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912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包括:脉冲激光器,所述脉冲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经第一扩束镜准直扩束后,被3:7分光镜分成7/10脉冲激光和3/10脉冲激光,所述7/10脉冲激光经柱面聚焦透镜聚焦在被测样品的表面,激发产生声表面波信号;所述声表面波信号经过第一检测通道和/或第二检测通道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示波器显示后被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该系统不仅拥有压电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信号幅度大、在扰动大的测试环境中适用性强等优点,也继承了差分共焦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快速、准确、非接触测量及信噪比高等优势,适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基于差分共焦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高测量带宽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测量分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激光超声技术测量薄膜的杨氏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激光超声技术在薄膜杨氏模量等机械特性测量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激光超声系统中,声表面波探测技术层出不穷。目前的技术中,基于PVDF (聚偏氟乙烯)薄膜的压电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是广为采用的技术,PVDF压电薄膜声阻抗匹配特性好,响应带宽大,力电转换灵敏度高等优点,使得基于PVDF薄膜的压电激光声表面波检测系统具有远高于一般光学检测系统的测量带宽(高达120MHz),且具有优异的测量稳定性(测量不确定度误差在±1%)。基于光偏转敏感检测的差分共焦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是光学非接触式声表面波检测中较快速、准确和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技术,在该技术中光偏转灵敏度检测保证了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及快速响应的能力;测量带宽被拓展到300MHz,提高了系统对高频声表面波信号的分辨能力;采用差分式的信号取样,消除了探测器光功率波动、环境空气对流及电子噪声等共模干扰,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而且,该技术为无损伤、非接触式测量,特别适用于集成电路等要求的超净测试环境。以上所述的两种声表面波检测技术,虽然在薄膜杨氏模量测量方面,具有优异于其他检测技术的特性,但是在某些特殊样品,特殊场景测试方面各有不足之处。例如基于PVDF压电薄膜LSAW定位的压电探测装置(公开号CN102252967A,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中公布的四象限声表面波检测,虽然它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测量精度,但是它依旧是接触式检测,不能用于测量材质软、孔隙率高的样品,且很难适用于集成电路中要求的超净环境;基于Sagnac干涉仪的LSAW定位测量系统(公开号CN102221397A,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中公布的先定位后检测的方法,虽然能够在时间上精确定位声表面波的位置,从而进行更高精度的测量,但是它始终是基于光学的非接触式测量,不能用于测量反射系数低、透明度高的样品,且容易受到环境中噪声等干扰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本技术实现了在不同场景下对不同样品的测量,实现了交叉验证,避免了噪声的影响,详见下文描述—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包括脉冲激光器,所述脉冲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经第一扩束镜准直扩束后,被3:7分光镜分成7/10脉冲激光和3/10脉冲激光,所述7/10脉冲激光经柱面聚焦透镜聚焦在被测样品的表面,激发产生声表面波信号;所述声表面波信号经过第一检测通道和/或第二检测通道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示波器显示后被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包括压电探头,所述压电探头下的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声表面波信号后,将所述声表面波信号转换为所述电信号;所述3/10脉冲激光作为触发信号触发光电二极管,通过导线将所述电信号输出至放大器,被滤波放大后的信号到达所述示波器,所述示波器获取所述电信号。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包括632. 8nm的He-Ne激光器,所述632. 8nm的He-Ne激光器发出探测光,经过第二扩束镜准直扩束后,被I: I偏振分光镜极化产生透射光,所述透射光经第一平面反射镜、λ /4波片和第一聚焦透镜后聚焦到被测样品的表面,获取所述声表面波信号后经过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所述λ/4波片、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和所述1:1偏振分光镜后产生反射光,所述反射光传输至1:1分光镜分成第一路反射光和第二路反射光;所述第一路反射光经第二平面反射镜、第一光阑、第二聚焦透镜和第一滤光片后进入差分光电探测器的一个探测口 ;所述第二路反射光经第三平面反射镜、第二光阑、第三聚焦透镜和第二滤光片后进入所述差分光电探测器的另一个探测口 ;所述差分光电探测器输出所述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示波器,所述示波器获取所述电信号。·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二滤光片具体为波长为632. Snm的窄带干涉滤光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不仅拥有压电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信号幅度大、在扰动大的测试环境中适用性强等优点,也继承了差分共焦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快速、准确、非接触测量及信噪比高等优势,适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基于差分共焦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高测量带宽的优点,集成系统拥有比传统测量技术更高的测量带宽,大大提高了测量分辨率,具有以下优势①继承了压电和差分共焦两种LSAW检测技术的优点,单独使用时两检测通道各有不足之处,集成后可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测量效果达到最优,表I列出了两检测技术的优缺点。②有两个检测通道,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用特定样品和场景的探测方式,表2中列出了两通道各自适用的样品和测试场景。③对于两检测通道同时适用的样品和测试场景,可实现实时交互验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声表面波信号经过处理后可直接获取薄膜杨氏模量的测量结果,无需再与传统的纳米压痕仪测量结果作对比,简化了薄膜杨氏模量测量过程。④可重复性检测,在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重复测量相同的样品可以获取相同的波形数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 :脉冲激光器;2 :第一扩束镜;3 :3:7分光镜;4:柱面聚焦透镜;5 :被测样品;6 :载物台;7 =He-Ne激光器;8 :第二扩束镜;91:1偏振分光镜;10 :第一平面反射镜;11 λ/4波片;12 :第一聚焦透镜;13 1:1分光镜;14 :第二平面反射镜;15 :第一光阑;16 :第三平面反射镜;17 :第二光阑;18 :第二聚焦透镜;19 :第三聚焦透镜;20 :第一滤光片;21 :第二滤光片;22 :差分光电探测器;23 :压电探头;24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25:放大器;26:光电二极管;27 :示波器;28 :计算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为了实现在不同场景下对不同样品的测量,实现交叉验证,避免噪声的影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参见图1,详见下文描述—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包括脉冲激光器I,脉冲激光器I发射脉冲激光经第一扩束镜2准直扩束后,被3:7分光镜3分成两部分,7/10脉冲激光和3/10脉冲激光,7/10脉冲激光经柱面聚焦透镜4聚焦在被测样品5的表面,激发产生声表面波信号;声表面波信号经过第一检测通道和/或第二检测通道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示波器27显示后被传输至计算机28进行处理。具体实现时,通过第一检测通道实现了 PVDF压电薄膜声表面波检测;通过第二检测通道实现了差分共焦声表面波检测。其中,具体实现时,被测物品5放置在载物台6上。其中,计算机28对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实现对薄膜杨氏模量的测量,具体计算步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其中,第一检测通道包括压电探头23,压电探头23下的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24检测到声表面波信号后,将声表面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继而被放大器25滤波放大;3/10脉冲激光作为触发信号触发光电二极管26,通过导线将电信号输出至放大器25,被滤波放大后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薄膜杨氏模量测量的系统,包括:脉冲激光器(1),所述脉冲激光器(1)发射脉冲激光经第一扩束镜(2)准直扩束后,被3:7分光镜(3)分成7/10脉冲激光和3/10脉冲激光,所述7/10脉冲激光经柱面聚焦透镜(4)聚焦在被测样品(5)的表面,激发产生声表面波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信号经过第一检测通道和/或第二检测通道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示波器(27)显示后被传输至计算机(28)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特·多伦雷杨斐陈琨路子沫李艳宁傅星胡小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