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条板(2)、连接第一基板(1)和第一条板(2)的第一连接板(3),第一基板(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条板(2)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第一连接板(3)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基板(1)所在的平面垂直。能够使C形龙骨与C形龙骨成45°角连接时连接得更加稳固,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五金零件,特别是一种能够使龙骨与龙骨连接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龙骨与龙骨通过连接件连接是建筑领域常用的连接形式,龙骨按照断面形状分为U形、C形、T形、L形、H、形、V形等。现有技术中两根C形龙骨垂直连接后,其中一根再与第三根C形龙骨成45°角连接时,常用的连接件很难将龙骨与龙骨永久固定,容易滑脱,使龙骨结构连接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两根C形龙骨垂直连接后,其中一根再与第三根C形龙骨成45°角连接时,常用的连接件很难将龙骨与龙骨永久固定,容易滑脱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龙骨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使C形龙骨与C形龙连接得更加稳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与基板连接的第一挂板和第一插板,第一挂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板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插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板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挂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插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优选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边、基板第二边、基板第三边、基板第四边和基板第五边,基板第二边和基板第四边与基板第三边垂直,基板第二边和基板第四边的长度相同,基板第一边与基板第二边之间的夹角为135°,基板第四边和基板第五边之间的夹角为 135。。优选基板第一边与基板第五边之间通过基板第六边连接,基板第六边与基板第一边平行,第一挂板和第一插板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优选第一挂板为矩形包括第一挂板上侧边、第一挂板左侧边、第一挂板下侧边和第一挂板右侧边,第一挂板的第一挂板下侧边与基板的基板第一边连接。优选第一挂板的第一挂板上侧边设置有翻边,翻边为“η ”字形。优选第一挂板下侧边的长度小于基板第一边的长度。优选第一插板为矩形包括第一插板上侧边、第一插板左侧边、第一插板下侧边和第一插板右侧边,第一插板的第一插板下侧边与基板的基板第二边连接。优选基板第二边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板下侧边的长度,基板第一边、基板第二边和第一插板左侧边相交于一点。优选还包括与基板连接的第二挂板和第二插板,第二挂板与第一挂板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插板与第一插板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挂板和第一挂板以基板第二边和基板第四边之间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在基板上,第二插板和第一插板以基板第二边和基板第四边之间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在基板上。优选第二插板和第一插板的表面设置有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C形龙骨与C形龙骨成45°角连接时连接得更加稳固,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进行具体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其中I.基板,2.第一挂板,3.第一插板,4.第二挂板,5.第二插板,6.第一 C形龙骨,7.第二 C形龙骨,9.第三C形龙骨,10.螺钉,11.基板第一边,12.基板第二边,13.基板第三边,14.基板第四边,15.基板第五边,16.基板第六边,21.第一挂板上侧边,22.第一挂板左侧边,23.第一挂板下侧边,24.第一挂板右侧边,25.翻边,31.第一插板上侧边,32.第一插板左侧边,33.第一插板下侧边,34.第一插板右侧边。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龙骨连接件,见附图说明图1,包括基板I、与基板I连接的第一挂板2和第一插板3,第一挂板2所在的平面与基板I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与基板I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挂板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使用时,第一挂板2与一根C形龙骨连接,第一插板3与另一根C形龙骨连接,这样两根C形龙骨之间就可以成45°角。基板I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边11、基板第二边12、基板第三边13、基板第四边14和基板第五边15,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与基板第三边13垂直,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的长度相同,基板第一边11与基板第二边12之间的夹角为135°,基板第四边14和基板第五边15之间的夹角为135°。基板第一边11与基板第五边15之间通过基板第六边16连接,基板第六边16与基板第一边11平行,第一挂板2和第一插板3设置在基板I的同一侧。如图1、6、7。为了方便该连接件与C形龙骨连接,第一挂板2为矩形包括第一挂板上侧边21、第一挂板左侧边22、第一挂板下侧边23和第一挂板右侧边24,第一挂板2的第一挂板下侧边23与基板I的基板第一边11连接。优选第一挂板2的第一挂板上侧边21设置有翻边25,翻边为“I ”字形。进一步优选第一挂板下侧边23的长度小于基板第一边11的长度。见图I、图4。为了方便该连接件与另一根C形龙骨连接,第一插板3为矩形包括第一插板上侧边31、第一插板左侧边32、第一插板下侧边33和第一插板右侧边34,第一插板3的第一插板下侧边33与基板I的基板第二边12连接。见图I、图4。基板第二边12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板下侧边33的长度,基板第一边11、基板第二边12和第一插板左侧边32相交于一点。还包括与基板I连接的第二挂板4和第二插板5,第二挂板4与第一挂板2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插板5与第一插板3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挂板4和第一挂板2以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之间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在基板上,第二插板5和第一插板3以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之间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在基板上。这样可以跟好的实现两根C形龙骨垂直连接后,其中一根再与第三根C形龙骨成45°角连接固定。见图I、图8。另外第二插板5和第一插板3的表面设置有螺钉穿过的孔。使用方法第一挂板2通过翻边25与第二 C形龙骨7连接,第二挂板4通过翻边与第一 C形·龙骨6连接,然后将第一插板3和第二插板5插入第三C形龙骨9后用螺钉10连接固定。这样,第一 C形龙骨6与第二 C形龙骨7垂直,第一 C形龙骨6与第三C形龙骨9垂直之间的夹角为45°,见图8。本实施例中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选择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龙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I)、与基板(I)连接的第一挂板(2)和第一插板(3),第一挂板⑵所在的平面与基板⑴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与基板(I)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挂板(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是基板(I)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边(11)、基板第二边(12)、基板第三边(13)、基板第四边(14)和基板第五边(15),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与基板第三边(13)垂直,基板第二边(12)和基板第四边(14)的长度相同,基板第一边(11)与基板第二边(12)之间的夹角为135°,基板第四边(14)和基板第五边(15)之间的夹角为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是基板第一边(11)与基板第五边(15)之间通过基板第六边(16)连接,基板第六边(16)与基板第一边(11)平行,第一挂板(2)和第一插板(3)设置在基板(I)的同一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与基板(1)连接的第一挂板(2)和第一插板(3),第一挂板(2)所在的平面与基板(1)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与基板(1)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挂板(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插板(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孙江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