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579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4:01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该机构安装时通过船舶的GPS定位系统,定位出反拖拉点的位置,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铺设达到可反拖拉要求时,船舶锚机开始绞锚,海管起始端与平太立管法兰缓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兰与立管法兰可安装膨胀弯,由潜水员完成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顶升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回收工作。本机构通过滑轮与吸力锚的结合,实现了反拖拉点的安装快速、精确定位及回收简单。缩短了拖拉点安装回收的工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的创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海底管道起始端铺设时,起始铺设时海管起始端法兰距离立管法兰较远,需要设计反拖拉点通过反拖拉,由潜水员完成海管起始端与立管法兰端膨胀弯的连接。 因此,反拖拉点的位置设置既要考虑铺管船与平台的安全距离,也要保证设置反拖拉点经济性,设置的反拖拉点位置距离平台较远,则拖拉设备采用的锚机功率及锚缆的规格要求较高,反之,则船舶与平台的安全距离无法保证。目前设置反拖拉点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 在反拖拉点打入钢桩;第二、抛抓力锚,通过船舶上的锚机绞锚使抓力锚在海底固定。以上两种方式在施工时都具有较大优缺点。首先,打钢桩形式能够精确定位反拖拉点,但是海管铺设完成后,平台及海管附近不可有其他施工辅助结构的存在,需要拆除钢桩。需要潜水员在钢桩根部进行清泥到泥面下4米,完成钢桩的切除工作,耗费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增加。其次,抛抓力锚方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且回收简单,但是不能实现较为精确的定位,船舶完成抛锚时锚缆松弛,锚机开始绞锚后,抓力锚在海底移动同时抓力锚不断锲入海底,锚缆达到设计反拖拉力后,停止绞锚,此时抓力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其特征在于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滑轮焊接在吸力锚正顶部,水泵通过法兰连接于吸力锚边端,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德天润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