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673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2:39
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包括异型钢筘、筘座、筘夹条、摇轴和机架,摇轴由左轴头、右轴头、复数个中间摇轴和复数个摆动轴构成,中间摇轴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摆动轴之间,摆动轴的轴心均位于第一轴线上,左轴头、右轴头和中间摇轴的轴心均位于第二轴线上,异型钢筘和筘座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上侧,第一轴线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下侧,中间摇轴的两端各自通过联轴节与相邻的摆动轴连接,联轴节上设置有筘座脚,筘座脚沿中间摇轴的径向向筘座延伸,筘座与筘座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段中间摇轴与摆动轴的组合替代整体摇轴,在打纬装置得到平衡的前提下,降低了摇轴的整体重量,打纬装置绕摇轴轴线的转动惯量相应减小,可减少织机振动和噪声,显著提高运转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喷气织机,具体的是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
技术介绍
织机的打纬装置由钢筘、筘座、筘座脚及整根摇轴等零部件组成。摇轴由织机的主轴带动,织机转一圈,打纬装置绕摇轴的轴线来回摆动一下,形成织机的一次打纬。由于打·纬装置中,钢筘、筘座、筘座脚等零部件都位于摇轴的上侧,整个打纬装置的重心偏离了摇轴轴线,使得织机的打纬运动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振动和噪声,由此影响了织机的正常运转和运转速度的提高。现有技术中,解决打纬装置不平衡的方法是在摇轴的下侧,即在筘座的另一侧,通过增加平衡块来平衡打纬装置。这样,虽然解决了不平衡的问题,但是整个打纬装置的重量增加了,打纬装置绕摇轴轴线的转动惯量同时也增加,因此,要用更大驱动力来驱动打纬装置的来回摆动运动。然而,喷气织机打纬装置中的钢筘采用的是异型筘,筘座上需安装主喷嘴及许多个辅助喷嘴,这两个零部件要比其他织机的钢筘和筘座重,且这两个零部件在打纬装置中离摇轴的轴线最远,在现有驱动方式下,难以向高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所述的这种组合式打纬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气织机打纬装置由于重心平衡技术不理想而限制其速度提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包括异型钢筘、筘座、筘夹条、摇轴和机架,所述的异型钢筘通过所述的筘夹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筘座上,筘座上设置有主喷嘴和辅助喷嘴,其中,所述的机架中设置有一个左端轴和一个右端轴,所述的摇轴由一个左轴头、一个右轴头、复数个中间摇轴和复数个摆动轴构成,所述的摆动轴的数目为所述的中间摇轴的数目加一,任意一个中间摇轴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摆动轴之间,所有摆动轴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一轴线上,所述的左端轴、右端轴、左轴头、右轴头和所有中间摇轴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二轴线上,所述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的第二轴线平行间隔,所述的异型钢筘和筘座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轴线,异型钢筘和筘座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上侧,第一轴线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下侧,任意一个中间摇轴的两端均各自通过联轴节与相邻的摆动轴连接,左轴头的左端通过联轴节与左端轴连接,左轴头的右端通过联轴节与排列在最左侧的摆动轴连接,右轴头的右端通过联轴节与右端轴连接,右轴头的左端通过联轴节与排列在最右侧的摆动轴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联轴节上均各自设置有筘座脚,任意一个所述的筘座脚均沿中间摇轴的径向向筘座延伸,筘座与筘座脚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中间摇轴上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支撑件,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件均连接在一个织机的胸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件均由轴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左端轴和右端轴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中。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的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摇轴的半径与摆动轴的半径之和。进一步的,所述的左端轴、右端轴、左轴头、右轴头、摆动轴和中间摇轴之间的相邻面均为平面,所述的左端轴、右端轴、左轴头、右轴头、摆动轴和中间摇轴均在各自的相邻面上相互接触。进一步的,在中间摇轴的径向截面中,联轴节下部的重心偏置在右侧。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联轴节均各自由一个上侧连接座和一个下侧连接座构成,所述的上侧连接座和下侧连接座通过螺钉固定。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摇轴通过左端轴和右端轴与喷气织机的主轴连接,主轴驱动摇轴摆动,形成打纬动作。异型钢筘和摆动轴分别位于摇轴轴线的两侧,打纬装置得到平衡。多段中间摇轴与多段摆动轴通过联轴节连接,降低了摇轴的整体重量,打纬装置绕摇轴轴线的转动惯量相应减小。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利用多段中间摇轴与多段摆动轴的组合连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摇轴,在打纬装置得到平衡的前提下,降低了摇轴的整体重量,打纬装置绕摇轴轴线的转动惯量相应减小,运转中织机振动和噪声减小了,运转速度得到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包括异型钢筘2、筘座3、筘夹条18、摇轴和机架I,所述的异型钢筘2通过所述的筘夹条18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筘座3上,筘座3上设置有主喷嘴16和辅助喷嘴17,其中,所述的机架I中设置有一个左端轴8和一个右端轴9,所述的摇轴由一个左轴头10、一个右轴头11、复数个中间摇轴12和复数个摆动轴14构成,所述的摆动轴14的数目为所述的中间摇轴12的数目加一,任意一个中间摇轴12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摆动轴14之间,所有摆动轴14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一轴线上,所述的左端轴8、右端轴9、左轴头10、右轴头11和所有中间摇轴12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二轴线00’上,所述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的第二轴线00’平行间隔,所述的异型钢筘2和筘座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轴线00’,异型钢筘2和筘座3设置在第二轴线00’的上侧,第一轴线设置在第二轴线00’的下侧,任意一个中间摇轴12的左端均各自通过联轴节4与相邻的摆动轴14连接,任意一个中间摇轴12的右端均各自通过联轴节5与相邻的摆动轴14连接,左轴头10的左端通过联轴节6与左端轴8连接,左轴头10的右端通过联轴节4与排列在最左侧的一个摆动轴14连接,右轴头11的右端通过联轴节7与右端轴9连接,右轴头11的左端通过联轴节4与排列在最右侧的一个摆动轴14连接,联轴节6和联轴节7均通过螺钉15实现固定,任意一个所述的联轴节4上均各自设置有筘座脚,任意一个所述的筘座脚均沿中间摇轴12的径向向筘座3延伸,筘座3与筘座脚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中间摇轴12上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支撑件13,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件均连接在一个织机的胸梁20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件13均由轴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左端轴8和右端轴9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I中。进一步的,所述 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的第二轴线00’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摇轴12的半径与摆动轴14的半径之和。进一步的,所述的左端轴8、右端轴9、左轴头10、右轴头11、摆动轴14和中间摇轴12之间的相邻面均为平面,所述的左端轴8、右端轴9、左轴头10、右轴头11、摆动轴14和中间摇轴12均在各自的相邻面上相互接触。进一步的,在中间摇轴12的径向截面中,联轴节4下部的重心偏置在右侧。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联轴节4均各自由一个上侧连接座和一个下侧连接座构成,所述的上侧连接座和下侧连接座通过螺钉19固定。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摇轴通过左端轴8和右端轴9与喷气织机的主轴连接,主轴驱动摇轴摆动,异型钢筘2沿弧线方向A来回摆动,形成打纬动作。异型钢筘2和摆动轴14分别位于摇轴轴线00’的两侧,多段中间摇轴12与多段摆动轴14通过联轴节4连接,降低了摇轴的整体重量,打纬装置绕摇轴轴线的转动惯量相应减小。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包括异型钢筘、筘座、筘夹条、摇轴和机架,所述的异型钢筘通过所述的筘夹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筘座上,筘座上设置有主喷嘴和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中设置有一个左端轴和一个右端轴,所述的摇轴由一个左轴头、一个右轴头、复数个中间摇轴和复数个摆动轴构成,所述的摆动轴的数目为所述的中间摇轴的数目加一,任意一个中间摇轴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摆动轴之间,所有摆动轴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一轴线上,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包括异型钢筘、筘座、筘夹条、摇轴和机架,所述的异型钢筘通过所述的筘夹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筘座上,筘座上设置有主喷嘴和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中设置有一个左端轴和一个右端轴,所述的摇轴由一个左轴头、一个右轴头、复数个中间摇轴和复数个摆动轴构成,所述的摆动轴的数目为所述的中间摇轴的数目加一,任意一个中间摇轴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摆动轴之间,所有摆动轴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一轴线上,所述的左端轴、右端轴、左轴头、右轴头和所有中间摇轴的轴心均位于一条第二轴线上,所述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的第二轴线平行间隔,所述的异型钢筘和筘座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轴线,异型钢筘和筘座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上侧,第一轴线设置在第二轴线的下侧,任意一个中间摇轴的两端均各自通过联轴节与相邻的摆动轴连接,左轴头的左端通过联轴节与左端轴连接,左轴头的右端通过联轴节与排列在最左侧的摆动轴连接,右轴头的右端通过联轴节与右端轴连接,右轴头的左端通过联轴节与排列在最右侧的摆动轴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联轴节上均各自设置有筘座脚,任意一个所述的筘座脚均沿中间摇轴的径向向筘座延伸,筘座与筘座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周骏彦王思芳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