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宝生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140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稳固的夹持导管,降低感染发生的潜在风险,并可以根据导管规格进行调节,使用方便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及由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组成的夹持部件,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分别为柔性材料;母固定臂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公固定臂上两侧沿长度方向有多组柔性锁定构件,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与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沿基座长度方向对称的固定在基座上,公固定臂的自由端插入母固定臂的开孔中,并与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和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夹持固定导管。该装置能够对各种管径的导管具有稳固的夹持作用,提高了固定导管的可靠性,能够保持导管官腔畅通,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导管是用于将液体或流动的气体传输到自然或手术形成的开口处,例如腹壁口、口腔、尿道或者经皮中央区的静脉导管。常用医用导管的管径范围从I. 9Fr (约O. 63毫米)到33Fr (约14. 16毫米)。导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确保导管管腔的通畅和稳固。现有的医用导管的固定多采用各种胶布、泡棉敷料等装置。由于上述结构的限制, 使导管在患者体内的插入部位频繁发生进出式移动(“活塞运动”),由于导管的滑动会在插入部位携带如病原体等有机物,通过表皮屏障导致感染,影响治疗进展,同时存在导致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的风险。目前,导管制造多采用聚合材料,包含硅酮橡胶和各种热塑弹性体,如聚异丁烯 (胶乳)、聚氯乙烯(PVC)、氟化乙丙烯(FEP)、聚四氟乙烯(PTFE)及聚氨酯等。这类材料有很高的挠曲模数(flexural modulus)、柔软度(如低硬度)和高弹性模数(modulus of elasticity)。由于导管固定装置都具有刚性或半刚性的夹持点,导管壁容易受到各种物理力的影响,使导管具有易于弯曲但无法伸展的特性,进而造成在导管固定装置的刚性或半刚性夹持点上容易被压扁,或者由于过度弯曲或患者移动等原因导致导管扭结,严重影响导管的通畅性,可能会导致患者因导管插入部位皮肤破损或者撕裂(局部贫血)而引起组织损伤。为了降低护理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导管插入和固定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导管固定装置进行设计并选择适宜的材料,开发一种安全可靠的可用于各种规格医用导管的固定装置,以确保不给患者带来诸如浸溃、压迫性溃疡、皮撕裂和感染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稳固的夹持导管, 降低感染发生的潜在风险,并可以根据导管规格进行调节,使用方便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由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组成的夹持部件,所述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分别为柔性材料;所述基座为长条状,所述母固定臂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所述公固定臂上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母固定臂上开孔相配合的柔性锁定构件,所述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与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沿基座长度方向对称的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公固定臂的自由端插入对应的母固定臂的开孔中,并与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和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夹持固定导管。所述基座的底面连接有与患者身体粘贴固定的粘性敷料,所述粘性敷料由粘接层、弹性膜组成,所述弹性膜与基座的底面连接,所述粘接层一面与所述弹性膜连接,另一面上贴有硅化剥离纸。所述基座的顶部为穹顶状平台,所述穹顶状平台的宽度小于基座的宽度,所述穹顶状平台与基座底面之间为斜面状,所述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与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沿基座长度方向对称的固定在穹顶状平台上表面的外侧边缘处。所述穹顶状平台到基座底面的坡度为21°。所述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和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啮合后形成槽沟状。所述基座与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为一体的绍尔A型硬度(Shore A)不大于30°的弹性体。所述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分别为弓形体,所述公固定臂为向上的箭头状,所述公固定臂上的柔性锁定构件为棘爪状。所述粘接层为水胶体,所述弹性膜为聚氨基甲酸酯,所述基座、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均为硅树脂。所述粘性敷料与医用导管插入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裂缝或裂槽,当采用裂槽时,裂槽两边的自由端作为重叠粘连包裹医用导管的副翼。所述粘性敷料为椭圆形,所述粘性敷料的长轴为基座长度的2倍,所述粘性敷料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为I. 5 1,所述硅化剥离纸采用梨形折叠。本技术具有下述技术效果I、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及由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组成的夹持部件,而且,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分别为柔性材料,能够对各种管径的导管具有稳固的夹持作用,提高了固定导管的可靠性,能够避免导管在患者体内的插入部位频繁发生进出式移动,增强了对感染的控制,降低了感染发生的几率。通过减少导致组织剪切损伤、浸溃或者坏死的结构,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采用了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夹持导管,母固定臂上有一对开孔,公固定臂上的锁定构件可穿入母固定臂上的开孔,反向拉紧公母固定臂即可稳固地夹持住各种大小管径的导管,能够根据导管直径的变化进行调节,使用方便,能够避免皮肤/粘结剂渐进或突然开裂而引起的拖拽损伤。而且,操作的标准化易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使用。3、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通过粘性敷料与皮肤粘接,符合皮肤生理学特点,能够在肿胀组织(浮肿或者全身水肿)上拉伸。该附垫在复杂人体表面有极佳的粘附性能,同时可随身体运动或者姿势的变化而保持适宜的弯曲度,能够保持导管官腔畅通,降低损伤的发生。4、本技术的导管固定装置,采用的基座有穹顶状平台,形成一个减震和隔离结构,以装配夹持导管的公母固定臂。5、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由于密封导管插入部位可隔离病原体并有效防止导管脱落,极大地降低了发生感染的潜在风险。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医用导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左侧视图;图3为图I的右侧视图;4图4为粘性敷料的剖视图;图5为医用导管固定在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上的立体图;图6为医用导管固定在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医用导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如图I-图4所示,包括基座I及由公固定臂3和母固定臂2组成的夹持部件。所述公固定臂3和母固定臂分别为柔性材料,由公固定臂3和母固定臂2组成的夹持部件最好为两组。所述基座I为长条状,所述母固定臂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5,所述公固定臂3上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母固定臂上开孔5相配合的柔性锁定构件6,所述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7与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 8沿基座长度方向对称的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公固定臂3的自由端插入对应的母固定臂的开孔5中,并与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和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夹持固定导管,靠近基座部分的高度较低的开孔用以固定管径较小的导管,越远离基座的开孔固定导管的管径越大。图5 为医用导管固定在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上的立体图,图6为医用导管固定在本技术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上的侧视图。所述基座、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均采用硅树脂材料。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基座I的底面连接有与患者身体粘贴固定的粘性敷料9,所述粘性敷料9由粘接层14、弹性膜13组成,所述弹性膜13与基座I的底面连接,所述粘接层 14 一面与所述弹性膜13连接,另一面上贴有硅化剥离纸15。本实施例中的粘接层14为水胶体,弹性膜13为聚氨基甲酸酯,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皮肤兼容特征(包括湿度平衡和类似皮肤的弹性),延伸率最佳为250%、300%。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逐渐并且完整地转移导管传导的压力,弹性膜上的水胶体具有很强的耐用性和低致敏性的特点,即使有汗液存在时也具有稳固的粘接性。粘接层和弹性膜最好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利于通过目测观察是否有潜在的皮肤刺激或感染发生而进行额外的感染控制。当本技术的导管固定装置在导管组织入口附近使用时,所述粘性敷料9与医用导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由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组成的夹持部件,所述公固定臂和母固定臂分别为柔性材料;所述基座为长条状,所述母固定臂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所述公固定臂上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母固定臂上开孔相配合的柔性锁定构件,所述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与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沿基座长度方向对称的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公固定臂的自由端插入对应的母固定臂的开孔中,并与公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和母固定臂的固定终端夹持固定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郭宝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