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雪压电缆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95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抗雪压电缆线,包括电力输送线,所述电力输送线由芯线和第二包覆层组成,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芯线;所述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芯线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的丝线裹束在一起组成。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电力输送线哪一个角度的朝天面都很小,同时提高电力输送线柔韧性和抗拉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雪压电缆线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具体的说,是抗雪压电缆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抗雪压电力输送线因其横截面为菱形,在远距离进行电力输送时,大部分需要高压电杆架高输送线,一般相邻高压电杆间距为200米,由于间距大输电线自重也大, 不可能拉直绷紧输电线,当受到风力或其他因素影响后,输送线不会一直保持整条线的最小面朝天。当输送线较大面或最大面朝天时,非常容易积雪,积雪冻结后再积雪,如此反复, 同时电力输送线柔韧性和抗拉强度低,终致电力输送线压断,严重影响电力输送。因此提供一种抗雪压电缆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抗雪压的电力输送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什么实现的,所述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它由第二包覆层包覆芯线构成,所述芯线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的丝线裹束在一起构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外表面均匀排布着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且第三包覆层把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包覆固定于第二包覆层的外表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为金属丝,第二加强筋为麻绳或丝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此设计使得电力输送线哪一个角度的朝天面都很小,即使受到风力或其他因素影响后,输送线都会一直保持整条线的较小面或最小面朝天;第二包覆层的外表面均匀排布着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此设计大大提高电力输送线柔韧性和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丝线,2-第一包覆层,3-第二包覆层,4-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 6-第三包覆层,7-芯线,8-电力输送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抗雪压电缆线,所述电力输送线8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它由第二包覆层3包覆芯线7构成,所述芯线7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2的丝线I 裹束在一起构成。 所述第二包覆层3的外表面均匀排布着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且第三包覆层6把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包覆固定于第二包覆层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4为金属丝,第二加强筋5为麻绳。本技术在远距离进行电力输送时,需要将电力输送线的两端对应角竖直向上安装在电杆上,并将电力输送线拉紧绷直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抗雪压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送线(8)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它由第二包覆层(3)包覆芯线(7)构成,所述芯线(7)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2)的丝线(I) 裹束在一起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雪压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3)的外表面均勻排布着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且第三包覆层(6)把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包覆固定于第二包覆层(3)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雪压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4)为金属丝, 第二加强筋(5)为麻绳或丝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抗雪压电缆线,包括电力输送线,所述电力输送线由芯线和第二包覆层组成,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芯线;所述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芯线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的丝线裹束在一起组成。电力输送线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本技术使得电力输送线哪一个角度的朝天面都很小,同时提高电力输送线柔韧性和抗拉强度。文档编号H01B9/00GK202749141SQ20122045937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黄海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雪压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送线(8)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它由第二包覆层(3)包覆芯线(7)构成,所述芯线(7)由若干包覆有第一包覆层(2)的丝线(1)裹束在一起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