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03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清洁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毛刷装置,分别为滚刷装置和排刷装置,均用于配合吸尘装置更好地清洁被清洁面,这两种毛刷装置可以相互更换使用,在任一时刻,所述吸尘器上只能安装其中一种毛刷装置。独有的双毛刷装置结合吸尘器本身的吸尘系统,可以同时去除细小的灰尘以及粘附力强的灰尘,实现对一些清洁度要求较高或是不易清洁的,例如床上用品等物品更好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处理灰尘的清洁器具有吸尘器、扫地机等。现有的吸尘器种类很多,有桶式、卧式、立式、手提式等。吸尘器由吸尘器电机提供动力,配合导风管道、集尘仓等元器件,实现对细小灰尘的清理,具有一定的吸尘效果。扫地机的种类也很多,例如清洁车、家用的小型扫地机等。扫地机大多采用滚刷旋转,将灰尘扫进集尘盒。吸尘器能够吸入一般表面的灰尘,但对于黏附力强的灰尘也爱莫能助,而扫地机则对过于细小的灰尘无能为力,另外,市面上专门针对床上用品进行清洁的器具也较少见,无法满足人们对家庭清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吸尘器无法有效清洁黏附力强的灰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毛刷装置,分别为滚刷装置和排刷装置,均用于配合吸尘装置更好地清洁被清洁面,这两种毛刷装置可以相互更换使用,在任一时刻,所述吸尘器上只能安装其中一种毛刷装置。所述滚刷装置包括滚刷盖、毛刷滚条、滚刷毛刷、滚刷支撑轴、毛刷滚条套圈、齿轮轴套、滚刷齿轮和减速箱部件,所述毛刷滚条套于滚刷支撑轴外,滚刷毛刷在毛刷滚条的横截面圆周上呈一定等分均布,毛刷滚条套圈套于毛刷滚条的两端,齿轮轴套套于滚刷支撑轴的两端并设于毛刷滚条套圈的外端。所述滚刷装置还包括左盖、右盖、羊毛毡套和滚刷驱动线路板,所述左盖、右盖分别设于毛刷滚条的左、右两端,减速箱部件设于右盖的右侧,滚刷驱动线路板设于毛刷滚条的上方,羊毛毡套套于毛刷滚条的两端,并设于毛刷滚条套圈的里端,滚刷齿轮设于减速箱部件的下方。所述滚刷盖上设有多个分隔窗口,滚刷毛刷从滚刷盖上对应的分隔窗口伸出,直接与被清洁面接触,并能随着毛刷滚条的转动不断地拍打被清洁面。所述滚刷毛刷在毛刷滚条的横截面圆周上呈三等分均布。所述排刷装置包括毛刷座和排刷毛刷,所述排刷毛刷按轴向一定行数均布于毛刷座底部。所述排刷装置还包括左盖、右盖和排刷驱动线路板,所述排刷驱动线路板设于毛刷座的上方,左盖和右盖分别设于毛刷座的左、右两端。所述毛刷座与滚刷盖安装的位置相同。所述排刷毛刷按轴向两行数均布于毛刷座底部,随着吸尘器的前后移动不断地刮动被清洁面。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独有的双毛刷装置结合吸尘器本身的吸尘系统,可以同时去除细小的灰尘以及粘附力强的灰尘,实现对一些清洁度要求较高或是不易清洁的,例如床上用品等物品更好的清洁,所述双毛刷装置间的相关更换使用也可满足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被清洁面的多样的清洁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滚刷装置后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滚刷装置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滚刷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排刷装置后的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排刷装置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排刷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其外观如图I所示)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毛刷装置,分别为滚刷装置和排刷装置,均用于配合吸尘装置更好地清洁被清洁面,这两种毛刷装置可以相互更换使用,在任一时刻,所述吸尘器上只能安装其中一种毛刷装置。图2、3、4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滚刷装置后的工作状态、底部结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所述滚刷装置包括滚刷盖5、毛刷滚条6、滚刷毛刷7、滚刷支撑轴15、毛刷滚条套圈14、齿轮轴套16、滚刷齿轮11、减速箱部件10、滚刷驱动线路板12,此外,还可以包括左盖、右盖、羊毛毡套13。其中,毛刷滚条6套于滚刷支撑轴15外,滚刷毛刷7在毛刷滚条6的横截面圆周上呈一定等分均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三等分均布),毛刷滚条套圈14套于毛刷滚条6的两端,齿轮轴套16套于滚刷支撑轴15的两端并设于毛刷滚条套圈14的外端,左盖、右盖分别设于毛刷滚条6的左、右两端,减速箱部件10设于右盖的右侧,滚刷驱动线路板12设于毛刷滚条6的上方,羊毛毡套13套于毛刷滚条6的两端,并设于毛刷滚条套圈14的里端,用以防止灰尘进入产品内部,滚刷齿轮11设于减速箱部件10的下方。滚刷毛刷7从滚刷盖5上对应的分隔窗口伸出,直接与被清洁面接触,在使用过程中,毛刷滚条6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滚刷毛刷7也随着毛刷滚条6的转动不断地拍打被清洁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滚刷毛刷7每转动一圈可拍打被清洁面三次,使被清洁面上的灰尘松动并脱离被清洁面,同时还能将床上滋生的螨虫等拍碎杀死。当灰尘被扬起时,吸尘装置内部工作的电机则将灰尘吸入导风通道,通过集尘桶2上的进风过滤部件3将灰尘过滤,使灰尘被收集在集尘桶2中,过滤后的空气则通过吸尘器电机从出风罩向外排出。滚刷盖5上设有旋钮4,将旋钮4按旋钮指示标志“UNLOCK”方向旋转,即可以打开滚刷盖5,将滚刷盖5和毛刷滚条6取出,可清洁毛刷滚条6上缠绕的毛发等杂物,而按“LOCK”方向旋转,即旋紧固定滚刷盖5。图5、6、7则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加装排刷装置后的工作状态、底部结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所述排刷装置包括毛刷座8、排刷毛刷9和排刷驱动线路板18,还可以包括左盖19和右盖17 (与上述左盖、右盖分别为同一部件),其中,毛刷座8与上述滚刷盖5安装的位置相同,排刷毛刷9按轴向一定行数均布于毛刷座8底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两行均布),排刷驱动线路板18设于毛刷座8的上方,左盖19和右盖17分别设于毛刷座8的左、右两端,毛刷座8可通过旋转旋钮被拆卸或紧固。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吸尘器的前后移动,毛刷座8上的排刷毛刷9不断地刮动被清洁面,使灰尘松动并脱离被清洁面,被吸尘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机将灰尘吸入导风通道,通过集尘桶的进风过滤部件将灰尘过滤,使灰尘被收集在集尘桶中,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吸尘器电机从出风罩排出。 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清洁需求将上述滚刷装置和排刷装置相互更换使用,以下以滚刷装置被更换成排刷装置为例说明更换过程(结合图2-7):首先将加装了滚刷装置的吸尘器的上盖I打开,取出减速箱部件10、左盖19、右盖17、滚刷支撑轴15、齿轮轴套16、羊毛毡套13、毛刷滚条套圈14、滚刷齿轮11和滚刷驱动线路板12,然后将底部的旋钮4按指示标志“UNLOCK”方向旋开,取出滚刷盖5和毛刷滚条6,再把排刷驱动线路板18装入滚刷驱动线路板12的安装位置,安上左盖19、右盖17和上盖I,最后在底部装上毛刷座8,并将旋钮4按指示标志“LOCK”方向旋紧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独有的双毛刷装置结合吸尘器本身的吸尘系统,可以同时去除细小的灰尘以及粘附力强的灰尘,实现对一些清洁度要求较高或是不易清洁的(例如床上用品等)物品更好的清洁,所述双毛刷装置间的相关更换使用也可满足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被清洁面的多样的清洁需求,且所述双毛刷装置实现成本低,更换操作也十分便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毛刷装置,分别为滚刷装置和排刷装置,均用于配合吸尘装置更好地清洁被清洁面,这两种毛刷装置可以相互更换使用,在任一时刻,所述吸尘器上只能安装其中一种毛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吉传俞建福胡建峰张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柏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