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固定在一个旋转驱动的基体中的钻孔刀片,所述基体在其一个端部上构成一个向上开口的对中槽,在其底部设置一个延伸到基体材料内的夹紧缝,其中,对中槽由至少两个相互对置的固紧爪限定边界,在对中槽的区域内设置至少两个在直径上对置的、用于对中贴靠在钻孔刀片上的止挡面,夹紧固定通过固紧螺钉形成,固紧螺钉将钻孔刀片夹紧在对中槽(2.3)中。为了保证在简单手动操作的条件下改善从钻孔刀片到基体传递工作转矩,在钻孔刀片上相对于中心横轴线设置至少两个在直径上相互对置的对中翼,它们贴靠在基体的相配的固紧爪上的相配的止挡面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夹紧固定在一个旋转驱动的基体中的钻孔刀片。
技术介绍
例如公知的DE 197 36 598 C2的主题是一个夹紧固定在一个基体中的钻孔刀片。在此,基体的上端面构成一个向上开口的槽,在该槽中可插入所述钻孔刀片。在槽的底部设置一个夹紧缝,该夹紧缝被一个相配的夹紧螺钉穿过。在DE 197 36 598 C2的主题中,钻孔刀片具有在直径上相互对置的止挡面,这些止挡面做成可调的。它们由螺钉构成,螺钉位于基体中的与其相配的夹紧爪中,而在那里做成可调的。螺钉末端支承在钻孔刀片的在直径上相互对置的止挡面上。在将钻孔刀片插入到基体中时,钻孔刀片与钻头工作方向相反地旋转一小的旋转角,这样夹紧爪的止挡面(由调整螺钉末端构成)和钻孔刀片中的相配的止挡面相互传递负荷地贴靠。通过旋紧一个穿过夹紧缝的夹紧螺钉使连接固定并保持形状锁合。该公知的装置的缺点是,用两个在直径上相互对置的调整元件,要很高的费用将钻孔刀片在基体中对中。为了使钻孔刀片能暂时在基体中对中。每一个调整螺钉必须用与自己相配的调整工具进行调整。除了调整螺钉的调整十分费时的缺点之外,为了最终将钻孔刀片固定在基体中,还需要再次操作夹紧螺钉。因此总共要调整三个不同的元件,这是高调整费用的原因。另外的缺点是,由两个在直径上对置的调整螺钉组成的调整元件与在其下面穿过夹紧缝的夹紧螺钉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因为用于支承钻孔刀片的开口横截面大致呈梯形,产生的缺点是夹紧力不能完全传递给钻孔刀片。这导致即使夹紧螺钉以相对大的转矩拧紧,但因为支承槽成梯形,钻孔刀片仅在支承槽的上部被夹紧。另一个缺点是,因为必须设置由螺钉组成的调整元件(在其上方的平面内),夹紧螺钉位置和夹紧缝的位置必须较远地设置在钻孔刀片和基体夹紧处(支承槽)的下部。因为对于要安装在分开的平面中的元件来说,必须相当高的结构高度,这将导致钻孔刀片在基体中的夹紧作用恶化。此外,总的问题是调整元件的调整能力,因为调整元件可以被随意地(或是任意地)调整,致使钻孔刀片在基体中的中心位置失调了。重新调整,可能导致高的费用。此外还涉及一种静力学上的过调整的系统,因为为了预先安放钻孔刀片,需通过相应紧地旋紧调整螺钉,使基体的相配的夹紧爪相互张开,然后必须通过旋紧夹紧螺钉,从而将其重新相互靠拢和共同压紧。从基体传递相应大的工作转矩到基体上看,还有以下缺点作用到钻孔刀片上的相应切削力将传递到在基体上的夹紧爪。因此夹紧爪受剪切力。夹紧爪还因为在槽底向下开了夹紧缝而变弱了;在受较大的应力时,夹紧爪存在不希望有的剪坏的危险。缺点是支承钻孔刀片的梯形的对中槽,在传递大的工作转矩时会扩大,因此对基体的夹紧爪的材料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钻孔刀片也受剪切力,因为它在槽发生变形的区域内不再形状锁合地贴靠在其侧壁上,因此钻孔刀片有发生断裂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一种带有基体的钻孔刀片做进一步改进,使得钻孔刀片在一个基体中对中不需要使用附加的可调整的止挡元件,以及能够将较大的工作转矩传递到钻孔刀片上,而不会损坏基体的夹紧爪或钻孔刀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钻孔刀片上相对于中心横轴线设置至少两个在直径上相互对置的对中翼,它们贴靠在基体的相配的固紧爪上的相配的止挡面上。本专利技术放弃了用螺钉作为止挡。通过设置固定的对中翼,使得钻孔刀片容易制造,且调整简便。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种拓展中规定,钻孔刀片被至少一个固紧螺钉穿接,该固紧螺钉穿过基体中的两个夹紧爪。通过给出的技术教导得到的重要优点是,在钻孔刀片上本身设有一个用于容纳固紧螺钉的孔,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钻孔刀片不直接被夹紧。与DE 197 36598 C2公知的夹紧螺钉设置在钻孔刀具的下面和外面正好相反。通过将一个夹紧螺钉直接设置在钻孔刀片中的配置,得到的首要的优点是,在旋紧夹紧螺钉时,钻孔刀片被向下朝槽底方向拉并且形状锁合和力传递地贴靠在那里。这里优选的是,上述的、在直径上在钻孔刀片上相互对置的对中翼设置在钻孔刀片上的用于固紧螺钉的孔的下面。本专利技术当然不限制在上述范围,在另一种结构中规定,前述的对中翼可设置在与固紧螺钉相同的高度上。公知的是,钻孔刀片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安放一个夹紧螺钉,以便用一个这样的夹紧螺钉将钻孔刀片固定在基体中。例如DE 198 34 635 A1所述。该装置的缺点是,钻孔刀片在底侧有一个插头状的凸起,该凸起作为销与基体的底部的一个相配的开口啮合并形状锁合地安装在那里。这样的销要承受大的转矩,会在较大的工作转矩作用下有被剪切的倾向。本专利技术现在建议用在直径上相互对置且位于较大直径上的对中翼替代上述底侧或底部侧的销,这些对中翼能够传递大的转矩负荷。因此放弃了在转轴附近的传递相应的工作转矩的止挡(销),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对中翼位于较大直径之处而远离转轴,所以能保持极大改善地将较大的工作转矩传递到基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结构中规定,对中翼大致设置在钻孔刀片的底部端面的区域内。当然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如前所述,也可以规定,对中翼与钻孔刀片的底部端面有一个相应的轴向距离,因此在用于穿接固紧螺钉的孔附近被挪动位置。对中翼向上方越靠近传递转矩的主切削刃,经钻孔刀片的材料传递到基体上的转矩负荷就越小。因为从主切削刃来的直接的力流先被在短的轴向距离上设置的对中翼接受,钻孔刀片不再受到大的转矩负荷,因此极大地延长了钻孔刀片的使用寿命。切削加工时的主切削力通过固紧爪传递,在此涉及的是一种很大面积的传递负荷的连接,因此不用担心在基体中的支承钻孔刀片的对中槽在这个区域内会出现不希望有的扩大。传递转矩的主负荷将从钻孔刀片经短的连接路径传递到在基体上的相配的固紧爪上,在那里被大尺寸的止挡面接受和传递,其中,止挡面同样相对于中心横由线在直径上相互对置。此外优选的是,对中面在钻孔刀片上的位置与固定孔的轴线正交,因为这样保证对中翼贴靠在基体的相配的止挡面上,然后在旋紧固紧螺钉时达到夹紧作用。在基体中有一夹紧缝从槽底部延伸至基体内,这是达到夹紧作用公知的方法。在基体中沿轴向形成的且平行于对中面定向的夹紧缝用于在钻孔刀片被夹紧面夹紧前,首先合拢对中面并将钻孔刀片对中。对中过程和夹紧过程充分利用了基体的固紧系统的弹性。本专利技术一方面要求保护钻孔刀片和基体的组合,另一方面还要求保护一种单独的钻孔刀片。因为钻孔刀片本身有其专利技术特征,应与其支承基体无关而受到保护。为了解决在钻孔时通过一个凸状成形的作削皮状切削运动的主切削刃实现断屑(Spanbruch)和对中的目的,还另外规定,通过过渡到一个凹形的出口边缘来扩大容屑空间。为此,钻孔刀片的主切削刃构成为凸形并且与钻孔直径的切线相交小于90度的角度,结果是相对切削运动在直径区域的外面一半具有“削皮”作用。为了保持容屑空间尽可能地大,钻孔刀片的出口边缘与其相反构成凹形。前面从主切削刃的凸形处连续地过渡到出口边缘的凹形处,由此输送断屑并且实现一种最佳的切屑流。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主切削刃处构成一个凸形的前面,该前面输送断屑并过渡到一个输送排屑(Spanabfuhr)的凹形的出口边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拓展,在钻孔刀片结构方面不要求保护的是,在钻孔刀片的前端设置一个特殊的磨刃(尖端)。通过该措施降低了力并优化了对中性能,因为切屑形状考虑到要达到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固定在一个旋转驱动的基体(2)中的钻孔刀片,所述基体在其一个端面上构成一个向上开口的对中槽(2.3),其中,对中槽(2.3)由至少两个相互对置的固紧爪(2.1)限定边界,在对中槽的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对中贴靠在钻孔刀片(1)上的对中面(2.3.1)并且由一个固紧螺钉(3)形成夹紧固定,固紧螺钉使钻孔刀片在对中槽(2.3)中对中,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片(1)上设置至少一个对中翼(1.7),该对中翼贴靠在基体(2)的相配的固紧爪(2.1)上的至少一个相配的对中面(2.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里希胡勒,哈里施图德,
申请(专利权)人:乌尔夫胡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