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28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挂扣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下表面均布排水孔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及“U”型套构成,且螺杆及“U”型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通过连接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对架空铺设的电力线缆等进行有效固定,可有效的防止其下垂,且使用量小,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挂钩,属电力布线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中低压电力线路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电力线路架空铺设,在传统的架设中,常需要通过使用金属挂扣将电力线缆挂靠在预先架设的钢绞线上,以实现电力线缆架空并固定的目的,但该种方式中,由于传统的金属挂扣体积较小,因此电力线缆仅仅是放在挂扣上而为做任何固定,因此金属挂扣使用量巨大,成本较高且浪费了金属资源,同时,由于电力线缆未做有效的固定,随着使用电力线缆及其他设备自身老化、重力作用、热胀冷缩等因素,电力线缆下垂现象比较严重,极易发生因电力线缆被车辆等挂断而造成的供电重点或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挂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挂扣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下表面均布排水孔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及“U”型套构成,且螺杆及“U”型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通过连接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与线托可靠连接。线托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本技术可有效的对架空铺设的电力线缆等进行有效固定,可有效的防止其下垂,且使用量小,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新型端面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2所示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I、挂扣2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I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I下表面均布排水孔3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4,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5,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6及“U”型套7构成,且螺杆6及“U”型套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2通过连接孔5与线托I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4与线托I可靠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挂扣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下表面均布排水孔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及“U”型套构成,且螺杆及“U”型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通过连接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与线托可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缆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托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挂扣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下表面均布排水孔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及“U”型套构成,且螺杆及“U”型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通过连接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本技术可有效的对架空铺设的电力线缆等进行有效固定,可有效的防止其下垂,且使用量小,成本低廉。文档编号H02G7/05GK202749779SQ2012203844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任丽萍, 王纲 申请人:武陟县电业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挂钩,包括电缆挂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挂钩由线托、挂扣及压线器构成,所述的线托为横截面“U”型,水平方向长度至少10cm,所述线托下表面均布排水孔及至少三组紧固螺栓孔,侧表面至少均布两组连接孔,所述的压线器为由两个螺杆及“U”型套构成,且螺杆及“U”型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挂扣通过连接孔与线托可靠连接,所述的压线器通过紧固螺栓孔与线托可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萍王纲
申请(专利权)人:武陟县电业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