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9967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水质净化箱、回水改道装置和沙滤装置;水质净化箱由隔板隔成过滤室、加热杀菌室和投喂室,投喂室内的潜水泵通过管路向各个养殖单元供料;回水改道装置包括U形管,U形管的底部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通向水质净化箱的投喂室,U形管的一端与溢流总管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过滤室;沙滤装置包括沙滤管,沙滤管上设置有沙滤罐和自吸泵,沙滤管的一端与投喂室相连通,另一端与过滤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需停止水循环即可养殖单元中供料。既避免了人工向单个养殖单元中投喂丰年虾的繁重工作,也可以控制每个养殖单元进虾量,防止饵料被损失掉,提高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N 202738635 U书明说1/5页一种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式动物养殖与发育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斑马鱼是目前发育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模式动物之一,其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世代周期短(约2. 5 — 3个月),发育迅速,胚胎透明,易于观察,产卵量大,而且是目前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遗传突变筛选的脊椎动物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好的脊椎动物发育遗传学研究体系之一。丰年虾营养丰富,能促进斑马鱼产卵,而且适于在盐水中孵化,孵化出丰年虾活体纯净且无寄生虫,因此活体丰年虾被公认为斑马鱼最好的天然饵料。大规模的斑马鱼养殖系统,养殖单兀往往成百上千,传统的养殖人员逐个向养殖单元中投放饵料的投喂方式,既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喂食量也不容易控制, 严重影响斑马鱼的生长和发育。现有的斑马鱼养殖系统为整体循环的水路,循环水路上设有水过滤设备和杀菌设备。如中国专利CN101584307A(申请号200910141967. O)公开了一种斑马鱼及模式动物养殖与发育系统中的多功能水质净化箱,其包括一箱体,箱体内底部设置一密闭隔板,构成进水箱体和出水箱体,进水箱内平行于箱底的中上部设置回水过滤盘,底部设置溢流过滤板, 二者中间设置一密闭挡板,构成过滤箱体和溢流箱体,二者底部相通,回·水过滤盘上设置粗过滤装置,过滤箱体内溢流过滤板的部分上设置生物吸附装置和吸附过滤装置,其是集合过滤净化、微生物净化、吸附净化技术于一体。过滤设备的设置对斑马鱼养殖系统中的循环水进行净化,滤掉循环管水路中斑马鱼排泄物,保证水质的清洁,而在该养殖系统中给斑马鱼喂食时需将水循环停止,若不停止水循环而投喂丰年虾,一部分丰年虾被斑马鱼吃掉外, 另一部分由溢流收集管路输送到过滤、杀菌设备中,经过过滤、杀菌而被损失掉,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堵塞过滤、净化装置,严重时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的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保持水质净化的前提下不停止水循环而将孵化好的丰年虾直接投到该设备的投喂室内,并由支路进料管分配到各个养殖单元中。既避免了人工向单个养殖单元中投喂丰年虾的繁重工作,也可有效控制每个养殖单元进虾量, 防止丰年虾经过滤、杀菌而被损失掉,提高丰年虾的利用率。同时,该装置为全自动孵虾喂虾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术语解释自动软化阀为受控制的三通结构,内部设有智能控制系统,用来控制进、出水方向和沙滤时间。自动软化阀的基座与沙滤罐的连接口相连,进、出水口与沙滤管相连接,排水口连接排污管,本技术所使用的自动软化阀为市场采购。3供料向养殖单元输送水和丰年虾的混合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质净化箱、回水改道装置和沙滤装置;所述的水质净化箱由隔板隔成过滤室、加热杀菌室和投喂室,所述过滤室与加热杀菌室底部相连通,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加热杀菌室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投喂室相连通的溢流口,所述的投喂室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管路向各个养殖单元供水或供料;每个养殖单元均连接支路溢流管,各个支路溢流管汇集连接溢流总管;所述的回水改道装置包括U形管,U形管的底部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通向投喂室,在回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U形管的一端与溢流总管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过滤室;所述的沙滤装置包括沙滤管,所述沙滤管上设置有沙滤罐和自吸泵,沙滤管的一端通向 投喂室,另一端通向过滤室。本技术优选的,U形管设置在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的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回水管的管径大于U形管的管径。U形管设置在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的上方,当U形管与底部的回水管相通时,在重力作用下,水和饵料很容易通过回水管进入投喂室,而通向过滤室的管路由于阻力较大,水和饵料难以进入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陶瓷环层、生化球层和生化滤棉层。所述的过滤室上方设置有与过滤室相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净水装置,电磁阀控制进水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的投喂室内设置有水位探头,进一步优选的,水位探头位于溢流口下方6-20cm处,当水位探头探测到水位低于水位探头时,进水管的管路上的电磁阀通电,进水管进水;水位探头探测到水位高于水位探头时,进水管的管路上的电磁阀断电,进水管停止进水。因此,该装置的进水是由水位探头和电磁阀共同控制的。水位探头位于溢流口下方6-20cm处设计的优点在平时状态(非喂食和非沙滤状态),过滤室与加热杀菌室的水位会高于溢流口的最低端,加热杀菌室内的水不断地流入投喂室;切换到喂食状态时,U形管与底部的回水管相通,在重力作用下,水和饵料由U形管-回水管的通路直接进入投喂室,而通向过滤室的管路由于阻力较大,水和饵料难以进入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 但是此时过滤室与加热杀菌室的水位仍稍高于溢流口的最低端,高出溢流口最低端的水最终会通过溢流口完全流入投喂室内,由于水位探头始终控制投喂室内的水位在溢流口下方6-20cm处,即使高出溢流口最低端的水完全流入投喂室内,也不会上升到溢流口的最低端,避免了喂食状态时饵料回流至其他两室的可能性。进水控制过滤杀菌后的水进入投喂室,当投喂室内的水位低于水位探头时,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通电,进水装置向过滤室进行补水。平时状态时,投喂室水位始终保持在探头水平。潜水泵的抽水量与溢流至投喂室的水量平衡,因此投喂室的水位在平时状态时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的加热杀菌室底部设置有紫外灯箱,紫外灯箱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过滤室的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正对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的连通处,顶部设置有连通加热杀菌室的出水口,紫外灯箱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和若干沉水式紫外灯,紫外灯平行紫外灯箱底设置,加热组件平行设置在紫外灯的两侧。经过滤室过滤后的水通过紫外灯箱的进水口进入紫外灯箱内,经加热组件和紫外灯的加热杀菌后从紫外灯箱顶部的出水口流出,采用底部进水口进水,顶部的出水口出水从而使杀菌消毒更加充分彻底。紫外灯箱内由温控组件控制。所述的紫外灯箱为不锈钢材质,镜面向内反光。镜面向内反光增加了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所述的沙滤罐上设置有自动软化阀,沙滤罐内设有大粒石英砂与细小颗粒石英砂分层构成混合过滤床。沙滤目的过滤去除掉循环管路与本技术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内的斑马鱼排泄的粪便与藻类及其他的大颗粒污物。沙滤过程自吸泵将投喂室或加热杀菌室内需要过滤的水经管路输送至沙滤罐内,自动软化阀头智能控制系统控制阀门开启,沙滤罐进入自动清洗状态,经反洗、正洗后,沙滤后的污水经排污管排出,自动软化阀头自动处于关闭状态,沙滤过程结束。本技术优选的,每个向各个养殖单元供料的支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供料量的调节阀。根据每个养殖单元斑马鱼的数量与斑马鱼鱼龄所需饵料来调节调节阀向每个养殖单元供料。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潜水泵的功率为200W,流量8000L/h,扬程6m。所述自吸泵采用功率为550W,流量为37L/min的自吸泵。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及优点I、本技术的回水改道装置的U形管设置在过滤室和加热杀菌室的上方,当U 形管与底部的回水管相通时,在重力作用下,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喂丰年虾的斑马鱼养殖系统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质净化箱、回水改道装置和沙滤装置;所述的水质净化箱由隔板隔成过滤室、加热杀菌室和投喂室,所述过滤室与加热杀菌室底部相连通,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加热杀菌室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投喂室相连通的溢流口,所述的投喂室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管路向各个养殖单元供水和供料;每个养殖单元均连接支路溢流管,各个支路溢流管汇集连接溢流总管;所述的回水改道装置包括U形管,U形管的底部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通向投喂室,在回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U形管的一端与溢流总管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过滤室;所述的沙滤装置包括沙滤管,所述沙滤管上设置有沙滤罐和自吸泵,沙滤管的一端通向投喂室,另一端通向过滤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