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
技术介绍
高跟鞋作为时尚的象征,深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受设计工艺的影响,许多高跟鞋都难以在狭小鞋内空间添加足够厚度的缓冲材料,高跟鞋鞋底尤其是后跟的缓冲问题一直困扰着制鞋行业。现有技术通常是增加鞋的后帮高度,进而增加鞋腔的容积,以便添加缓冲材料,但受款式限制,有些鞋并不适用。还有一种做法是在鞋的后跟预先设置一凹槽,通过鞋钉将鞋跟固定于中底上,这种做法经常造成中底钉面凹凸不平,影响美观度,并且缓冲材料的添加空间仍较小,达不到最佳的缓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跟装订连接部位更加平整且缓震效果更好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包括帮面、中底、钢勾心、鞋外底和鞋跟,鞋跟处带有第一凹陷,钢勾心于鞋跟处对应第一凹陷向下弯曲变形形成第二凹陷,鞋跟的第一凹陷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装跟钉穿过钢勾心与鞋跟的连接孔连接,第二凹陷内填充有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中,鞋跟和钢勾心共同形成凹陷,因此在装订鞋跟时,装订部位的装跟钉不易向上突出太多,使该部位更加平整,穿着更加舒适,而且结构更加牢固。同时,凹陷部的存在可以填充较多的缓冲材料,可将缓冲效果调整到最佳,可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的鞋跟部分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钢勾心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为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中配置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配置图3中的缓冲装置的鞋跟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图2所示,本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包括中底、钢勾心(3)和鞋跟(5),其特征是:鞋跟(5)处带有第一凹陷(6),所述钢勾心(3)于鞋跟(5)处对应第一凹陷(6)向下弯曲变形形成第二凹陷(7),鞋跟的第一凹陷(6)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9),装跟钉(8)穿过钢勾心(3)与鞋跟(5)的连接孔(9)连接,所述第二凹陷(7)内填充有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包括中底、钢勾心(3)和鞋跟(5),其特征是鞋跟(5)处带有第一凹陷(6),所述钢勾心(3)于鞋跟(5)处对应第一凹陷(6)向下弯曲变形形成第二凹陷(7),鞋跟的第一凹陷(6)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9),装跟钉(8)穿过钢勾心(3)与鞋跟(5)的连接孔(9)连接,所述第二凹陷(7)内填充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包裹钢勾心(3),所述钢勾心(3)的前端固定于中底(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后跟缓冲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头套(10)和外套(11),头套(10)上端带有承托台(16),头套(10)与外套(11)插接,头套(10)与外套(11)还配备有防止两者脱离的卡位机构,头套(10 )相对外套(11)具有一定伸缩范围;所述头套(10)内壁上开有内螺纹(12),还设置有弹簧(13),转动轴(14)与头套(10)螺纹连接,弹簧(13)处于转动轴(14)外侧端,转动轴(14)带有与内螺纹(12)匹配的外螺纹,转动轴(14)后端插入滑套(15)中,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苏杰,张红林,袁绪政,张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