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此手工具包括基座、握柄组、夹挚件、咬合刀刃组、连杆组及剪切刀刃组,基座包含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第一本体设有第一钳口段,第二本体设有第二钳口段;握柄组包含第一握柄及第二握柄;夹挚件对应第一钳口段配置;咬合刀刃组对应该第二钳口段配置;连杆组包含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枢接在第一握柄及夹挚件,第二连杆枢接在第二握柄及咬合刀刃组;剪切刀刃组包含连接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刀体及连接在第二本体的第二刀体。藉此,手工具同时具有剥线及剪切功能,以加强携带及操作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手工具,尤指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有关于同轴电缆线或圆形电话线等线体的剥线方式,常用者可采用包括以刀片直接切割,或以一尖嘴钳再加上尖口钳的工作方式将导线外的绝缘皮剥除。传统上述尖嘴钳型态的剥线钳,其具有一组伸长的构件,以一枢轴销结合并使其 可作枢轴动作;枢轴销将销以下部分界定为握把,而销以上部份为颚夹;此颚夹通常有着剪线刀片,以及对齐的成组半圆型沟槽其各种尺寸可用来剥电线的绝缘皮。然而,前述尖嘴钳型态的剥线钳,其剥线后,须用剪刀剪切绝缘层,或剥线失败后,须用剪刀剪切导线,故使用者使用剥线钳时,往往也需要使用剪刀,因此同时携带或操作两种手工具,则有携带不易及操作不便利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因手工具同时具有剥线及剪切功能,以加强携带及操作的便利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包括一基座,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钳口段,该第二本体设有对应该第一钳口段的一第二钳口段;—握柄组,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握柄、该第二握柄、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共同枢接;一夹挚件,对应该第一钳口段配置;一咬合刀刃组,包含一固定刀刃及一活动刀刃,该固定刀刃及该活动刀刃分别对应该第二钳口段的两侧配置;—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一握柄及该夹挚件,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二握柄及该活动刀刃;以及一剪切刀刃组,包含连接在该第一握柄的一第一刀体及连接在该第二握柄的一第二刀体,该第一刀体及该第二刀体相对形成一切割开口。较佳地,该第一刀体端部形成一第一刀刃,该第二刀体端部形成一第二刀刃,该第一刀刃及该第二刀刃相对形成该切割开口。较佳地,更包括一遮板组,该遮板组包含一第一遮板及一第二遮板,该第一遮板固定于该第一本体并罩盖该夹挚件,该第二遮板固定于该第二本体并罩盖该咬合刀刃组,第一遮板设有一第一剖槽,该第一剖槽对应该第一钳口段配置,该第一遮板设有一第二剖槽,该第二剖槽对应该第二钳口段配置。较佳地,更包括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连接该第一握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握柄。较佳地,该第一钳口段具有和该夹挚件呈相对的一表面,该表面形成锯齿状。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包括一基座,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钳口段,该第二本体设有对应该第一钳口段的一第二钳口段;—握柄组,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握柄、该第二握柄、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共同枢接;一夹挚件,对应该第一钳口段配置;一咬合刀刃组,包含一固定刀刃及一活动刀刃,该固定刀刃及该活动刀刃分别对应该第二钳口段的两侧配置;—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一握柄及该夹挚件,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二握柄及该活动刀刃;以及一剪切刀刃组,包含连接在该第一本体的一第一刀体及连接在该第二本体的一第二刀体,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贴靠时,该第一刀体及该第二刀体可活动式交错形成一切割开口。较佳地,该第一刀体设有一第一通口,该第一通口内形成一第一刀刃,该第二刀体设有一第二通口,该第二通口内形成一第二刀刃,该第一通口及该第二通口可活动式交错形成该切割开口。较佳地,更包括一遮板组,该遮板组包含一第一遮板及一第二遮板,该第一遮板固定于该第一本体并罩盖该夹挚件,该第二遮板固定于该第二本体并罩盖该咬合刀刃组,该第一遮板设有一第一剖槽,该第一剖槽对应该第一钳口段配置,该第二遮板设有一第二剖槽,该第二剖槽对应该第二钳口段配置。较佳地,更包括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连接该第一握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握柄。较佳地,该第一钳口段具有和该夹挚件呈相对的一表面,该表面形成锯齿状。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本技术的手工具具有剪切刀刃组,使本技术的手工具同时可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以避免使用者须同时携带剥线钳及剪刀两种手工具,进而帮助使用者获得携带方便及操作便利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手工具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手工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手工具的剥线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工具的另一剥线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手工具的又一剥线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手工具的剪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手工具的另一剪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手工具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手工具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手工具另一实施例的剪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手工具另一实施例的另一剪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手工具又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基座11…第一本体 111…第一钳口段112…表面12…第二本体121…第二钳口段2…握柄组21…第一握柄22…第二握柄3…夹挚件4…咬合刀刃组41…固定刀刃42…活动刀刃5…连杆组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6…剪切刀刃组61…第一刀体611 …第一通口612…第一刀刃62…第二刀体621 …第二通口622…第二刀刃63…切割开口7…遮板组71…第一遮板711…第一剖槽72…第二遮板721…第二剖槽8…复位弹簧100…导线101…绝缘层102 …芯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请参考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此手工具主要包括一基座I、一握柄组2、一夹挚件3、一咬合刀刃组4、一连杆组5及一剪切刀刃组6。基座I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本体11及一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设有一第一钳口段111,第二本体12设有对应第一钳口段111的一第二钳口段121 ;第一钳口段111具有一表面112,表面112形成锯齿状。握柄组2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握柄21及一第二握柄22,第一握柄21、第二握柄22、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共同枢接。夹挚件3对应第一钳口段111配置,详细说明如下,第一钳口段111的锯齿状表面112和夹挚件3呈相对配置。咬合刀刃组4包含一固定刀刃41及一活动刀刃42,固定刀刃41及活动刀刃42分别对应第二钳口段121的两侧配置。连杆组5包含一第一连杆51及一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两端分别枢接在第一握柄21及夹挚件3,第二连杆52两端分别枢接在第二握柄22及活动刀刃42,使第一握柄21及第二握柄22握近时,夹挚件3会通过第一连杆51带动而接近表面112,活动刀刃42会通过第二连杆52带动而接近固定刀刃41。剪切刀刃组6包含连接在第一握柄21的一第一刀体61及连接在第二握柄22的一第二刀体62,第一刀体61及第二刀体62相对形成一切割开口 63 ;详细说明如下,第一刀体61端部形成一第一刀刃612,第二刀体62端部形成一第二刀刃622,第一刀刃612及第二刀刃622相对形成切割开口 63。本技术的手工具更包括一遮板组7,遮板组7包含一第一遮板71及一第二遮板72,第一遮板71固定于第一本体11并罩盖夹挚件3,使夹挚件3可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剥线及剪切功能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钳口段,该第二本体设有对应该第一钳口段的一第二钳口段;一握柄组,包含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握柄、该第二握柄、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共同枢接;一夹挚件,对应该第一钳口段配置;一咬合刀刃组,包含一固定刀刃及一活动刀刃,该固定刀刃及该活动刀刃分别对应该第二钳口段的两侧配置;一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一握柄及该夹挚件,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枢接在该第二握柄及该活动刀刃;以及一剪切刀刃组,包含连接在该第一握柄的一第一刀体及连接在该第二握柄的一第二刀体,该第一刀体及该第二刀体相对形成一切割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朝钦,
申请(专利权)人:高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