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偏氟乙烯/钛酸钡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30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钛酸钡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用钛酸酯耦联剂(NDZ101)对具有铁电性质的BT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加入具有优异介电常数的有机材料PVDF,通过NDZ101的桥梁作用,使得BT与有机基体PVDF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减少了复合材料PVDF/BT的缺陷,并在制备过程中加以超声和搅拌处理,以及通过静置舍去因BT颗粒团聚而沉积的部分,因此获得了具有高储能密度和较高相对介电常数的PVDF/BT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度聚偏氟乙烯/钛酸钡(PVDF/BT)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容器作为电力、电子系统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其构成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超级电容器作为高密度储能材料应用的主要方面,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探索,其体系日益完善。作为一种储能巨大、充放电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可靠安全、无维护保养、价格低廉的储能系统,它有效地解决了能源系统中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的矛盾。由于卓越的性能,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能源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电子工业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原来单纯仅靠一种材料作为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已表现出许多缺陷。例如,单纯依靠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制作的电容器,虽然铁电陶瓷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但受材料内部缺陷(晶界、孔隙等)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其击穿场强较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其致命的弱点是陶瓷的脆性,受温差和机械作用等影响,此缺点决定了利用这种材料制造形状各异的电容器非常困难;此外,从现代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成本等方面考虑,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偏氟乙烯/钛酸钡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ITO玻璃基片,然后在烘箱中加热到适宜温度;(2)钛酸钡表面改性,包括以下步骤:a、将BT纳米颗粒置于IPA中,搅拌后进行多次不连续超声处理,然后静置;b、取上层未沉积的BT纳米颗粒与IPA的混合物,加入IPA至混合物总体积为400ml;c、搅拌下加入NDZ101,搅拌混合后进行不连续超声处理;d、连续多次重复c过程;e、继续对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搅拌;f、静置,然后对上层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g、在离心后的BT纳米颗粒中加入IPA,超声清洗,洗去未能与BT纳米颗粒结合的NDZ101;h、再次离心分离、烘干,得到表面改性的B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霞谢金龙王旭升初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