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洋专利>正文

太阳能车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231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54
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支架和底座组成,所述棚顶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光伏离网逆变器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与交流负载连接,所述交流负载与市电交流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电动车遮阳避雨停车的同时,方便地充电,增加了充电地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车棚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车棚构造是由钢架和顶棚组成。钢架多由金属合金制造,质量轻且质地硬。随着电动车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也会出现在实际应用当中。但是电动车需要经常充电,而且车棚内又没有充电电源,所以容易造成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电力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电动车存在充电地点不足、充电时间过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了电动车充电、增加了充电地点的太阳能车棚。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支架和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光伏离网逆变器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与交流负载连接,所述交流负载与市电交流电源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48V的直流电压,经过光伏控制器,电能流向光伏离网逆变器,转换为220V交流电,以供交流负载使用,而多余的直流电能贮存入蓄电池组。当遇到阴雨天气,太阳能电池组件无法发电,且蓄电池组中的电能不足时,光伏离网逆变器可以切换为市电交流电源供应电能,以保证电动车能继续充电。进一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进一步,所述棚顶是朝正南方向倾斜设置,其倾角优选为15度。进一步,所述蓄电池组是由若干单体光伏胶体蓄电池串并联组成。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太阳能车棚能每天提供十辆电瓶车八小时的充电时间,采用分散发电、集中控制、市电互补离网光伏发电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机总容量为3. 8kWp,组件方阵取代一般的车棚棚顶材料,所需车棚可安装面积至少为26m2,共计使用190Wp的单晶太阳电池组件20件。组件支路串联和并联,选用一个汇流箱。系统选型的光伏离网逆变器效率为94%,输入电压为48V。选取2天的连续阴雨天数,蓄电池组放电深度为70%。蓄电池组由48只2V250Ah的单体光伏胶体蓄电池串并联组成。光伏控制器具有太阳能电池阵列接反、夜间防反充电、蓄电池过充电、蓄电池过放电、过载、短路等完善的保护和报警功能。光伏离网逆变器具备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装置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低压进线开关具备过流脱扣功能。本技术的电气配电装置采用全户内布置,为使光伏电池组件和电气建筑在受到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雷击时能有可靠的保护,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电气设备都装设接地装置,并将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本技术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以垂直接地体为支撑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按小于I Ω考虑。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很小,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低,且不提供短路电流,仅在系统侧配置相应的保护设备快速切除故障即可,光伏电站则不配置线路保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电动车遮阳避雨停车的同时,方便地充电,增加了充电地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基本电路原理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参照图1-3,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11、支架12和底座13组成,所述棚顶11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I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I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2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2分别与蓄电池组3、光伏离网逆变器4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4与交流负载6连接,所述交流负载6与市电交流电源5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I输出48V的直流电压,经过光伏控制器2,电能流向光伏离网逆变器4,转换为220V交流电,以供交流负载使用,而多余的直流电能贮存入蓄电池组3。当遇到阴雨天气,太阳能电池组件I无法发电,且蓄电池组3中的电能不足时,光伏离网逆变器4可以切换为市电交流电源5供应电能,以保证电动车能继续充电。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I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棚顶11是朝正南方向倾斜设置,其倾角优选为15度。所述蓄电池组3是由若干单体光伏胶体蓄电池串并联组成。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太阳能车棚能每天提供十辆电瓶车八小时的充电时间,采用分散发电、集中控制、市电互补离网光伏发电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机总容量为3. 8kWp,组件方阵取代一般的车棚棚顶材料,所需车棚可安装面积至少为26m2,共计使用190Wp的单晶太阳电池组件20件。组件支路串联和并联,选用一个汇流箱。系统选型的光伏离网逆变器效率为94%,输入电压为48V。选取2天的连续阴雨天数,蓄电池组放电深度为70%。蓄电池组由48只2V250Ah的单体光伏胶体蓄电池串并联组成。光伏控制器具有太阳能电池阵列接反、夜间防反充电、蓄电池过充电、蓄电池过放电、过载、短路等完善的保护和报警功能。光伏离网逆变器具备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装置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低压进线开关具备过流脱扣功能。本技术的电气配电装置采用全户内布置,为使光伏电池组件和电气建筑在受到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雷击时能有可靠的保护,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电气设备都装设接地装置,并将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本技术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以垂直接地体为支撑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按小于I Ω考虑。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很小,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低,且不提供短路电流,仅在系统侧配置相应的保护设备快速切除故障即可,光伏电站则不配置线路保护。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排列如下5个组件/行,横向排列,4个组件/列;棚顶的面积为8m*3. 2m,停车位数目为10个电动车停车位;棚顶的倾角为朝正南方向15度倾角;底座上设置了 2个立柱,立柱间距为6m;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低端到地 面净高度为2000mmo权利要求1.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支架和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光伏离网逆变器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与交流负载连接,所述交流负载与市电交流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是朝正南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是由若干单体光伏胶体蓄电池串并联组成。专利摘要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支架和底座组成,所述棚顶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光伏离网逆变器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与交流负载连接,所述交流负载与市电交流电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电动车遮阳避雨停车的同时,方便地充电,增加了充电地点。文档编号E04D13/18GK202745417SQ2012204324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夏洋 申请人:夏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车棚,其由棚顶、支架和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棚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汇流箱与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光伏离网逆变器连接,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与交流负载连接,所述交流负载与市电交流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洋
申请(专利权)人:夏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