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2058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是包括一框体、多块隔板、多块集尘板、一对低压电极板、一第一高压电极线组、一对第一高压电极板、一第二高压电极线组及一对第二高压电极板。其中,所述多个集尘板是与所述对低压电极板电性连接,所述对低压电极板分别设于所述框体外侧的中央部位,所述第一、第二高压电极线组是对称设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二侧,且分别与所述对第一高压电极板及所述对第二高压电极板电性连接,所述对第一、第二高压电极板是对称设置于所述对低压电极板的二侧而作为组装时的防错(防呆)手段,并可提升电晕离子化的强度而产生高浓度的臭氧以利除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
本技术是属于空气清净装置的领域,尤指一种利用静电电场清除空气中的油污粒子及灰尘微粒,且能产生臭氧作为除臭的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如火锅或烧肉店等餐厅用餐时,因为用餐时会产生油烟或食物烹煮时的气味,美食当前,但用完餐后却让人全身沾附了厚重的油烟味,也是一大缺憾。而,目前常见用于餐饮业的厨房油烟处理设备,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88217731 号「模组化餐厨静电除油烟机」案,是公开一种应用静电集尘器作为除油烟功效的静电除油烟机,其内部主要是设有一静电集尘器及一滤网,利用一抽风管路或是风扇而导入油气及油烟。据此,由所述抽风装置将油烟空气吸入,并经由所述滤网及所述静电集尘器过滤后再将干净空气排出外界,其油烟粒子经静电集尘器是利用外加高压而形成二极性相反的电场,在库伦力的作用下,使油烟粒子荷正电后向荷负电的集尘板吸引而附着于其上,且滴落收集于一集油盆内。然而,市面上一般常见的静电集尘器是采用单高压设计,即仅有单一块高压电极板,欲产生二极性相反的电场,会分别由所述高压电极板及一低压电极板供电以形成所需的电场,因此,会有所述高压电极板端及所述低压电极板端的方向性区别问题,不仅在组装或拆卸清洁时,易因组装方向不对而导致所述静电集尘器断路,造成高压产生器烧毁。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是提供一种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是具有一低压电极板及对称设置于其二侧的一对高压电极板,其对称设置的设计可供作为组装时的防错 (防呆)手段,而避免相关元件烧毁。再者,双高压电极板的设计,可增强电晕离子化的强度,另可使臭氧的浓度倍增,而能有效加强除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利用一第一高压电极板及一第二高压电极板对称设置于一低压电极板二侧的设计,而作为组装时防错(防呆)手段,不仅组装方便,且能避免误组装造成的元件损坏问题。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利用其双高压电极板的设计,有效提升电场的强度,使得电晕离子化的强度倍增,进而产生浓度倍增的臭氧,以加强除臭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是包括一框体,其内部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多块隔板,是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多个隔板的四个角落是分别具有一第二穿孔;多块集尘板,是设置于所述多个隔板之间,且所述多个集尘板是相互电性连接;一对低压电极板,分别设于所述框体外侧的中央部位,且分别与所述多个集尘板电性连接,并与一第一电力源电性连接,使所述多个集尘板具有负电荷;一第一高压电极线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一侧;一对第一高压电极板,设于所述框体外侧而与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电性连接,且与一第二电力源电性连接,使通过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的一空气微粒具有正电荷;一第二高压电极线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另一侧;及一对第二高压电极板,设于所述框体外侧而与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线组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电力源电性连接,以产生电晕效应而生成臭氧。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是包含一对矩形框架及四支骨架,所述对矩形框架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穿孔及多个支撑座,所述多个骨架是分别设置于所述对矩形框架的四个角落处,供以连接所述对矩形框架。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是包含一对第一线架及多条第一电极线, 所述对第一线架是设于所述对矩形框架之间,且贯穿所述多个隔板而间隔设置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一侧,所述对第一线架上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穿线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是分别穿设于所述对第一线架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是平行设置。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线组是包含一对第二线架及多条第二电极线, 所述对第二线架是设于所述对矩形框架之间,且贯穿所述多个隔板而间隔设置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另一侧,所述对第二线架上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穿线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是分别穿设于所述对第二线架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是平行设置。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是包含一对第一线架及多条第一电极线, 所述对第一线架是设于所述对矩形框架之间,且贯穿所述多个隔板而间隔设置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一侧,所述对第一线架上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穿线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是分别穿设于所述对第一线架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是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线组是包含一对第二线架及多条第二电极线,所述对第二线架是设于所述对矩形框架之间, 且贯穿所述多个隔板而间隔设置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另一侧,所述对第二线架上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穿线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是分别穿设于所述对第二线架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是平行设置。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集尘板是包含多个第一板体及多个第二板体,且所述第一板体的面积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所述多个第一板体及所述多个第二板体是交错间隔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隔板间,以及所述相邻二隔板间。本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场的强度而提升静电集尘的效果,且可通过双高压电极板的设计而使电晕效应的离子化强度倍增,进而产生浓度倍增的臭氧,而有更强的除臭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11_框体;111-矩形框架;1111_第一穿孔;1112_支撑座;112_骨架;12_隔板;121-第二穿孔;13_集尘板;131_第一板体;132_第二板体;14_低压电极板;15_第一高压电极线组;151-第一线架;1511_第一穿线孔;152-第一电极线;16_第一高压电极板;17-第二高压电极线组;171-第二线架;1711-第二穿线孔;172_第二电极线;18_第二高压电极板;2_第一电力源;3_第二电力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2、3、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及剖视图,以及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技术的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I 是供连接一第一电力源2及一第二电力源3,所述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I是包括一框体11、多块隔板12、多块集尘板13、一对低压电极板14、一第一高压电极线组15、一对第一高压电极板16、一第二高压电极线组17及一对第二高压电极板18。其中所述框体11是包含一对矩形框架111及四支骨架112,所述对矩形框架111 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穿孔1111及多个支撑座1112,所述多个骨架112是分别设置于所述对矩形框架111的四个角落处,供以连接所述对矩形框架111,以在所述框体11内部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图中未标号)。所述多个隔板12是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多个隔板12的四个角落是分别具有一第二穿孔121。所述多个集尘板13是包含多个第一板体131及多个第二板体132,且所述第一板体131的面积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132,所述多个第一板体131及所述多个第二板体132是交错间隔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111与所述隔板12间,以及所述相邻二隔板12间,且所述多个集尘板1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集尘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框体,其内部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多块隔板,是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多个隔板的四个角落是分别具有一第二穿孔;多块集尘板,是设置于所述多个隔板之间,且所述多个集尘板是相互电性连接;一对低压电极板,分别设于所述框体外侧的中央部位,且分别与所述多个集尘板电性连接,并与一第一电力源电性连接,使所述多个集尘板具有负电荷;一第一高压电极线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一侧;一对第一高压电极板,设于所述框体外侧而与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电性连接,且与一第二电力源电性连接,使通过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线组的一空气微粒具有正电荷;一第二高压电极线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集尘板的另一侧;及一对第二高压电极板,设于所述框体外侧而与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线组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电力源电性连接,以产生电晕效应而生成臭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睿
申请(专利权)人:炘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