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800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交互处理方法,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交互处理方法包括:通过RFID技术从通信对端获取一待处理数据;获取用户通过一输入装置进行的第一输入操作;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对应的控制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子设备中RFID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特别是一种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电磁感应或电磁传播来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对象的目的。通常情况下,RFID阅读器发送的频率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或载波频率。RFID工作频率基本上有4个范围低频(30kHz 300kHz);高频(3MHz 30MHz);超高频(300MHz 968MHz);和微波(IGHz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使用RFID技术,其大部分使用13. 56Mhz (沿用公交IC卡使用的频段)和2. 4Ghz两个频段,其中应用较广的为13. 56Mhz,这个频率的作为的范围一般在Iem-IOcm,其存在双界面卡、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增强型近场通信ENFC、智能移动应用平台(Smart Mobile Application Platform, SMAP)等多种方案,统称为NFC。随着物联网的标准进程和商用进程的加速,NFC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广阔,从公交和学校的移动支持类型业务开始,逐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 NFC普及的速率。在NFC论坛、ECMA(欧洲计算机协会)、ETSI和IS0/IEC等标准组织和协议将NFC标准化,并在各个国家多个运营商广泛商用,并作为物联网商用的先锋部队被普遍认同。NFC有三种工作模式模拟卡模式、阅读器模式和点对点模式,其中模拟卡模式一般用于移动支付,考勤和门禁等系统;阅读器模式可用于读取带有RFID的海报广告及商品等方面;点对点模式可以于两台同样支持点对点模式的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但现有的具有RFID功能的终端的业务模式单一,不具有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提高具有RFID功能的终端在使用RFID时的灵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处理方法,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交互处理方法包括通过RFID技术从通信对端获取一待处理数据;获取用户通过一输入装置进行的第一输入操作;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对应的控制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上述的交互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对端为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二电子设备或RFID标签。上述的交互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对端为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二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包括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和/或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上述的交互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对应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互处理方法,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三电子设备,所述交互处理方法包括通过RFID技术从第四电子设备接收第二输入操作,第二输入操作为用户通过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控制指令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上述的交互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对应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互处理装置,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交互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RFID技术从通信对端获取一待处理数据;输入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一输入装置进行的第一输入操作;第一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对应的控制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对端为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二电子设备或RFID标签。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对端为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二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包括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和/或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对应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互处理装置,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三电子设备,所交互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RFID技术从第四电子设备接收第二输入操作,第二输入操作为用户通过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上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操作;第二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控制指令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通过RFID技术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对应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三电子设备,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交互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效果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输入操作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RFID技术从通信对端获取一待处理数据之后,根据用户输入的输入操作的不同,会确定与之对应的指令,从而通过执行该指令,控制电子设备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对应的处理,提高了 RFID应用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能够通过对端电子设备传输用户输入输入操作,进而由本端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输入操作的不同,确定与之对应的指令,从而通过执行该指令,控制电子设备,提高了 RFID应用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其它传感器或者按键进行信息传递。通过在对传感器和按键操作作出对应的定义,在RFID交互时用户执行相应的操作,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利用传感器或者按键传递了相应的自定义的控制信息,开拓RFID的使用业务或者业务的丰富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操作的定义是预先定义好的,大部分操作仅仅就是手势这么简单;通过RFID可以携带丰富的可定制的控制信息,丰富了 RFID对应应用;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作出很多吸引用户的操作模式,利于其在SNS等场景中发展,也适用于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和物联网的前进方向。附图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互处理方法,用于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输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处理方法包括:通过RFID技术从通信对端获取一待处理数据;获取用户通过一输入装置进行的第一输入操作;根据预先设置的记录有多个输入操作和对应的控制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