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建英专利>正文

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025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2:37
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鞋底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脚弓部和脚跟部,鞋帮连设鞋底上方,鞋跟位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所述鞋底下方设有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贴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该倾斜部贴设于鞋底的脚弓部下方,该竖直部贴设于鞋跟的前侧,所述鞋跟的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跟鞋的鞋跟不但不会影响开车,而且会让开车的人在开车时感觉到舒适而不觉得疲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开车的高跟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便于开车的高跟鞋。
技术介绍
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别高的鞋,会使穿鞋的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处于更高的位置, 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并造成腹部收缩、臀部后翘、胸部前挺的效果,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更富有风韵。但是高跟鞋有很明显的缺点,例如,穿高跟鞋的人不便于走台阶、不便于走凹凸不平的地面、不便于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等等。特别是由于高跟鞋的鞋跟太高,穿高跟鞋的人难以踩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不便于开车,但是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开车又常常是必须不可避免的,因此女性在开车前必须换下高跟鞋,穿上鞋跟较低的适于开车的鞋子,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目前业内有将高跟鞋的鞋跟设计成可拆卸或可调节高度,但是使用者需要用手对鞋跟进行操作,不但操作不便,而且会弄脏手,因此得不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高跟鞋不能或不便用于开车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鞋底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脚弓部和脚跟部,鞋帮连设鞋底上方,鞋跟位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所述鞋底下方设有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贴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该倾斜部贴设于鞋底的脚弓部下方,该竖直部贴设于鞋跟的前侧,所述鞋跟的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连接。所述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设有一刚性垫块,所述弹性片的水平部夹设于鞋底的脚掌部和该刚性垫块之间。所述鞋跟底部后侧设有一向后突出的支撑部,该支撑部表面为圆滑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鞋跟底部后侧。更进一步地,所述鞋跟底部后侧设有截面为T字形的滑槽,所述支撑部设有与该滑槽相适配的滑块,该滑槽中设有将该滑块向下顶的弹簧。所述鞋跟顶部设有一凹陷,该凹陷的底面设有磁铁,所述鞋底的脚跟部底面设有向下凸起并与所述鞋跟顶部的凹陷相适配的铁件。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穿本技术高跟鞋的人在开车时,将脚掌抬起,将鞋跟支撑于车内地面上,脚跟向后用力,使弹性片的倾斜部和竖直部进一步弯折,二者的夹角变小,鞋跟顶部离开鞋底的脚跟部,鞋跟和地面的夹角为一较小的锐角,鞋跟相对于鞋底被折叠,此时鞋底的脚掌部可方便地踩在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上而不受鞋跟的影响,脚掌被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支撑,而脚跟则被弹性片弹性支撑可上可下,脚跟不会因悬空而感到酸;当穿本技术高跟鞋的人不开车时,只要脚略微向上抬起,弹性片复位,鞋跟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的脚跟部吸合,成为正常的高跟鞋状态。可见,本技术的高跟鞋的鞋跟不但不会影响开车,而且会让开车的人在开车时感觉到舒适而不觉得疲惫。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高跟鞋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跟鞋开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跟鞋鞋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参照图1,包括鞋底I、鞋帮2和鞋跟3,鞋底I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11、脚 弓部12和脚跟部13,鞋帮2连设鞋底I上方,鞋跟3位于鞋底I的脚跟部13下方。参照图I和图2,鞋底I下方设有一弹性片4,该弹性片4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41、倾斜部42和竖直部43,该水平部41贴设于鞋底I的脚掌部11下方,该倾斜部42贴设于鞋底I的脚弓部12下方,该竖直部43贴设于鞋跟3的前侧,鞋跟3的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I的脚跟部13下方连接。参照图2,所述鞋跟3顶部设有一凹陷72,该凹陷72的底面设有磁铁73,鞋底I的脚跟部13底面设有向下凸起并与所述鞋跟3顶部的凹陷72相适配的铁件71,该铁件71和磁铁73构成所述的磁吸装置。参照图1,鞋底I的脚掌部11下方设有一刚性垫块6,所述弹性片4的水平部41 夹设于鞋底I的脚掌部11和该刚性垫块6之间。参照图2、图3和图4,所述鞋跟3底部后侧设有一向后突出的支撑部5,该支撑部 5表面为圆滑的曲面。该支撑部5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鞋跟3底部后侧。鞋跟3底部后侧设有截面为T字形的滑槽30,所述支撑部5设有与该滑槽30相适配的滑块51,该滑槽30 中设有将该滑块51向下顶的弹簧31。参照图1,为该高跟鞋的通常状态,在弹性片4和磁吸装置的共同作用下,鞋跟3顶部与鞋底I的脚跟部13吸合,保证穿该高跟鞋的人在正常走路时,鞋跟3处于与脚跟部13 及底面垂直的状态。参照图2,穿该高跟鞋的人在开车时,将脚掌抬起,使鞋跟3的支撑部5 支撑于车内地面上,脚跟向后用力,使弹性片4的倾斜部42和竖直部43进一步弯折,二者的夹角变小,鞋跟3顶部离开鞋底I的脚跟部13,鞋跟3和地面的夹角为一较小的锐角,鞋跟3相对于鞋底I被折叠,此时鞋底I的脚掌部11可方便地踩在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8上而不受鞋跟3的影响,脚掌被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8支撑,而脚跟则被鞋跟3通过弹性片4 弹性地支撑于车内的地面上,可上可下,也就是说,开车的人在踩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8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地调整脚的倾斜角度,脚跟不会因悬空而感到酸。当鞋跟3与地面接近平行时,支撑部5作为与车内地面的支撑点可相对于鞋跟3前后滑动,即整只鞋子可4相对于该支撑部5前后移动。因此穿该高跟鞋的人的脚在踩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8时,不但能上下运动,而且能有限度地前后移动,这正是踩刹车踏板或油门踏板8的动作所必须的。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鞋底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脚弓部和脚跟部,鞋帮连设鞋底上方,鞋跟位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下方设有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贴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该倾斜部贴设于鞋底的脚弓部下方,该竖直部贴设于鞋跟的前侧,所述鞋跟的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设有一刚性垫块,所述弹性片的水平部夹设于鞋底的脚掌部和该刚性垫块之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底部后侧设有一向后突出的支撑部,该支撑部表面为圆滑的曲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鞋跟底部后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底部后侧设有截面为T字形的滑槽,所述支撑部设有与该滑槽相适配的滑块,该滑槽中设有将该滑块向下顶的弹黃。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顶部设有一凹陷,该凹陷的底面设有磁铁,所述鞋底的脚跟部底面设有向下凸起并与所述鞋跟顶部的凹陷相适配的铁件。专利摘要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鞋底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脚弓部和脚跟部,鞋帮连设鞋底上方,鞋跟位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所述鞋底下方设有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贴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该倾斜部贴设于鞋底的脚弓部下方,该竖直部贴设于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开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鞋底由前至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脚弓部和脚跟部,鞋帮连设鞋底上方,鞋跟位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下方设有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部、倾斜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贴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下方,该倾斜部贴设于鞋底的脚弓部下方,该竖直部贴设于鞋跟的前侧,所述鞋跟的顶部通过磁吸装置与鞋底的脚跟部下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程建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