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安装有存放钻头或旋具头的工具盒,工具盒与电钻于一体,不易遗失,使用、携带更方便。由前、后壳体内安装有换向钮、开关、电池包、力矩调节器、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为电机与齿轮箱固定在后盖上,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的主轴连接,通过换位齿轮与夹头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构成充电电钻;并在其背部安装有带有钻头或旋具的工具盒可随意拆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节约时间、据高工效、易保管、使用方便的电动工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式的电动工具,特别是具有贮存钻头或旋具头功能的工具盒,它可以与充电电钻组合后成为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现市售及使用的电钻,其工具和钻头是分开存放、保管的,要用时,拿了电钻再去找钻头,经常发生钻头遗失找不到的现象,使用、携带都不方便。尤其是野外高空作业,使用更不方便。操作者还需将各种不同规格的钻头带到身上,在空中调换钻头时,一不小心,钻头从空中掉到地上,还要爬下来寻找,影响了工作,又给操作者带来诸多烦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工具盒内可存放钻头或旋具头,与电钻组合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由在前、后壳体内安装有换向钮、开关、电池包、力矩调节器、动力转动装置所组成,而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由电机与齿轮箱固定在后盖上,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的主轴连接成一体,并通过换位齿轮与夹头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构成,充电电钻壳体背部安装有工具盒,可随意拆装。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拿掉前壳)。图2、图1的A-A视图。图3、图1的B-B视图。图4、图1的C-C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前壳体(27)、后壳体(26)基本对称,内壁上有加强筋、连接柱、定位框等,外表面上有调节螺母(12)、开关(24)、换向钮(23)的安装孔,前壳体(27)、后壳体(26)的上端一侧壁上有导向槽(9)。工具盒盒体(3)的截面为圆形,周边有等距离8个通孔,用于安放φ6×90毫米以下的钻头或旋具头,端有沉孔放有弹簧钢珠(7),盒壳(5)内端面有8个浅孔为钢珠弹簧(7)定位用,盒壳(5)外端面有偏心孔把夹头轴(16)内孔与盒体(3)的8个通孔可分别连接相通,盒壳(5)下边缘两侧各有弹簧定位键(4),盒体(3)8个通孔口边各有可视孔(2),盒体(3)滑套在盒壳(5)的中心轴上,由盒盖(1)固定档住。夹头轴(16)中间为通孔,外表为直花键槽,外圆活套着倒牙螺母(17)。动力传动装置由直流电机(6)和齿轮箱(10)固定在后盖(8)上,电机轴与齿轮箱(10)中的齿轮连接,齿轮箱(10)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20)的主轴(19)连接成一体,并通过换位齿轮(20)与夹头轴(16)上带轴承(15)的输出齿轮(14)啮合组成。钻夹头用螺纹固定在夹头轴(16)上,并用倒牙螺母(17)与钻夹头(18)上外倒螺纹连接锁定。定位圈(21)为上有均布通孔的圆环形,内圈为花键孔。力矩调节器由在调节套(22)的缺口及与齿轮箱(10)连接处放有钢珠(11)(1-2粒)和弹簧(13),在调节套(22)的内端面嵌有一钢珠,钢珠下放定位圈(21),外再连接调节螺母(12)所组成。将力矩调节器安装在动力传动装置的主轴(19)上与其连接一体,将钻夹头(18)连同夹头轴(16)、轴承(15)、输出齿轮(14)、开关(24)、换向钮(23)放入后壳体(26)内,盖上前壳体(27),用螺钉连接一体,再放入电池包(25)组成充电电钻,然后将工具盒经导向槽(9)向前推到定位键(4)锁定为止。即组成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松开钻夹头(18)夹脚,所需钻头经夹头轴(16)中间通孔进入工具盒盒体(3)内存放,放好一个再将盒体(3)转一个角度,然后继续从夹头轴(16)的中间通孔处放入钻头,进入盒体(3)内存放。依次类推,并将盒体(3)刻线对准0位,使盒体(3)内钻头处于封闭状态,防止从里面倒出来(存放钻头也可以将工具盒拆下来,直接单独存放)。使用时先从可视孔(2)选择好所需的钻头,然后转动盒体(3),对准刻线号,接着将电钻前端向下倾斜,钻头经夹头轴(16)中间通孔滑止钻夹头内,使其卡紧,这时按动开关(24),电机(6)转动,带动主轴(19)转动,通过主轴(19)上的换位齿轮(20),使与其啮合的输出齿轮(14)转动,就带动其上的夹头轴(16)及带有钻头的钻夹头(18)转动进行工作,工作完毕,松开开关(24)、电机(6)停止转动,钻夹头(18)停止转动,松开钻夹头(18)脚,电钻前端向上倾斜,钻头从夹头轴(16)中间通孔滑到盒体(3)内存放,依次类推,如工作完毕,将盒体(3)刻线转到0位,避免钻头从工具盒中掉出。可顺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螺母(12)压紧调节套(22)和弹簧(13),使输出力矩增大,相反则力矩变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相比因电钻背部有工具盒可存放钻头或旋具头,始终将钻具有钻具和电钻保存在一起,不会发生遗失和到处寻找钻头的现象,使用、携带方便。尤其为登高作业的使用者,提供了使用更方便的工具,装卸、调换钻头方便,不会发生钻头从空中掉下的现象,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由在前、后壳体(27)、(26)内安装有换向钮(23)开关(24)、电池包(25)、力矩调节器、动力传动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由电机(6)与齿轮箱(10)固定在后盖(8)上,齿轮箱(10)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20)的主轴(19)连接成一体,并通过换位齿轮(20)与夹头轴(16)上的输出齿轮(14)的啮合构成,夹头轴(16)上面活套着倒牙螺母(17)而在电钻壳体背部装有由弹簧定位键固定的工具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工具盒盒体(3)的截面为圆形,周边有等距离的8个通孔,用于安放φ6×90毫米以下的钻头或旋具,端面有沉孔放有钢珠弹簧(7),盒壳(5)内端面有9个浅孔为钢珠(7)定位,盒壳(5)外端有偏心通孔把夹头轴(16)内孔与盒体(3)的8个通孔可分别连接相通,盒体(3)8个通孔口边各有可视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工具盒盒壳(5)下边缘两侧各有弹簧定位键(4),可在导向槽(9)上移动、定位、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钻夹头(18)与夹头轴(16)用螺纹连接后,再用倒螺母(17)与钻夹头(18)外倒牙螺纹连接反向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夹头轴(16)中间有通孔,外表为直花键槽的空心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前壳体(27)、后壳体(26),内壁上有加强筋、连接柱、定位框等,外表面上有调节螺母(12)、开关(24)、换向钮(23)的安装孔,上端一侧壁上有导向槽(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其特征在于力矩调节器由在调节套(22)的缺口及与齿轮箱(10)连接处放有钢珠(11)和弹簧(13),在调节套(22)内端面嵌有一钢珠,钢珠下放定位圈(21),外再连接调节螺母(12)所组成,定位圈(21)为上有均布通孔的圆环形,内圈为花键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钻,弹簧定位键其弹力除用压缩弹簧外,也可用板状弹簧或者定位键自身为板条状也具有弹力功能。全文摘要一种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安装有存放钻头或旋具头的工具盒,工具盒与电钻于一体,不易遗失,使用、携带更方便。由前、后壳体内安装有换向钮、开关、电池包、力矩调节器、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为电机与齿轮箱固定在后盖上,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的主轴连接,通过换位齿轮与夹头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构成充电电钻;并在其背部安装有带有钻头或旋具的工具盒可随意拆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轮可存式充电电钻,由在前、后壳体(27)、(26)内安装有换向钮(23)开关(24)、电池包(25)、力矩调节器、动力传动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由电机(6)与齿轮箱(10)固定在后盖(8)上,齿轮箱(10)的输出轴与带换位齿轮(20)的主轴(19)连接成一体,并通过换位齿轮(20)与夹头轴(16)上的输出齿轮(14)的啮合构成,夹头轴(16)上面活套着倒牙螺母(17);而在电钻壳体背部装有由弹簧定位键固定的工具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肇和,陈蓓,
申请(专利权)人:陈肇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