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762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劳动强度大、以及查排效率低下的问题。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包括故障检测终端、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单片机、射频装置、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以及监控主机;其中,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丘陵、山区的配网线路故障查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配网线路通常位于丘陵、山区,因而其一旦发生线路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电,而且故障的查排难度很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配网线路故障的查排通常是依靠人工完成的。实践表明,人工查排配网线路故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查排效率低下,由此导致停电时间过长,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以解决现有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劳动强度大、以及查排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劳动强度大、以及查排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包括故障检测终端、 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单片机、射频装置、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以及监控主机;其中,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GSM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通信交换机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通信交换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主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射频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工作时,故障检测终端安装于配网线路(包括架空输电线路、电缆电路等)上。数据转发终端安装于GSM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监控主站安装于配网调度监控中心。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网线路的运行及故障状况。当配网线路上出现短路、接地、过流、停电等故障时,传感器实时采集到上述故障的特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故障特征数据发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将处理后的故障特征数据发送至射频装置。射频装置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将接收到的故障特征数据发送至GSM无线通信模块。GSM无线通信模块通过GSM无线网络将接收到的故障特征数据发送至通信交换机。通信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故障特征数据发送至监控主机。监控主机根据接收到的故障特征数据显示出故障的地点、类型和参数。配网调度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结果便能够迅速赶往故障现场进行故障排除。在此过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安装现场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持续对传感器、单片机、射频装置进行供电,以保证传感器、单片机、射频装置持续正常工作。第二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安装现场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持续对GSM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供电,以保证GSM无线通信模块持续正常工作。基于上述过程,与人工查排配网线路故障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实现了针对配网线路故障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在线智能监测,不仅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有效提高了查排效率,由此大幅缩短了停电时间,大幅降低了因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主站还包括手机;监控主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手机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工作时,手机由相关管理人员、维护值班人员佩带。当监控主机接收到故障特征数据时,根据故障特征数据将故障的地点、类型和参数发送至手机进行同步显示,这便保证了离故障现场最近的相关管理人员、维护值班人员能够实时获知故障的地点、类型和参数,并迅速赶往故障现场进行故障排除,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故障的查排效率。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劳动强度大、以及查排效率低下的问题,适用于配网线路故障查排,尤其适用于丘陵、山区的配网线路故障查排。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感器,2-单片机,3-射频装置,4-第一太阳能电池,5-GSM无线通信模块,6-第二太阳能电池,7-通信交换机,8-监控主机,9-手机;虚线表示无线连接。具体实施方式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包括故障检测终端、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I、单片机2、射频装置3、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4;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5、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6 ;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7、以及监控主机8 ;其中,传感器I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2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 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与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主机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4 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I的电源输入端、单片机2的电源输入端、射频装置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6的电源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监控主站还包括手机9 ;监控主机8的信号输出端与手机9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故障检测终端、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I)、单片机(2)、射频装置(3)、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4);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5)、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6);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7)、以及监控主机(8);其中,传感器(I)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2)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与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主机(8 )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4 )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I)的电源输入端、单片机(2)的电源输入端、射频装置(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6)的电源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站还包括手机(9);监控主机(8)的信号输出端与手机(9)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技术劳动强度大、以及查排效率低下的问题。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包括故障检测终端、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单片机、射频装置、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以及监控主机;其中,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丘陵、山区的配网线路故障查排。文档编号G01R31/08GK102937680SQ20121044193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涛, 叶青, 王孟男, 张文彤, 单锦宁, 王宇鹏 申请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配网故障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故障检测终端、数据转发终端、以及监控主站;所述故障检测终端包括传感器(1)、单片机(2)、射频装置(3)、以及第一太阳能电池(4);所述数据转发终端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5)、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6);所述监控主站包括通信交换机(7)、以及监控主机(8);其中,传感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2)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装置(3)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与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通信交换机(7)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主机(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4)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1)的电源输入端、单片机(2)的电源输入端、射频装置(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6)的电源输出端与GSM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叶青王孟男张文彤单锦宁王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