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27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场组件,作为净化主体用在空气净化装置中,其包括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导电件。接地电极是蜂巢结构,放电电极设置于每个筒体的中心轴线上,两端由电极固定架与六边形筒连接固定,放电电极由导电件进行串联或并联。所述电极固定架的固定筒有沉头孔和止转结构,连接放电电极。放电电极表面分布有凸环或者螺纹结构的放电尖端,放电电极一端或两端留出一截为没有分布放电尖端的光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上合理的接地电极结构和放电电极安装结构,提高了净化效率,增加了使用安全性,并方便安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场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之一是利用电场中高能粒子,击断空气中有害病菌的DNA链,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种净化装置的核心为电场组件,其结构直接影响到净化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202207630U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其有呈蜂巢状排列的圆筒形 阳极筒,阴极针处于阳极筒的中心轴线位置,阴极针用阴极支架固定,阴极支架是与电场壳体连接的整体支架。这种电场结构可以获得较多的电场,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I、阴极针安装在整体的支架上,增加对应各个阳极筒的中心轴线的难度,制作工艺要求高,并且难以保证所有的阴极针都能准确第安装到阳极筒的中心轴线上,影响净化效率。2、采用整体支架形式,支架局部损坏,就需要整体更换,增加了成本。3、阴极针安装不方便。4、阴极针的放电结构不够合理优化,影响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场组件,其采用更合理的接地电极结构和放电电极安装结构,提高净化效率;目的之二是提高使用安全性。目的之三是提闻装配效率。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场组件,作为净化主体用在空气净化装置中,其包括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导电件,其特征是:所述接地电极为由多个六边形筒组成的蜂巢结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放电电极在每个六边形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一根,两端分别通过电极固定架与六边形筒的两端连接固定;所述放电电极由导电件进行串联或并联;所述电极固定架包括中心用于固定放电电极的固定筒和在固定筒上用于与接地电极连接的固定臂,所述固定筒的内孔中段为一与放电电极的连接头配合的沉头孔,连接放电电极的一端,并在固定筒的内孔壁和放电电极这一端的连接头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止转结构,所述放电电极的另一端的连接头穿过固定筒与导电件用螺母锁紧连接;所述放电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