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云飞专利>正文

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58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其包括至少两辆以上的电缆车;所述电缆车安放在巷道地面上的工字钢轨道上;其还包括折叠槽形电缆桥架,立柱、电缆托盘和电缆压板;在每辆电缆车上设有立柱,在立柱顶端固定设有槽形电缆托盘,在电缆托盘顶部固定设有电缆压板;相邻的两个电缆车之间设有折叠槽形电缆桥架。优点在于:电缆牢靠固定在槽形电缆托盘上,安放在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内,有效防止蹿动及左右摆动,避免了电缆、液管在使用中产生长短不一至、外皮破损,甚至于被拉断的安全隐患,使电缆、液管拉展时受拉力降低、稳定性更好;减少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没有安全隐患,节约材料,为一次投入设备,循环使用,回撤、安装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工作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技术背景随着现代化高产高效机械化综合采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煤炭开采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各方面的投入,对其环节配套设施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要求进行持续改进。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供水、供液管路前移的办法为使用单轨吊系统。单轨吊系统的工字钢轨道更换或延长时,至少使用4个人力,并且轨道在巷道顶部悬挂式安装,还需要锚杆悬挂,这样增加了费用,而且这种费用是随生产一直反复产生,且由于缆线较重,锚杆极易脱落导致电缆脱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目前,为“一种采煤巷道电缆车”,专利号为201120283265. 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 “在每辆所述电缆车上的两根 所述可调节立柱顶端架设有电缆托架铁链;相邻的所述电缆车使用铁链连接;在相邻所述电缆车的所述可调节立柱之间设有立柱连接铁链;在所述电缆托架铁链上绑固有电缆。”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应用铁链支撑电缆,电缆、液管没有可靠固定,运行中电缆、液管容易蹿动及左右摆动,造成车辆前倾翻车,电缆、液管长短不一至,电缆、液管外皮破损,甚至造成电缆、液管被拉断;应用铁链连接车辆,车辆之间的刚性不足,运行中无法控制车辆之间平衡,容易在行走中翻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固定放置,避免电缆损伤、车辆之间刚性连接的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其包括至少两辆以上的电缆车;所述电缆车安放在巷道地面上的工字钢轨道上;其还包括折叠槽形电缆桥架,两根立柱或四根立柱,电缆托盘和电缆压板;在每辆所述电缆车上设有所述等长的两根立柱或所述等长的四根立柱,在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设有槽形电缆托盘,在所述电缆托盘顶部固定设有所述电缆压板;相邻的两个电缆车之间设有所述折叠槽形电缆桥架,所述折叠槽形电缆桥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电缆托盘的活动铰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连通的电缆桥架。所述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包括两个主桥架和连接桥架,所述连接桥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桥架内端活动铰接,两个主桥架的外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电缆托盘的活动铰接,形成一个连通的单元电缆桥架。在所述连接桥架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挡块。所述立柱为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包括固定立柱、导向套和升降杆,在所述固定立柱顶端设有所述导向套,所述升降杆滑动套装在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导向套内,在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定位装置,防止所述升降杆上下滑动,用于所述升降杆升降定位,在所述升降杆顶端与所述电缆托盘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固定立柱与所述主桥架之间设有联动连杆,所述联动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柱活动铰接,所述联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主桥架活动铰接。所述立柱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电缆托盘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所述气缸与所述主桥架之间设有联动连杆,所述联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气缸缸体活动铰接,所述联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主桥架活动铰接。所述立柱为液缸,所述液缸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电缆托盘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桥架和所述连接桥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进液管固定卡。在所述主桥架和所述连接桥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线盒。在所述主桥架和所述连接桥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线盒。·本技术的优点彻底改变了原综采工作面配套供电,供液设施使用单轨吊系统的格局,电缆牢靠固定在槽形电缆托盘上,安放在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内,有效防止蹿动及左右摆动,避免了电缆、液管在使用中产生长短不一至、外皮破损,甚至于被拉断的安全隐患,车辆之间采用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刚性连接,使电缆、液管拉展时受拉力降低、稳定性更好,加装联动连杆使电缆托盘在拉展时高度重心降低,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减少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没有安全隐患,节约材料,为一次投入设备,循环使用,回撤、安装方便、快捷,在工作面推进时,电缆支架车能很好配合煤机推进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采煤成本;增置的电缆支架车更利于综采工作面标准化管理。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的电缆车主视图。图3为实施例I的电缆车侧视图。图4为实施例I的电缆车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电缆车主视图。图7为实施例2的电缆车侧视图。图8为实施例2的电缆车俯视图。图9为实施例3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升起的整体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的电缆车主视图。图11为实施例3的电缆车侧视图。图12为实施例3的电缆车俯视图。图13为实施例4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升起的整体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4折叠槽形电缆桥架降下的整体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5折叠槽形电缆桥架升起的整体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5折叠槽形电缆桥架降下的整体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5的电缆车主视图。图18为实施例5的电缆车侧视图。图19为实施例5的电缆车俯视图。电缆车I、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立柱3、电缆托盘4、电缆压板5、工字钢轨道6、主桥架7、连接桥架8、挡块9、升降立柱10、固定立柱11、导向套12、升降杆13、定位装置14、联动连杆15、气缸16、气缸活塞杆17、气缸缸体18、进液管固定卡19、线盒20、电缆固定孔21、液缸22、液缸活塞杆2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其包括三辆电缆车I、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四根立柱3,槽形电缆托盘4和电缆压板5 ;电缆车I安放在巷道地面上的工字钢轨道6上;在每辆电缆车I上设有等长的四根立柱3,在立柱3顶端固定设有电缆托盘4,在电缆托盘4顶部固定设有电缆压板5 ;相邻的两个电缆车I之间设有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包括两个主桥架7和连接桥架8,连接桥架8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桥架7内端活动铰接,形成一个连通的单元电缆桥架,在连接桥架8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挡块9,在相邻的电缆车I收缩时进行限位,防止电缆被夹断;在主桥架7和连接桥架8的侧壁上固定设有进液管固定卡19 ;在主桥架7和连接桥架8的两侧侧壁上均匀 排列有一一对应的电缆固定孔21,在对应的电缆固定孔21内活动设有电缆固定插杆用以固定电缆;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的两端,即两个主桥架7的外端分别与相邻的电缆托盘4的活动铰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连通的电缆桥架。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电缆车I安放在自移机尾与移变列车之间的工字钢轨道6上,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整体连通的电缆桥架一端与自移机尾用连接件铰接连接,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整体连通的电缆桥架另一端与移变列车连接件铰接。将电缆按粗线整齐排列安放入电缆车I顶部的电缆托盘4与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内,用电缆托盘4盘口端部电缆压板5、电缆固定孔21和电缆固定插杆将槽内电缆压紧固定牢靠;在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两侧面的进液管固定卡19内固定供液管。准备生产使用时,移变列车与电缆车I通过固定卷扬机牵引向前缓慢前进,设在移变列车与自移机尾中段的电缆车I与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随之慢慢拉展,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槽内电缆、液管也慢慢被拉伸展向上升起,直到被完全拉展,此时电缆、液管在电缆车I与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支承下完全架在上空。停止移变列车前进固定住移变列车,完成前移拉展电缆、液管工作。在工作面推进时,自移机尾向前缓慢移动。与它相连接的电缆车I也同时向前移动,折叠槽形电缆桥架2随之下降折叠收缩,挡块9在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其包括至少两辆以上的电缆车;所述电缆车安放在巷道地面上的工字钢轨道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折叠槽形电缆桥架,两根立柱或四根立柱,电缆托盘和电缆压板;在每辆所述电缆车上设有所述等长的两根立柱或所述等长的四根立柱,在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设有槽形电缆托盘,在所述电缆托盘顶部固定设有所述电缆压板;相邻的两个电缆车之间设有所述折叠槽形电缆桥架,所述折叠槽形电缆桥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电缆托盘的活动铰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连通的电缆桥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飞李玉存
申请(专利权)人:赵云飞李玉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