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毁码复位功能的机械密码锁,机械密码锁中设有自动毁码复位装置,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主动轴、凸轮、活动复位压件、复位凸轮、主轴和压件复位弹簧;主动轴定位于壳体上;凸轮与主动轴固联;活动复位压件活动定位于壳体上;复位凸轮定位于主轴上;主轴定位于壳体上;压件复位弹簧设于活动复位压件与壳体之间;凸轮与活动复位压件间歇传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械密码锁,机械密码锁在闭锁过程中自动完成了毁码复位,无需再人工手动毁(乱)码操作,增强了机械密码锁使用的方便性;更提高了机械密码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密码锁,具体是有自动毁码复位功能的机械密码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售和使用的机械类密码锁中,传统机械类密码锁在闭锁后,还需毁 (乱)码操作一手动转动密码盘(轮)以破坏输入的开启密码。如果忘记了毁(乱)码操作,只需转动开启手柄就能开启机械密码锁。正是这一手动毁(乱)码操作,不仅影响了机械密码锁开锁操作的方便性,而且也影响了机械密码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机械密码锁开锁操作中闭锁后必须人工手动毁(乱)码这一操作,影响了机械密码锁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闭锁过程中能自动完成毁(乱)码的有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包括壳体、开启手柄(执手)、数码轮(盘)、自动毁码复位装置;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开启主轴、凸轮、活动复位压件、复位凸轮、主轴和压件复位弹簧;开启主轴定位于壳体上;凸轮与开启主轴联接;活动复位压件活动定位于壳体上;复位凸轮定位于主轴上;主轴定位于壳体上;压件复位弹簧设于活动复位压件与壳体之间;凸轮与活动复位压件间歇传动;活动复位压件驱使复位凸轮转动。所述凸轮上设有齿或棘爪。所述活动复位压件上设有与凸轮上齿或棘爪相啮合的齿。所述活动复位压件上设有与凸轮上齿相啮合的棘爪。所述活动复位压件包括密码复位板和齿条,密码复位板活动定位于壳体,齿条活动定位于壳体或密码复位板。所述齿条或密码复位板由齿条复位弹簧复位。所述齿条上设有与凸轮上齿或棘爪相啮合的齿。所述齿条上设有与凸轮上齿相啮合的棘爪。所述开启主轴连接有开启手柄(执手)。所述主轴连接有数码轮(盘)。所述复位凸轮直接定位于主轴上。所述复位凸轮通过其它零部件间接定位于主轴上。所述齿条与密码复位板工作接触面设有弹性体。所述活动复位压件上设有弹性体。本专利技术中的开启手柄包括执手、手柄、旋钮、按钮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码锁,在闭锁过程中自动完成毁码复位,无需手动毁(乱)码操作,增强了机械密码锁使用的方便性;提高了机械密码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多拨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 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多拨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多拨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六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四。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活动复位压件上设有弹性体一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七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八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在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九个实施例密码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中自动毁码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复位凸轮间接定位于主轴(经由其它零部件定位于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复位凸轮直接定位于主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开启主轴与开启手柄(旋钮)为孔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主轴与数码轮(盘)为孔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开启主轴与手柄旋转主轴传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主轴与数码轮(盘)主轴传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开启主轴,2-主轴,3-凸轮,4-棘爪,5-活动复位压件,6-密码复位板,7-复位凸轮,8-压件复位弹簧,9-弹性体,10-码盘,11-齿条复位弹簧,12-齿条,13-开启手柄(执手),14-数码轮(盘),15-定位柱,16-手柄旋转主轴,17-数码轮(盘)主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优选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I、图4和图7,本专利技术密码自动毁码复位机械密码锁中所述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开启主轴I、凸轮3、活动复位压件5、复位凸轮7、主轴2和压件复位弹簧8;开启主轴I定位于壳体上;凸轮3与开启主轴I联接;活动复位压件5活动定位于壳体上,复位凸轮7定位于主轴2上,主轴2定位于壳体上,压件复位弹簧8设于壳体与活动复位压件5之间,凸轮3与活动复位压件5间歇传动。凸轮3上设有齿,齿条12上设有齿。活动复位压件5包括齿条12和密码复位板6,图I和图4中齿条12活动定位于壳体,图7中齿条12活动定位于密码复位板6上,齿条12上设有齿条复位弹簧11。图I和图4中齿条12和密码复位板6工作端面设有弹性体9 ;图7中密码复位板6设有弹性体9。参照附图2、图3和图5,本专利技术密码自动毁码复位机械密码锁中所述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开启主轴I、凸轮3、活动复位压件5、复位凸轮7、和压件复位弹簧8 ;开启主轴I定位于壳体上,凸轮3与开启主轴I联接,活动复位压件5活动定位于壳体上,复位凸轮7定位于主轴2上,主轴2定位于壳体上,压件复位弹簧8设于壳体与活动复位压件5之间,凸轮3与活动复位压件5间歇传动;图2和图5中凸轮3上设有齿,齿条12上设有棘爪4 ;图3中凸轮3上设有棘爪4,齿条12上设有齿;图5中活动复位压件5上设有弹性体9。 参照附图6和图9,对比图4,结构相似,主要不同之处是图6和图9中凸轮3上设有棘爪4。参照图10图11,本专利技术密码自动毁码复位机械密码锁中所述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开启主轴I、凸轮3、活动复位压件5、复位凸轮7、主轴2和压件复位弹簧8 ;开启主轴I定位于壳体上,凸轮3与开启主轴I联接;活动复位压件5活动定位于壳体上;复位凸轮7定位于主轴2上;主轴2定位于壳体上;压件复位弹簧8设于壳体与活动复位压件5之间;凸轮3与活动复位压件5间歇传动。齿条12上设有棘爪4。活动复位压件5包括齿条12和密码复位板6,齿条12由定位柱15定位于壳体上,密码复位板6定位于壳体上,齿条12与密码复位板6传动连接。图10中压件复位弹簧8设于壳体与活动复位压件5之间,图11中压件复位弹簧8设于壳体与活动复位压件5之间。图I、图4和图7的工作原理开锁操作时,假设开启主轴逆时针转动为开锁;开启主轴顺时针转动为闭锁。开锁时,逆时针转动开启手柄(执手),开启主轴I逆时针转动,联接其上的凸轮3同步转动,凸轮3与齿条12经过分离一啮合一分离的过程,啮合过程中齿条12产生一定位移,由于齿条12与密码复位板6此方向为活动连结,密码复位板6不移动或有限移动,与复位凸轮7不发生接触,主轴2静止不动;凸轮3与齿条12分离后,齿条12在压件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开启主轴再旋转一定角度后开锁动作完成。在闭锁操作时,随着开启主轴回转,凸轮3与齿条12由分离一啮合一分离,凸轮3与齿条12啮合过程中,齿条12随凸轮3的转动产生一定位移,由于齿条12与密码复位板6此时相当于固定连结,齿条12推动密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毁码复位的机械密码锁包括壳体、开启手柄或执手、数码轮、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毁码复位装置包括主动轴、凸轮、活动复位压件、复位凸轮、主轴和压件复位弹簧;所述主动轴定位于壳体上;所述凸轮与主动轴固联;所述活动复位压件活动定位于壳体上;所述复位凸轮定位于主轴上;所述主轴定位于壳体上;所述压件复位弹簧设于活动复位压件与壳体之间;所述凸轮与活动复位压件间歇传动;活动复位压件驱使复位凸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道宽,
申请(专利权)人:龚道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