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箱包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35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箱包锁,包括上壳体和底盖,其中,上壳体形成有卡片槽和卡孔,底盖上安装有底板,上壳体和底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容纳有:若干个固定于卡点槽上的卡点,卡点槽卡接在一滑块内,滑块随开锁卡片的位移而发生滑动;滑块在滑动过程中带动传动轴发生位移,从而带动锁档切换块的突片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同时,也可以通过专用钥匙使锁档切换块转动。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箱包锁,既可以通过开锁卡片打开锁,也可以通过特殊的钥匙转动锁芯从而打开锁,开启方式灵活,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同时,通过变号卡槽片与卡点以及开锁卡片的配合,还可以实现编号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既能用开锁卡片打开也能用钥匙打开的复合箱包锁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箱包锁大多采用钥匙开启,功能单一。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开发一种开启方式多样的箱包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箱包锁,既能采用钥匙开启,也能采用开锁卡片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箱包锁,采用开锁卡片打开的同时还能用钥匙打开,开启方式灵活,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复合箱包锁,包括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的上壳体和底盖,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体形成有卡片槽和卡孔,上述底盖上安装有底板,还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开锁卡片配合并随开锁卡片发生位移的卡点,上述卡点固定于卡点槽上并套接有复位组件,上述卡点槽卡接在一滑块内,上述滑块底部形成有可供卡点穿过的通孔,上述滑块随开锁卡片的位移在第一方向发生滑动,上述底板上固定有可供卡点穿过的变号卡槽片;使滑块自动复位的第一弹性组件;由传动轴连接块和传动轴组成的传动轴组,上述滑块在沿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轴沿第二方向发生位移,上述传动轴连接有使传动轴自动复位的复位弹性件;两个锁舌,设有能够容纳在卡孔内的锁杆;锁档切换块,设有多个突片,其中一个突片在传动轴位移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推钮,用于在开锁状态下推动锁舌直线运动从而使锁杆退出卡孔;第二弹性组件,用于使两个锁舌自动复位;锁芯,上述锁芯设有拨片,上述拨片在锁芯发生转动时带动其中一个突片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档切换块内部设有使锁档切换块自动复位的第一复位件。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弹性组件一端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穿过变号卡槽片后抵住上述滑块。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点包括与卡点槽固定的连接部和穿过变号卡槽片的安装部,上述连接部设有轴线与开锁卡片位移方向垂直的半圆形或圆锥形的凸点,上述凸点在开锁卡片的推力下避让,推力一旦消失,凸点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点的数量为5个。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开闭锁指示块,上述开闭锁指示块在传动轴或锁芯的带动下发生运动。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点槽与滑块通过卡接结构配合,上述卡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滑块两端的圆柱形凸起,形成于卡点槽两端的与圆柱形凸起配合、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块形成有用于推动传动轴运动的第一斜面,上述传动轴的端部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前述的复合箱包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既可以通过开锁卡片打开锁,也可以通过特殊的钥匙转动锁芯从而打开锁,开启方式灵活,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同时,通过变号卡槽片与卡点以及开锁卡片的配合,还可以实现编号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隐去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壳体,2、底盖,3、卡片槽,4、卡孔,5、底板,6、开锁卡片,601、配位孔,7、卡点,8、复位组件,9、卡点槽,10、滑块,101、第一斜面,11、变号卡槽片,12、第一弹性组件,13、传动轴连接块,14、传动轴,141、第二斜面,15、复位弹性件,16、锁舌,17、锁杆,18、锁档切换块,181、突片,19、推钮,20、第二弹性组件,21、锁芯,211、拨片,22、开闭锁指示块,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I至图4,本技术的复合箱包锁包括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的上壳体I和底盖2,其中,上壳体I形成有卡片槽3和卡孔4,底盖2上安装有底板5。这样一来,底板5与上壳体I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若干个用于与开锁卡片6配合并随开锁卡片6发生位移的卡点7,卡点7固定于卡点槽9上并且套接有使其自动复位的复位组件8,卡点槽9卡接在一滑块10内,滑块10底部形成有可供卡点7穿过的通孔,滑块10随开锁卡片6的位移而在第一方向A发生滑动;底板5上固定有可供卡点7穿过的变号卡槽片11,滑块10与变号卡槽片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组件12,用于使滑块10自动复位;由传动轴连接块13和传动轴14组成的传动轴组,滑块10在第一方向A滑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轴14沿第二方向B发生位移,传动轴14上也连接有使其自动复位的复位弹性件15 ;两个锁舌16,设有能够容纳在卡孔4内的锁杆17 ;锁档切换块18,设有若干个突片181,其中一个突片181在传动轴14位移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18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推钮19,用于在开锁状态下推动锁舌16直线运动从而使锁杆17退出卡孔4 ;第二弹性组件20,用于使两个锁舌16自动复位;锁芯21设有拨片211,拨片211在锁芯21发生转动时带动其中一个突片181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18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其中,复位组件8、第一弹性组件12和第二弹性组件20优选为螺旋弹簧。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弹性组件12 —端固定于底板5上,另一端穿过变号卡槽片11后抵住滑块10。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锁档切换块18的动作实际上是实现开锁和闭锁的核心部件,而锁档切换块18是在传动轴14或者锁芯21的作用下发生动作的,当传动轴14或锁芯21的作用一旦消失的话,其应当能够自动复位,从而实现闭锁,所以,锁档切换块18内部设有使锁档切换块18自动复位的第一复位件,该第一复位件优选扭矩弹簧。前面我们说过,卡点7与开锁卡片6配合后随开锁卡片6发生位移,所以开锁卡片6上设有对应的配位孔601,同时,卡点7应当要能穿过变号卡槽片11。作为一种优选,卡点7包括与卡点槽9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穿过变号卡槽片11的安装部,连接部上设有轴线与开锁卡片6位移方向垂直的半圆形或圆锥形的凸点,凸点在开锁卡片6的推力下避让,推力一旦消失,凸点则在复位组件8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与开锁卡片6上预先设定的配位孔601配合。作为一种优选,卡点7的数量为5个。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变换变号卡槽片11,同时调整各个卡点7的位置,使不同的开锁卡片6对应不同的箱包锁,实现编号功倉泛。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箱包锁的状态,在底板5与上壳体I之间还设有开闭锁指示块22,开闭锁指示块22在传动轴14或锁芯21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作为一种优选,可以通过开闭锁指示块22运动时其可被观察到的地方的颜色不同来指示其状态,比如开锁为绿色,闭锁为红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此处不作赘述。为了便利地将卡点槽9与滑块10卡接在一起,卡点槽9与滑块10通过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滑块10两端的圆柱形凸起,形成于卡点槽9两端的与圆柱形凸起配合的、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这样一来,安装便利而且操作可靠。滑块10在开锁卡片6的带动下,向图2和图3中所示的第一方向A运动,推动传动轴14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箱包锁,包括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的上壳体和底盖,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体形成有卡片槽和卡孔,上述底盖上安装有底板,还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开锁卡片配合并随开锁卡片发生位移的卡点,上述卡点固定于卡点槽上并套接有复位组件,上述卡点槽卡接在一滑块内,上述滑块底部形成有可供卡点穿过的通孔,上述滑块随开锁卡片的位移在第一方向发生滑动,上述底板上固定有可供卡点穿过的变号卡槽片;使滑块自动复位的第一弹性组件;由传动轴连接块和传动轴组成的传动轴组,上述滑块在沿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轴沿第二方向发生位移,上述传动轴连接有使传动轴自动复位的复位弹性件;两个锁舌,设有能够容纳在卡孔内的锁杆;锁档切换块,设有多个突片,其中一个突片在传动轴位移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推钮,用于在开锁状态下推动锁舌直线运动从而使锁杆退出卡孔;第二弹性组件,用于使两个锁舌自动复位;锁芯,上述锁芯设有拨片,上述拨片在锁芯发生转动时带动其中一个突片发生运动从而使锁档切换块转动,实现开锁和闭锁状态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