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0960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是牵引绳一端连接三腔二囊管,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牵引陀连接,牵引支撑架连接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过去三腔二囊管存在的容易松动滑脱、产生疼痛、牵引重量以瓶装液体代替、浪费时间、耽误抢救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三腔二囊管-牵引绳-牵引砣一体化,具有简洁方便、赢得抢救时间、保证牵引效果、能够重复使用、方便经济、保证气囊充盈、牵引压力有效等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三腔二囊管是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最直接,有效地方法,临床上通常是在患者放置三腔二囊管后,将胃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的管道用血管钳夹闭,再将三腔管进行有效地牵弓I,从而保证三腔二囊管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临床上只注重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而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方法却没有固定的装置,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方法,甚至是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科室牵引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将一根绷带直接系在三腔二囊管开口处,绷带横挂在输液架的挂钩上,末端再绑一个未开封的瓶装液体(250ml左右,约O. 5kg)。整个牵引装置极其简单,既不美观,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I、绷带直接绑在三腔管二囊的开口处,很容易松动滑脱。2、绷带直接挂在输液架挂钩上,患者在翻身或移动时,没有滑轮,摩擦力增大,产生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度。3、牵引重量以瓶装液体代替,如果不慎打碎玻璃瓶,则导致牵引无效,产生不良后果O4、三腔二囊管各气囊的管腔用止血钳夹闭,虽然保证不漏气,但血管钳是金属器械,有一定的重量,翻身时,三腔管牵拉力加重,疼痛感增加;对于心理压力较重、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安全隐患。5、没有固定的牵引装置,每次使用时都是临时搬输液架、用绷带绑一个瓶装液体,浪费时间,耽误抢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牵引绳一端连接三腔二囊管,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牵弓I陀连接,牵引支撑架连接伸缩杆。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临床操作简单便捷,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具有如下优点I、整个牵弓I装置将带有牵弓丨陀I的牵引绳2通过滑轮4与三腔二囊管9直接连接,形成三腔二囊管-牵引绳-牵引砣一体化,简洁方便。2、整个牵引装置固定摆放在抢救室,随时备用,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牵引砣I使用O. 5kg的材质类似秤砣,与瓶装液体相比,不易破碎,保证了牵引效果,而且能够重复使用,方便经济。4、各气囊的管腔开口处改用医用管夹12封闭,保证气囊充盈,牵引压力有效,避免血管钳夹闭时,牵拉三腔管,引起疼痛不适,轻便舒适。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三腔二囊管9、胃气囊10、食管囊11连接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牵引陀I、牵引绳2、导向座3、滑轮4、伸缩杆5、紧固旋钮6、牵引支撑架7、连接处8、三腔二囊管9、胃气囊10、食管囊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牵引支撑架7是一个带有底座的空心钢管,顶端配有紧固旋钮6,可直接安装在患者床尾,伸缩杆5是一个实心的内套钢管,顶端安装滑轮4,内套钢管直接插入牵引支撑架7的空心钢管内,通过紧固旋钮6固定,可上下调节牵引支架7的高度(整个牵引装置高度在35-65cm之间),以适合各种体型的患者使用。牵引绳2 —端在连接处8与三腔二囊管9连接,牵引绳2另一端通过滑轮4,穿过导向座3,最后与牵引陀I连接,牵引陀I约O. 5kg重,处于悬空状态,由此形成一个整体的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三腔二囊管9是一个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治疗器具,三腔通常是指食管囊腔、胃气囊腔、胃管腔;食管囊腔、胃气囊腔是方便往囊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予医用管夹12夹闭官腔开口处,使胃气囊10和食管囊11充盈,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胃管腔可直接连接引流袋,以便观察胃内容物情况,或者夹闭,保持密封状态。本使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如图I、图2所示:患者在消化道大出血后,医生根据病情插入三腔二囊管9,在胃气囊10和食管囊11内分别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再以医用管夹分别夹闭胃气囊10和食管囊11的管腔。将整个牵引装置通过牵引支撑架7固定在患者床尾,牵引绳2 —端与三腔二囊管9开口处连接8,牵引绳2另一端通过滑轮4,穿过导向座3,最后悬挂重量约O. 5kg的牵引陀1,通过旋转紧固旋钮6调节伸缩杆5的高度,以适合不同体型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胃气囊10和食管囊11的管道开口处以医用管夹,保证气囊充盈,牵引压力有效,避免血管钳夹闭时,牵拉三腔管,弓I起疼痛不适,轻便安全。根据杠杆原理,将牵引绳2与三腔管连接8,牵引绳2通过滑轮4,穿过导向座3,最后悬挂牵引陀1,由此形成一个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此装置通过牵引装置支撑架7固定在患者床尾,伸缩杆5起到上下调节的作用,以方便不同体型(胖瘦)的患者使用,一般高度在35-65cm之间,紧固旋钮6则起到固定伸缩杆5的作用,以保证伸缩杆5不会上下活动,影响牵引效果。通过本使用新型的应用,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牵引治疗有效地的同时,满足患者安全、舒适和便捷的需要,提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治疗、护 理用具的革新,更大程度的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将优质护理服务推向一个新高度。权利要求1.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绳一端连接三腔二囊管,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牵弓I陀连接,牵引支撑架连接伸缩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绳经过滑轮后穿过导向座与牵引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杆通过紧固旋钮固定连接到牵引支撑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本技术结构是牵引绳一端连接三腔二囊管,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牵引陀连接,牵引支撑架连接伸缩杆。本技术解决了过去三腔二囊管存在的容易松动滑脱、产生疼痛、牵引重量以瓶装液体代替、浪费时间、耽误抢救等缺陷。本技术形成三腔二囊管-牵引绳-牵引砣一体化,具有简洁方便、赢得抢救时间、保证牵引效果、能够重复使用、方便经济、保证气囊充盈、牵引压力有效等效果。文档编号A61B17/12GK202740064SQ2012202362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倩, 傅荣, 俞玲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绳一端连接三腔二囊管,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牵引陀连接,牵引支撑架连接伸缩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傅荣俞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