号200945188的现有技术文献2公开了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包括双瓣镊体和镊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镊还包括设置在镊柄的液体控制键和与镊柄相连接的液体控制装置,液体控制键和液体控制装置之间为电连接。” “所述液体控制键的双极导 线与电凝镊的高频导电线以及液体导管综合在一起设置在加护套管内。” “所述液体控制装置由电器部分和传动部分组成。” “所述液体控制装置的电器部分由以电池或市电电压供电的控制传动的电器机构构成。” “所述液体控制装置的传动部分可以是电磁阀、挤压阀或者折管。”上述现有技术文献1、2公开的双极电凝镊,在临床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I、难以达到既能用于不沾电凝止血,又便捷可靠地控制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的滴水而作为镊子用于夹持、牵引、分离等手术动作的需要。现有技术文献I的医用不沾双极电凝镊,虽然在其末端设有流量控制器,但从其附图中可以明确清楚所述流量控制器只是夹在镊体之外的输水导管上的、普通滴注输液管上常见的滴注速度控制用夹子,当医用不沾双极电凝镊无需滴水而用于夹持、牵引、分离等手术动作时,手术操作者必须使用非手术操作的另一只手来操作滴注速度控制用夹子才能关掉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的滴水;现有技术文献2公开的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为了实现关掉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的滴水,虽然只需便捷地拨动液体控制键,但其液体控制装置的传动部分是必须使用由电池或市电电压供电的电磁阀、挤压阀或者折管,而且“所述液体控制键的双极导线与电凝镊的高频导电线以及液体导管综合在一起设置在加护套管内。”实际使用中,不但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手术动作灵活顺畅,而且液体控制键的双极导线与电凝镊的高频导电线紧靠并列,必然产生相互干扰,降低了使用安全可靠性,特别是液体控制装置的电器部分若以市电电压供电,甚至会给关乎患者生命的手术进行带来安全隐患。2、结构复杂、造成部件增多,实现关掉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的滴水的制造成本难以下降。现有技术文献2公开的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为了实现关掉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的滴水,液体控制装置是必须使用由电池或市电电压供电的电磁阀、挤压阀或者折管,上述结构复杂的部件的材料及制作成本高达数十元,已经大大高于双极电凝镊本身的制造成本,这也是迄今为止,现有技术文献2的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产品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关键制约因素。由此可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靠,又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的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靠,又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的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包括电气连接于高频电流座、且内部设有滴水通道的双瓣镊体,及位于双瓣镊体后端的经三通管与双瓣镊体内的滴水通道相通的输水导管,其特征是设有—用于固定双瓣镊体后端及定位三通管、输水导管连接端而设有的镊尾座垫, 所述镊尾座垫上设计有用于定位三通管、输水导管连接端的嵌管槽、平行于嵌管槽的嵌杆槽、紧靠输水导管管壁的位置且垂直于嵌管槽和嵌杆槽的嵌块槽、位于镊尾座垫上紧靠嵌杆槽一侧边缘的限位槽;——镊尾座垫上面设计有配合于镊尾座垫的镊尾座盖;——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嵌杆槽中设计有推拨杆,所述推拨杆的杆身平行于双瓣镊体配置、且一端伸出于嵌杆槽,推拨杆位于嵌杆槽中的另一端颈部侧面、配合限位槽设计有限位凸柱,推拨杆位于嵌杆槽中的另一端头部侧面设计成凹弧形状表面;推拨杆的杆身伸出于嵌杆槽的一端的端部上面设有便于推拨的隆起;——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嵌块槽中设计有垂直于输水导管、推拨杆杆身配置的挤压拨块,所述挤压拨块紧靠推拨杆侧面的后端设计成配合于推拨杆头部凹弧形状侧面的圆弧状表面,挤压拨块紧靠输水导管颈部管壁的前端设计成尖楔形状的顶部。所述推拨杆的限位凸柱在限位槽中的移动距离大于推拨杆的头部侧面凹弧形状表面的长度;所述挤压拨块后端受到推拨杆的头部侧面凹弧形状表面沿其圆弧状表面挤压,迫使挤压拨块成尖楔形状的顶部前顶压扁输水导管前移的距离等于输水导管的内径长度。上述设计的技术效果是确保将推拨杆从嵌杆槽中退出时,使其位于嵌杆槽中的一端头部后退,脱离对挤压拨块的侧向顶压,挤压拨块的顶部不会对输水导管进行挤压;将推拨杆向嵌杆槽中前推时,使其位于嵌杆槽中的一端头部前移,由于头部侧面设计成凹弧形状表面,顺着挤压拨块后端的圆弧状表面将挤压拨块沿着嵌块槽前顶,挤压拨块前端的尖楔形状顶部对紧靠着的输水导管颈部管壁挤压,将输水导管颈部顶压在镊尾座垫的嵌管槽侧壁,由于所述挤压拨块后端受到推拨杆的头部侧面凹弧形状表面沿其圆弧状表面挤压,迫使挤压拨块成尖楔形状的顶部前顶压扁输水导管前移的距离等于输水导管的内径长度,即输水导管挤压压扁成管壁厚度的2倍,输水导管管壁挤压压扁紧靠,从而实现输水导管颈部被压扁断流。所述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限位槽的侧面边缘配合嵌接有压盖。该项设计的技术效果是当拨杆的限位凸柱在限位槽中的移动距离大于推拨杆的头部侧面凹弧形状表面的长度时,挤压拨块后端在推拨杆的颈部侧面挤压下,恰好使挤压拨块前端的尖楔形状顶部对紧靠着的输水导管颈部管壁挤压实现压扁断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拨杆的颈部侧面受到被压扁的输水导管颈部经过挤压拨块传递来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必然对嵌杆槽外侧侧壁挤压,使其变形;嵌接在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限位槽的侧面边缘的压盖正是对嵌杆槽外侧侧壁起到加固作用,减少嵌杆槽外侧侧壁的变形,同时确保具有足够大的对挤压拨块成尖楔形状的顶部前顶压扁输水导管断流所需的作用力;而且还起到对被前推到断流位置的推拨杆定位固定作用,不至于从断流位置后退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当手术中用于对出血点电凝止血时,将推拨杆置于滴水开启位置,即将推拨杆从嵌杆槽中退出,使其位于嵌杆槽中的一端头部后退,脱离对挤压拨块的侧向顶压,挤压拨块的顶部不会对输水导管进行挤压,无菌生理盐水顺着输水导管、三通管、双瓣镊体内的滴水通道徐徐流向不沾双极电凝镊的尖端,缓缓滴水配合电凝止血,滴水降温起到不沾无焦痂的效果。当手术中更多时间需要使用镊子的夹持、分离、牵拉功能时,手术操作者只需用手指轻轻拨动推拨杆,将推拨杆向嵌杆槽中前推,使其位于嵌杆槽中的一端头部前移,由于头部侧面设计成凹弧形状表面,顺着挤压拨块后端的圆弧状表面将挤压拨块沿着嵌块槽前 顶,挤压拨块前端的尖楔形状顶部对紧靠着的输水导管颈部管壁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拨式滴水可控不沾双极电凝镊,包括电气连接于高频电流座、且内部设有滴水通道的双瓣镊体(1),及位于双瓣镊体后端的经三通管(2)与双瓣镊体内的滴水通道相通的输水导管(3),其特征是设有——用于固定双瓣镊体后端及定位三通管、输水导管连接端设有的镊尾座垫(4),所述镊尾座垫上设计有用于定位三通管、输水导管连接端的嵌管槽(41)、平行于嵌管槽的嵌杆槽(42)、紧靠输水导管管壁的位置且垂直于嵌管槽和嵌杆槽的嵌块槽(43)、位于镊尾座垫上紧靠嵌杆槽一侧边缘的限位槽(44);——镊尾座垫上面设计有配合于镊尾座垫的镊尾座盖(5);——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嵌杆槽中设计有推拨杆(6),所述推拨杆的杆身(61)平行于双瓣镊体配置、且一端伸出于嵌杆槽,推拨杆位于嵌杆槽中的另一端颈部侧面、配合限位槽设计有限位凸柱(62),推拨杆位于嵌杆槽中的另一端头部侧面设计成凹弧形状表面(63);——镊尾座垫与镊尾座盖之间的嵌块槽中设计有垂直于输水导管、推拨杆杆身配置的挤压拨块(7),所述挤压拨块紧靠推拨杆侧面的后端设计成配合于推拨杆头部凹弧形状侧面的圆弧状表面(71),挤压拨块紧靠输水导管颈部管壁的前端设计成尖楔形状的顶部(7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玮许浩然孙炳伟曹松梅李银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恒生涓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