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鞍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49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05
一种高度可调的鞍马,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鞍马背(1)、鞍马环(2)、长支腿(3)、短支腿(5)、鞍马脚(4)、连接件(6),在鞍马背(1)上设置有两个鞍马环(2),长支腿(3)的一端与鞍马背(1)的下端连接,长支腿(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与短支腿(5)的一端套接,短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鞍马脚(4)。所述的连接件(6)上设置有螺栓(7),螺栓(7)穿过连接件(6)与长支腿(3)连接。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使鞍马的高度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不需要为每位运动员都量身配制鞍马,节约材料,减少经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鞍马。技术背景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完成不同的全旋和摆越动作是鞍马项目上一套动作的基本特性。做全旋时,以并腿全旋为主,允许有通过手倒立加转体或不加转体的动作,不同的结构组的动作必须在充分的摆动中完成,不能停顿,该项目中不允许有力量动作。大多数的运动员认为鞍马是所有体操项目中最难的。这可能因为鞍马对运动员的要求实在太高力量、近乎完美的平衡、柔韧、时间感、以及动作的优美性。比赛中运动员要做一系列的前、后全旋,交叉,并且要在鞍马的整个长度上做动作。鞍马的全旋动作是靠手(多数情况下是单手)支撑身体重心,身体在马上做向前或向后的回旋。做全旋动作时,运动员双腿伸直分开并尽量上举,除双手之外的任何身体部位都不能接触鞍马。 正因为鞍马动作做起来特别难,所以鞍马运动员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多鞍马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练习鞍马,因为年龄小,有些运动员身高就比较矮小,有的运动员比较高,不同身高的运动员需配制不同高度的鞍马,材料浪费就比较大,经济成本就很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鞍马,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使鞍马的高度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可调的鞍马,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鞍马背(1)、鞍马环(2)、长支腿(3)、短支腿(5)、鞍马脚(4)、连接件(6),在鞍马背(1)上设置有两个鞍马环(2),长支腿(3)的一端与鞍马背(1)的下端连接,长支腿(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与短支腿(5)的一端套接,短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鞍马脚(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紫婷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