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涉及无针注射领域,由滑套、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套筒、内弹簧、螺母、外弹簧、滑动架和粘扣带组成。其中,滑套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外壁上;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与无针注射器的外壁固连,并分别位于滑套的两端;套筒与滑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内弹簧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安瓿上;两个螺母、外弹簧、滑动架依次安装于套筒上,两个螺母通过螺纹拧在套筒的外壁上;外弹簧空套在套筒上;滑动架通过滑移副安装在套筒上;粘扣带的固定端固定在滑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绷紧皮肤,固定注射靶区,减少湿射几率,避免注射过程中无针注射器相对于皮肤横向移动,能有效解决无针注射器在使用时存在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技术背景无针注射有无针、无痛、无交叉感染、便捷、微量、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适合于可长期自我给药治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炎、肿瘤患者等),有恐针感的患者和儿童的无痛注射,并且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常规预防接种和野外作业条件下的疾病防治,重大突发事件(烈性传染病、战争、自然灾害)的卫勤保障等场合,可实现“打针不用针”。目前无针注射器已经广泛使用,但无针注射在实际操作中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无 针注射的射流刺穿人体皮肤的压力与被注射者皮肤的绷紧程度有关,射流穿透绷紧的皮肤比穿透松弛的皮肤更容易;无针注射器的注射效果与安瓿和皮肤间的间隙有关,使用时安瓿必需紧贴皮肤,否则会导致不完全注射,即造成所谓的湿射;无针注射器注射存在安全隐患,在注射过程中人身体的移动会导致射流在皮肤上切开伤口,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针对以上问题一些专利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0680048220. 5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药物射流喷射单元的皮肤保持装置,这种保持装置并不能与装有安瓿的无针注射器匹配使用,此外这种保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保证无针注射器不相对于皮肤产生横向运动,使用这种保持装置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绷紧皮肤,固定注射靶区,减少湿射几率,防止注射过程中无针注射器相对于皮肤产生横向移动,能有效解决现有无针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由滑套、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套筒、内弹簧、螺母、外弹簧、滑动架和粘扣带组成。其中,所述的滑套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外壁上;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与无针注射器的外壁固连,并分别位于滑套的两端;套筒与滑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内弹簧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安瓿上;两个螺母、外弹簧和滑动架依次安装于套筒上,两个螺母通过螺纹拧在套筒的外壁上;外弹簧空套在套筒上;滑动架通过滑移副安装在套筒上;粘扣带的固定端固定在滑动架上。所述的套筒的末端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的上方设有挡圈,且在套筒的中上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在套筒的上端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的固定环的下端面用于固定注射靶区,并使注射靶区的皮肤隆起,固定环的上端面用于对内弹簧的下端进行限位,内弹簧的上端通过安瓿进行限位;挡圈用于对滑动架的下端进行限位;两个滑槽用于对滑动架的滑动进行导向;套筒上的内螺纹与滑套上的螺纹相连接;两个螺母与套筒上的外螺纹相连接。所述的滑动架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长腰形孔,在滑动架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弹性张紧片,且在滑动架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导向键,弹性张紧片用于绷紧皮肤,长腰形孔用于连接粘扣带,导向键置于套筒上的滑槽内,且导向键可沿滑槽滑动。所述的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分别用于限制滑套的移动范围,两个螺母用于对外弹簧的上端进行限位,可通过调节两个螺母在套筒上的位置,来调节外弹簧的预紧力,外弹簧的下端通过滑动架进行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有效绷紧皮肤,固定注射靶区,减少湿射几率,避免在注射过程中因无针注射器相对于皮肤产生横向移动而造成切伤,能有效解决现有无针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套;2.上限位环;3.下限位环;4.套筒;5.内弹簧;6.螺母;7.外弹黃;8.滑动架;9.粘扣带;10.无针注射器;11.板机;12.安瓶;13.手臂;14.皮肤;101.螺纹;401.固定环;402.挡圈;403.滑槽;404.内螺纹;405.外螺纹;406.上端面;407.下端面;801.长腰形孔;802.弹性张紧片;803.导向键;901.绒面;902.钩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由滑套I、上限位环2、下限位环3、套筒4、内弹簧5、螺母6、外弹簧7、滑动架8和粘扣带9组成。其中所述的滑套I空套在无针注射器10的外壁上;上限位环2和下限位环3与无针注射器10的外壁固连,并分别位于滑套I的两端;套筒4与滑套I通过螺纹相连接;内弹簧5空套在无针注射器10的安瓿12上;两个螺母6、外弹簧7和滑动架8依次安装于套筒4上,两个螺母6通过螺纹拧在套筒4的外壁上;外弹簧7空套在套筒4上;滑动架8通过滑移副安装在套筒4上;粘扣带9的固定端固定在滑动架8上。如图I、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套筒4的末端设有固定环401,在固定环401的上方设有挡圈402,且在套筒4的中上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403,在套筒4的上端设有内螺纹404和外螺纹405。所述的固定环401的下端面407用于固定注射靶区,并使注射靶区的皮肤14隆起,固定环401的上端面406用于对内弹簧5的下端进行限位,内弹簧5的上端通过安瓿12进行限位;挡圈402用于对滑动架8的下端进行限位;两个滑槽403用于对滑动架8的滑动进行导向;套筒4上的内螺纹404与滑套I上的螺纹101相连接;两个螺母6与套筒4上的外螺纹405相连接。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滑动架8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长腰形孔801,在滑动架8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弹性张紧片802,且在滑动架8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导向键803,弹性张紧片802用于绷紧皮肤14,长腰形孔801用于连接粘扣带9,导向键803置于套筒4上的滑槽403内,且导向键803可沿滑槽403滑动。如图I和图5所示,所述的上限位环2和下限位环3分别用于限制滑套I的移动范围,两个螺母6用于对外弹簧7的上端进行限位,可通过调节两个螺母6在套筒4上的位置,来调节外弹簧7的预紧力,外弹簧7的下端通过滑动架8进行限位。使用时,应先将取完药的安瓿12插入无针注射器10的内部,接着将套筒4连接在滑套I的螺纹101上,用手握住无针注射器10,使两个弹性张紧片802贴在皮肤14的表面上,再向下压无针注射器10,外弹簧7和内弹簧5受力压缩,从而使两个弹性张紧片802紧压在皮肤14的表面上并绷紧皮肤14。与此同时,套筒4的固定环401的下端面407也紧压 在皮肤14的表面上,从而固定一个圆形的注射靶区,使注射靶区内的皮肤14隆起。然后继续下压无针注射器10,直至滑套I顶住上限位环2,此时安瓿12的顶端刚好紧贴皮肤14 ;保持注无针射器10相对于皮肤14的位置不变,按下扳机11即可完成注射过程。当需要使用无针注射器10在胳膊13 (或腿部)位置注射时,为了能更好地稳定注射过程,防止无针注射器10在注射过程中相对于皮肤14产生横向移动,可将粘扣带9缠绕在胳膊13 (或腿部)上,再将粘扣带9的自由端穿过滑动架8上的另一长腰形孔801,将其钩面902粘贴在其绒面901上,从而将无针注射器10固定。在固定环401的下端面407紧压皮肤时,可通过两个弹性张紧片802间的空隙,目测固定环401的下端面407紧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注射器的辅助注射装置,由滑套、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套筒、内弹簧、螺母、外弹簧、滑动架和粘扣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外壁上;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与无针注射器的外壁固连,并分别位于滑套的两端;套筒与滑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内弹簧空套在无针注射器的安瓿上;两个螺母、外弹簧和滑动架依次安装于套筒上,两个螺母通过螺纹拧在套筒的外壁上;外弹簧空套在套筒上;滑动架通过滑移副安装在套筒上;粘扣带的固定端固定在滑动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军,何涛,沈豫浙,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