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框隔热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05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和横梁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所述立柱和横梁在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立柱和横梁构成的每个网格上设置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特征是: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压板,在压板的外侧设置明框;在所述立柱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在压板的内侧卡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密封条,密封条的上下端分别卡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卡槽内;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的左右两侧设置在立柱和压板之间,在中空钢化夹胶玻璃和立柱、压板之间设置胶条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立柱和明框之间设置隔热条,在翻窗的开合处设置密封胶等,减少了室内、外侧的空气交流,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尤其是一种采用铝合金幕墙型材与隔热型材制成的明框隔热.墙。
技术介绍
常见的玻璃幕墙结构形式有隐框、半隐框、明框、点式、全玻璃等。明框幕墙的玻璃镶嵌在铝框内,安装在由压板和带有凸起结构的立柱构成的空腔中压紧。现有的明框隔热幕墙,铝合金的立柱中间为空腔,幕墙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实用性强,提高了隔热、保温效果。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和横梁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所述立柱和横梁在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立柱和横梁构成的每个网格上设置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特征是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压板,在压板的外侧设置明框;在所述立柱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在压板的内侧卡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密封条,密封条的上下端分别卡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卡槽内;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的左右两侧设置在立柱和压板之间,在中空钢化夹胶玻璃和立柱、压板之间设置胶条进行密封。在所述立柱和横梁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网格上设置翻窗。所述翻窗包括翻窗框体和设置在翻窗框体中的翻窗玻璃,所述翻窗框体的上端与横梁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在翻窗框体下方的横梁上设置翻窗边框,翻窗框体与翻窗边框相配合;在所述翻窗边框上设置开窗执手,开窗执手与翻窗风撑的一端转动连接,翻窗风撑的另一端与翻窗框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翻窗边框的外侧设置可以卡住翻窗框体的卡扣,在卡扣和翻窗边框之间设置密封垫,密封垫的一侧卡在卡扣的卡槽内,密封垫的另一侧顶住翻窗边框。在所述翻窗边框与该翻窗边框下端的中空钢化夹腔玻璃之间设置泡沫棒。在所述立柱和横梁的接缝处采用耐侯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立柱和第一连接件为一个整体。在所述立柱和压板之间设置密封框。本技术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通过在立柱和明框之间设置隔热条,在翻窗的开合处设置密封胶等多重隔热措施,减少了室内、外侧的空气交流,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在隔热幕墙上设置了可开启窗扇,在必要时进行空气流通,闭合后又不会影响幕墙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 图3所示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I、横梁2、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翻窗4、螺栓5、螺母6、泡沫棒7、压板8、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密封条11、明框12、密封框13、胶条14、翻窗框体15、铰链16、翻窗边框17、开窗执手18、翻窗风撑19、卡扣20、密封垫21等。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在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每个网格上设置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在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网格上设置翻窗4 ;如图2所示,所述立柱I和横梁2在连接处通过螺栓5和螺母6固定,并且,在立柱I和横梁2的接缝处采用耐侯密封胶进行密封;如图2所示,所述立柱I的外侧设置压板8,在压板8的外侧设置明框12 ;所述立柱I和压板8、明框12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在所述立柱I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9,在压板8的内侧卡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之间连接密封条11,密封条11的上下端分别卡在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的卡槽内;如图2所示,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的左右两侧设置在立柱I和压板8之间,如果不需要安装中空钢化夹腔玻璃3,则在立柱I和压板8之间设置密封框13 ;在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和立柱I、压板8之间设置胶条14进行密封;如图2、图3所示,所述翻窗4包括翻窗框体15和设置在翻窗框体15中的翻窗玻璃,所述翻窗框体15的上端与横梁2之间通过铰链16进行连接,在翻窗框体15下方的横梁2上设置翻窗边框17,当翻窗4闭合时,翻窗框体15与翻窗边框17相配合;在所述翻窗边框17上设置开窗执手18,开窗执手18与翻窗风撑19的一端转动连接,翻窗风撑19的另一端与翻窗框体15的上部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在所述翻窗边框17的外侧设置可以卡住翻窗框体15的卡扣20,在卡扣20和翻窗边框17之间设置密封垫21,密封垫21的一侧卡在卡扣20的卡槽内,密封垫21的另一侧顶住翻窗边框17 ;如图3所示,在所述翻窗边框17与该翻窗边框17下端的中空钢化夹腔玻璃3之间设置泡沫棒7,在泡沫棒7与翻窗边框17和中空钢化夹腔玻璃3之间的空间中填充耐侯密封胶。本技术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在隔热幕墙上设置了可开启窗扇,在必要时进行空气流通,闭合后又不会影响幕墙的隔热效果;本技术在立柱I和明框12之间设置隔热密封条,在翻窗的开合处设置泡沫棒、密封胶等多重隔热措施,减少了室内、外侧的空气交流,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所述立柱(I)和横梁(2)在连接处通过螺栓(5)和螺母(6)固定,在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每个网格上设置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的外侧设置压板(8),在压板(8)的外侧设置明框(12);在所述立柱(I)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9),在压板(8)的内侧卡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之间连接密封条(II),密封条(11)的上下端分别卡在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的卡槽内;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 )的左右两侧设置在立柱(I)和压板(8 )之间,在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 )和立柱(I)、压板(8)之间设置胶条(14)进行密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立柱(I)和横梁(2)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网格上设置翻窗(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翻窗(4)包括翻窗框体(15)和设置在翻窗框体(15)中的翻窗玻璃,所述翻窗框体(15)的上端与横梁(2)之间通过铰链(16)连接,在翻窗框体(15)下方的横梁(2)上设置翻窗边框(17),翻窗框体(15)与翻窗边框(17)相配合;在所述翻窗边框(17)上设置开窗执手(18),开窗执手(18)与翻窗风撑(19)的一端转动连接,翻窗风撑(19)的另一端与翻窗框体(15)的上部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翻窗边框(17)的外侧设置可以卡住翻窗框体(15)的卡扣(20),在卡扣(20)和翻窗边框(17)之间设置密封垫(21),密封垫(21)的一侧卡在卡扣(20)的卡槽内,密封垫(21)的另一侧顶住翻窗边框(17)。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翻窗边框(17)与该翻窗边框(17 )下端的中空钢化夹腔玻璃(3 )之间设置泡沫棒(7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立柱(I)和横梁(2)的接缝处采用耐侯密封胶进行密封。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和第一连接件(9)为一个整体。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明框隔热幕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立柱(I)和压板(8)之间设置密封框(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和横梁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所述立柱和横梁在连接处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明框隔热幕墙,包括立柱(1)和横梁(2)构成的网格状的幕墙框架,所述立柱(1)和横梁(2)在连接处通过螺栓(5)和螺母(6)固定,在立柱(1)和横梁(2)构成的每个网格上设置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其特征是:所述立柱(1)的外侧设置压板(8),在压板(8)的外侧设置明框(12);在所述立柱(1)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9),在压板(8)的内侧卡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之间连接密封条(11),密封条(11)的上下端分别卡在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的卡槽内;所述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的左右两侧设置在立柱(1)和压板(8)之间,在中空钢化夹胶玻璃(3)和立柱(1)、压板(8)之间设置胶条(14)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胜力薛健张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锦绣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