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冷冻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续式的食品冷冻装置,属于食品冷冻加工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若干个蒸发器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其特点是,在冷冻装置内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循环风道上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具有蒸发器结霜少,整体效率高,速冻速度快,节能显著,食品干耗少,品质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冷冻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续式的食品冷冻装置,属于食品冷冻加工
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食品从入口进入时由于其自身温度较高,产生的热负荷较大,导致蒸发器迅速结霜,再加上食品在入口段、中段和出口段温度的梯度较大,导致蒸发器的整体效率降低,增加电耗,冷冻时间长,食品干耗大,蒸发器冲霜频繁,费时费力,耗水量大;同时由于出口端的温度很低,跑冷量非常大,造成冷源的极大浪费,增加了能耗和冷冻成本。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冻速度快、节能降耗、干耗低、食品品质好的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主要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若干个蒸发器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冷冻装置内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循环风道上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独特的循环风道设计将入口端温度较高的高湿度冷空气不经过蒸发器直接吹送到出口端,有效降低了入口端的热负荷,提高了出口端的温度,减少了跑冷量,大大降低了冷源损失,节能效果好,同时高湿度冷空气所携带的结霜甚至薄冰绝大部分通过食品表面和传送装置表面被带走,既降低了食品的干耗,保证了食品品质,又有效缓解了蒸发器的结霜程度,提高蒸发器的整体效率,加快冷冻速度,节能增效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主要是由其上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I、安装于外壳I内的若干个蒸发器2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3构成的,在冷冻装置内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循环风道4,循环风道4的一端端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另一端对准冷冻装置的出口端,在循环风道4上装有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5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当食品进入冷的装置时,由于其自身温度较高,热负荷较大,此时启动循环风道上的循环风机,入口端的高湿度冷空气不经过蒸发器就被直接抽吸到出口端,在降低热负荷的同时提高了出口端的温度,减少跑冷,降低冷源损失,而且高湿度冷空气所携带的结霜或薄冰大部分被冷冻食品表面和传送装置表面带走,这既降低了食品干耗,保证食品品质,又有效缓解了蒸发器的结霜程度,使蒸发器结霜少,整体效率提高,节能降耗,制冷迅速。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主要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I)、安装于外壳(I)内的若干个蒸发器(2)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冷冻装置内设有循环风道(4),循环风道(4)的两端分别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循环风道(4) 上装有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5)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冷冻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续式的食品冷冻装置,属于食品冷冻加工
;主要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若干个蒸发器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其特点是,在冷冻装置内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循环风道上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具有蒸发器结霜少,整体效率高,速冻速度快,节能显著,食品干耗少,品质好等优点。文档编号F25D13/06GK202747718SQ20122028525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永堂 申请人:李永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式食品冷冻装置,主要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1)、安装于外壳(1)内的若干个蒸发器(2)以及贯穿入口和出口的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冷冻装置内设有循环风道(4),循环风道(4)的两端分别对准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在循环风道(4)上装有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5)的进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入口端、出风口朝向冷冻装置的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