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579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4:01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该机构安装时通过船舶的GPS定位系统,定位出反拖拉点的位置,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铺设达到可反拖拉要求时,船舶锚机开始绞锚,海管起始端与平太立管法兰缓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兰与立管法兰可安装膨胀弯,由潜水员完成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顶升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回收工作。本机构通过滑轮与吸力锚的结合,实现了反拖拉点的安装快速、精确定位及回收简单。缩短了拖拉点安装回收的工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的创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海底管道起始端铺设时,起始铺设时海管起始端法兰距离立管法兰较远,需要设计反拖拉点通过反拖拉,由潜水员完成海管起始端与立管法兰端膨胀弯的连接。 因此,反拖拉点的位置设置既要考虑铺管船与平台的安全距离,也要保证设置反拖拉点经济性,设置的反拖拉点位置距离平台较远,则拖拉设备采用的锚机功率及锚缆的规格要求较高,反之,则船舶与平台的安全距离无法保证。目前设置反拖拉点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 在反拖拉点打入钢桩;第二、抛抓力锚,通过船舶上的锚机绞锚使抓力锚在海底固定。以上两种方式在施工时都具有较大优缺点。首先,打钢桩形式能够精确定位反拖拉点,但是海管铺设完成后,平台及海管附近不可有其他施工辅助结构的存在,需要拆除钢桩。需要潜水员在钢桩根部进行清泥到泥面下4米,完成钢桩的切除工作,耗费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增加。其次,抛抓力锚方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且回收简单,但是不能实现较为精确的定位,船舶完成抛锚时锚缆松弛,锚机开始绞锚后,抓力锚在海底移动同时抓力锚不断锲入海底,锚缆达到设计反拖拉力后,停止绞锚,此时抓力锚能够提供铺设反拖拉时的拖拽力。由于抛锚的误差较大,需要多次抛锚绞锚,统计每次抛锚锚缆的长度确定最终的抛锚锚缆长度才能较为精确的定位反拖拉点。总体而言,目前设置反拖拉点的形式,在施工工期上耗时较长, 尤其是打钢桩形式钢桩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设置反拖拉点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此机构结合了打钢桩及抛抓力锚的优点,能够提高反拖拉点定位精确度且回收简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该机构安装时通过船舶的GPS定位系统,定位出反拖拉点的位置,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滑轮焊接在吸力锚正顶部,水泵通过法兰连接于吸力锚边端,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铺设达到可反拖拉要求时,船舶锚机开始绞锚,海管起始端与平太立管法兰缓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兰与立管法兰可安装膨胀弯,由潜水员完成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顶升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回收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通过滑轮与吸力锚的结合,实现了反拖拉点的安装快速、精确定位及回收简单。缩短了拖拉点安装回收的工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I安装后示意图;图2反拖拉示意图。其中1_吸力锚;2_滑轮;3_水泵;4_锚机;5_反拖拉缆;6_海管;7_吊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装船运输到施工海域,锚机4上反拖拉缆5预先通过滑轮2并固定在船舶甲板上,挂扣连接吸力锚I筒顶吊耳,完成吊机7吊装吸力锚I入水安装,滑轮2焊接在吸力锚I正顶部,水泵3通过法兰连接于吸力锚I边端,反拖拉缆5随吸力锚I的入水过程由锚机4缓慢放出。吸力锚I初始入泥后,吸力锚I贯入,贯入到筒顶与泥面齐平,反拖拉机构安装完成。起始端铺设完成,潜水员下水连接水下的反拖拉缆5与海管6起始端。船舶铺管船上锚机4开始收紧反拖拉缆5,同时铺管作业线继续铺管。起始端随反拖拉缆5拖拽靠近平台立管,反拖到设计位置即膨胀弯的安装位置,锚机4停止工作。潜水员下水拆除反拖拉缆5,该机构待铺管作业完成后,可进行回收工作,并安装膨胀弯。权利要求1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其特征在于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滑轮焊接在吸力锚正顶部,水泵通过法兰连接于吸力锚边端,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专利摘要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该机构安装时通过船舶的GPS定位系统,定位出反拖拉点的位置,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铺设达到可反拖拉要求时,船舶锚机开始绞锚,海管起始端与平太立管法兰缓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兰与立管法兰可安装膨胀弯,由潜水员完成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顶升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回收工作。本机构通过滑轮与吸力锚的结合,实现了反拖拉点的安装快速、精确定位及回收简单。缩短了拖拉点安装回收的工期。文档编号F16L1/16GK202746765SQ2012204416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佳兴 申请人:天津海德天润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底设置反拖拉点机构,由吸力锚、滑轮、水泵、锚机、反拖拉缆组成,其特征在于吊机吊装吸力锚入水安装,滑轮焊接在吸力锚正顶部,水泵通过法兰连接于吸力锚边端,吸力锚初始入泥后,开始贯入吸力锚完成反拖拉点的安装,反拖拉缆通过锚机释放,并通过潜水员牵引,穿过吸力锚顶部的滑轮,连接于海管起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德天润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