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32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包括光纤,光纤外包裹有钢铠,其中所述钢铠外侧包括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包裹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有的护套分成厚度相同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将光缆打结时,利用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位于钢铠内的光纤受力最小,避免对光纤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光缆在室内安装布线时,无法满足光缆打结的特殊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缆,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技术背景光缆是当今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目前的光缆在室内安装布线时,因空间位置等因素限制,对光缆的弯曲半径有较高要求,通常有些位置光缆需要打结,但是按照目前光缆的制作标准来说,光缆转弯时,其转弯半径要大于光缆自身直径的20倍。如果将光缆打结,光缆中的光纤可能会出现折断的情况,对信号传输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目前的光缆无法满足室内安装需要打结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以解决目前光缆在室内安装布线时,无法满足打结的特殊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包括光纤,光纤外包裹有钢铠,其中所述钢铠外侧包括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包裹有外护套。其中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的厚度相同。其中所述内护套与钢铠之间设置有芳纱。本技术将原有的护套分成厚度相同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将光缆打结时,利用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位于钢铠内的光纤受力最小,避免对光纤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光缆在室内安装布线时,无法满足打结的特殊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光纤I、钢铠2、芳纱3、内护套4、外护套5。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I所示,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该光缆可用于室内光缆布线,并满足特殊的打结要求,不会使光纤折断,也不会影响光纤的信号传输。其中该柔性光缆包括光纤1,光纤I的外侧包裹有钢铠2,其中所述钢铠2的外侧设置有芳纱3,在芳纱3的外侧包括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的外侧包裹有外护套5。本技术中所采用的内护套4与外护套5的厚度相同,其实际是将原来的一个护套分成两个厚度相同的部分,当线缆打结时,可使内护套4与外护套5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在打结的位置,内护套4与外护套内壁形成对应的弯曲角度,通过外护套5对内护套形成的支撑,打结时内护套4的弯曲半径较小,对内部的光纤I影响也相对较小。目前普通光 缆中的光纤直径为2. 0_,加装在光纤外侧的钢铠直径为3. 0_,而位于钢铠外侧的护套外径为4. 0mm,本技术则将外径为4. Omm的护套分成内护套、外护套两部分,且使其厚度相同,这样在保证光缆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光缆的柔韧性,使其在室内安装的特殊情况下,可满足光缆打结的要求。以上是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打结的柔性光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包括光纤(1),光纤(I)外包裹有钢铠(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销(2)外侧包括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外侧包裹有外护套(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4)与外护套(5)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4)与钢铠(2)之间设置有芳纱(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包括光纤,光纤外包裹有钢铠,其中所述钢铠外侧包括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包裹有外护套。本技术将原有的护套分成厚度相同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将光缆打结时,利用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位于钢铠内的光纤受力最小,避免对光纤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光缆在室内安装布线时,无法满足光缆打结的特殊要求。文档编号G02B6/44GK202748506SQ20122035376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俊杰 申请人:深圳市恒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打结的柔性光缆,包括光纤(1),光纤(1)外包裹有钢铠(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铠(2)外侧包括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外侧包裹有外护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