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生成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已知定点,向特定方向外推一定距离,从而生成F0S+60M线、350M线和2500m + 100M线等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所必须的技术方法,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海底科学和海洋划界领域。
技术介绍
根据1982年签署生效的《海洋法公约》,“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沿海国如果主张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则应按照《公约》第七十六条和附件二第四条的相关要求划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并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划界案。F0S+60M线、350M线和2500m+100M线(M是海里的简称,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编制中的国际习惯)是确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F0S+60M线是大陆坡脚点(简称F0S)向海方向外推60海里所生成的界限,350M线是从领海基点向海方向外推350海里所形成的界限,250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推界限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生成外推弧给定初始数据集G={gi(xi,yi)}:每个数据点gi(xi,yi)均需按经纬度的方式给定大地坐标(xi,yi);以(xi,yi)点为圆心,以相同的球面距离r,生成球面外推弧ai;遍历初始数据集G={gi(xi,yi)},形成数据集Arc0={ai},每个外推弧ai包括圆心坐标(xi,yi)和外推半径值r;(2)外推弧相交通过双重循环遍历数据集Arc0={ai},获取外推弧相互间的交点集合Arc1={a1i},遍历数据集Arc0={ai},依次取出外推弧ai,以外推弧ai为首弧,进入第二重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银,李家彪,方银霞,黎明碧,李守军,尚继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