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976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大壳体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副伞齿轮轴的一端安有主齿轮,与大壳体相对应的小壳体内的副伞齿轮轴上安有副伞齿轮,动力轴安装在小壳体内并与副伞齿轮轴相垂直,动力轴在小壳体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与副伞齿轮啮合,大壳体内的主齿轮下方设有主介轮与主齿轮啮合,主介轮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和左介轮,主介轮分别于右介轮和左介轮啮合,右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并与右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一与输出轴一键连接,左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并与左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二与输出轴二键连接。把动力以叉分形式传输出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动力传动平稳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即变速箱只有一个输出轴,只能单独带动灭茬装置或单独带动旋耕装置工作。过去人们通过增加一个侧箱体来解决同时灭茬和旋耕的作业。但其传动复杂、易发热、造价成本增高、并且单面加箱体造成整机向一侧倾斜,作业不平稳,没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灭茬旋耕机上的输出轴单一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增加一个动力输出轴,且能达到动力传递稳定,动作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壳体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副伞齿轮轴的一端安有主齿轮,与大壳体相对应的小壳体内的副伞齿轮轴上安有副伞齿轮,动力轴安装在小壳体内并与副伞齿轮轴相垂直,动力轴在小壳体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与副伞齿轮啮合,大壳体内的主齿轮下方设有主介轮与主齿轮啮合,主介轮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和左介轮,主介轮分别于右介轮和左介轮哨合,右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并与右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一与输出轴一键连接,左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并与左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二与输出轴二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动力以叉分形式传输出去,使由一个动力输入分为前后两个最终动力输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动力传动平稳、动作可靠、故障率低的优点。可实现灭茬和旋耕前后两个刀辊的同时作业,减少了以往靠侧传动增加侧箱的麻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俯视结构图。图中I、输出轴一,2、输出齿轮一,3、右介轮,4、主介轮,5、动力轴,6、小壳体,7、主伞齿轮,8、副伞齿轮轴,9、副伞齿轮,10、大壳体,11、主齿轮,12、左介轮,13、输出齿轮二,14、输出轴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大壳体10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8,副伞齿轮轴8的一端安有主齿轮11,与大壳体10相对应的小壳体6内的副伞齿轮轴8上安有副伞齿轮9,动力轴5安装在小壳体6内并与副伞齿轮轴8相垂直,动力轴5在小壳体6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7与副伞齿轮9啮合,大壳体10内的主齿轮11下方设有主介轮4与主齿轮11啮合,主介轮4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3和左介轮12,主介轮4分别于右介轮3和左介轮12啮合,右介轮3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 2并与右介轮3啮合,输出齿轮一 2与输出轴一 I键连接,左介轮12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 13并与左介轮12啮合,输出齿轮二 13与输出轴二 14键连接。 动力由动力轴5传递到主伞齿轮7,经与之啮合的主伞齿轮7传递到副伞齿轮9,副伞齿轮9经副伞齿轮轴8将动力传递到与其同轴的主齿轮11,主齿轮11传递动力到主介轮4,主介轮4 一路经左介轮12传递到输出齿轮二 13,并由和输出齿轮二 13键连接的输出轴二 14输出,另一路经右介轮3传递到输出齿轮一 2,并由和输出齿轮一 2键连接的输出轴一 I输出。权利要求1 . 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壳体(10)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8 ),副伞齿轮轴(8 )的一端安有主齿轮(11),与大壳体(10 )相对应的小壳体(6 )内的副伞齿轮轴(8)上安有副伞齿轮(9),动力轴(5)安装在小壳体(6)内并与副伞齿轮轴(8)相垂直,动力轴(5)在小壳体(6)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7)与副伞齿轮(9)啮合,大壳体(10)内的主齿轮(11)下方设有主介轮(4 )与主齿轮(11)啮合,主介轮(4 )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3)和左介轮(12),主介轮(4)分别于右介轮(3)和左介轮(12)啮合,右介轮(3)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2)并与右介轮(3)哨合,输出齿轮一(2)与输出轴一(I)键连接,左介轮(12)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 13)并与左介轮(12)啮合,输出齿轮二( 13)与输出轴二(14)键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大壳体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副伞齿轮轴的一端安有主齿轮,与大壳体相对应的小壳体内的副伞齿轮轴上安有副伞齿轮,动力轴安装在小壳体内并与副伞齿轮轴相垂直,动力轴在小壳体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与副伞齿轮啮合,大壳体内的主齿轮下方设有主介轮与主齿轮啮合,主介轮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和左介轮,主介轮分别于右介轮和左介轮啮合,右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并与右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一与输出轴一键连接,左介轮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并与左介轮啮合,输出齿轮二与输出轴二键连接。把动力以叉分形式传输出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动力传动平稳的优点。文档编号A01B49/02GK202738395SQ20122048577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庆海, 孙永年, 宋海东 申请人:一拖(黑龙江)东方红工业园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茬旋耕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壳体(10)的上方设有副伞齿轮轴(8),副伞齿轮轴(8)的一端安有主齿轮(11),与大壳体(10)相对应的小壳体(6)内的副伞齿轮轴(8)上安有副伞齿轮(9),动力轴(5)安装在小壳体(6)内并与副伞齿轮轴(8)相垂直,动力轴(5)在小壳体(6)的一端安有主伞齿轮(7)与副伞齿轮(9)啮合,大壳体(10)内的主齿轮(11)下方设有主介轮(4)与主齿轮(11)啮合,主介轮(4)下方平行对称分别设有右介轮(3)和左介轮(12),主介轮(4)分别于右介轮(3)和左介轮(12)啮合,右介轮(3)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一(2)并与右介轮(3)啮合,输出齿轮一(2)与输出轴一(1)键连接,左介轮(12)斜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二(13)并与左介轮(12)啮合,输出齿轮二(13)与输出轴二(14)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海孙永年宋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一拖黑龙江东方红工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