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其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和后压板,其下面通过减振弹簧与位移装置相连接,在后支座上装有螺旋升降装置和升降板,当需要调节给料量时,螺旋升降装置将升降板推起,从而使给料机槽体的倾角加大,使物料在下滑力和激振力两力的合力作用下给料,使给料机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振动给料机在生产能力上的一大突破,可在原机型槽体尺寸、功率、激振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给料量在原基础上增加3~5倍,给料槽体的倾角可由0°~-30°任意调节,并可通过电气对螺旋升降装置自动控制,实现给料量的远程自动控制。主要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各行业对各种物料的中间转载、匀速给料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主要涉及煤炭、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物料输送。技术背景目前,随着我国煤炭、冶金矿山等行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需要一种能够稳定及时可控升降角度的给料机对给料量进行调整。在当前所用给料机中,其结构大部分为固定结构形式,不能升降,不能对给料量进行调整。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矿山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矿山特别需要一种根据所需给料量的大小,能够随时调整的可变角度的振动给料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各种给料机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适中,重量不大,速度较快能够调整给料量的的新型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由振动给料机I、减振器2、轴承体3、压板4、减振弹簧5、位移装置6、升降板7、螺旋升降装置8、电机支座9和后支座10构成。振动给料机I的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2、其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3和压板4,压板4的下面通过减振弹簧5与位移装置6相连接,位移装置6内装有滚柱6-1,升降板7的上平面支撑滚柱6-1,其下面焊接有轴耳8-1,并通过销轴8-2与螺旋升降装置8的上部相连接,螺旋升降装置8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后支座10相连接,电机8-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9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升降装置8相连接,电机支座9与后支座10相焊接。上述结构的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每个升降板7的下部焊接有两根导向柱7-1,导向柱7-1的外面装有导向套7-2,其上端与后支座10的上部相连接,下端通过连接板与后支座10相连接。上述结构的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每个轴承体3内装有轴承3-1、支撑轴3-2和端盖3-3,支撑轴3-2与振动给料机I相焊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I、本技术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在后支座上装有螺旋升降装置和升降板,当需要调节给料量时,螺旋升降装置将升降板推起,后轴承体由位置A变为位置B,同时槽体倾角由α变为β,这样就大大增大了给料机槽体中物料的下滑力,使物料在下滑力和激振力两力的合力作用下给料,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2、本技术是振动给料机在生产能力上的一大突破,可在原机型槽体尺寸、功率、激振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给料量在原基础上增加3 5倍。3、本技术是通过螺旋升降装置来进行调整给料量,因此,给料槽体的倾角调节范围大,可由0° -30°任意调节,进而可实现给料量的无级调节。4、本技术是利用自动化控制和PLC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装备的新型智能给料系统,可通过采用计算机和PLC实时控制振动给料机振动槽体倾角改变,自动控制螺旋升降装置的升降,实现给料量的远程自动控制。5、本技术装有2组轴承体、位移装置和升降板,使给料机角度调节更灵活,调节给料量更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图I的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图I 4,本技术螺旋式振动给料机,由振动给料机I、减振器2、轴承体3、压板4、减振弹簧5、位移装置6、升降板7、螺旋升降装置8、电机支座9和后支座10构成。其具体结构特征是振动给料机I的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2、其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3和压板4,压板4的下面通过减振弹簧5与位移装置6相连接,位移装置6内装有滚柱6-1,升降板7的上平面支撑滚柱6-1,其下面焊接有轴耳8-1,并通过销轴8-2与螺旋升降装置8的上部相连接,螺旋升降装置8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后支座10相连接,电机8-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9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升降装置8相连接,电机支座9与后支座10相焊接。每个升降板7的下部焊接有两根导向柱7-1,导向柱7-1的外面装有导向套7-2,其上端与后支座10的上部相连接,下端通过连接板与后支座10相连接。每个轴承体3内装有轴承3-1、支撑轴3-2和端盖3-3,支撑轴3-2与振动给料机I相焊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调节给料量时,需要加大给料机倾斜角度,启动电机运行螺旋升降装置将升降板推起,后轴承体由位置A变为位置B,同时槽体倾角由α °变为β°,达到位置后,固定,振动给料机开始工作;需要降低给料机倾斜角度运行时,启动电机运行,螺旋升降装置下降,同时振动给料机后部下降,达到位置后,固定,振动给料机开始工作。在线运行中,当需要调节给料量时,可通过电气自动控制,调节螺旋升降装置,进而改变给料槽体的角度,实现给料量的无级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由振动给料机(I)、减振器(2)、轴承体(3)、压板(4)、减振弹簧(5)、位移装置¢)、升降板(7)、螺旋升降装置(8)、电机支座(9)和后支座(10)构成,其特征是振动给料机(I)的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2)、其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3)和压板(4),压板(4)的下面通过减振弹簧(5)与位移装置(6)相连接,位移装置(6)内装有滚柱(6-1),升降板(7)的上平面支撑滚柱(6-1),其下面焊接有轴耳(8-1),并通过销轴(8-2)与螺旋升降装置(8)的上部相连接,螺旋升降装置(8)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后支座(10)相连接,电机(8-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9)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升降装置(8)相连接,电机支座(9)与后支座(10)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其特征是每个升降板(7)的下部焊接有两根导向柱(7-1),导向柱(7-1)的外面装有导向套(7-2),其上端与后支座(10)的上部相连接,下端通过连接板与后支座(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其特征是每个轴承体(3)内装有轴承(3-1)、支撑轴(3-2)和端盖(3-3),支撑轴(3-2)与振动给料机(I)相焊接。专利摘要本技术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其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和后压板,其下面通过减振弹簧与位移装置相连接,在后支座上装有螺旋升降装置和升降板,当需要调节给料量时,螺旋升降装置将升降板推起,从而使给料机槽体的倾角加大,使物料在下滑力和激振力两力的合力作用下给料,使给料机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本技术是振动给料机在生产能力上的一大突破,可在原机型槽体尺寸、功率、激振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给料量在原基础上增加3~5倍,给料槽体的倾角可由0°~-30°任意调节,并可通过电气对螺旋升降装置自动控制,实现给料量的远程自动控制。主要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各行业对各种物料的中间转载、匀速给料领域。文档编号B65G27/08GK202743908SQ20122037983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运池, 王学堂, 桂建阁, 赵成群, 栗鹏伟 申请人:鹤壁市煤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升降式振动给料机,由振动给料机(1)、减振器(2)、轴承体(3)、压板(4)、减振弹簧(5)、位移装置(6)、升降板(7)、螺旋升降装置(8)、电机支座(9)和后支座(10)构成,其特征是:振动给料机(1)的前端两侧边分别装有减振器(2)、其后端两侧分别装有轴承体(3)和压板(4),压板(4)的下面通过减振弹簧(5)与位移装置(6)相连接,位移装置(6)内装有滚柱(6?1),升降板(7)的上平面支撑滚柱(6?1),其下面焊接有轴耳(8?1),并通过销轴(8?2)与螺旋升降装置(8)的上部相连接,螺旋升降装置(8)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后支座(10)相连接,电机(8?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9)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升降装置(8)相连接,电机支座(9)与后支座(10)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池,王学堂,桂建阁,赵成群,栗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煤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