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508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小儿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本退热贴选用中药吴茱萸,制备方法为:将吴茱萸粉碎为细粉,用麻油或醋调制,敷于小儿双脚涌泉穴位,用医药纱布固定即可,2~3小时更换一次为宜。本退热贴通过试用研究,对小儿外感发热、头痛辅助治疗疗效好,且无其他退热贴的胶致过敏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退热贴退热迅速,安全可靠,治疗期短,无痛苦,大人小孩都乐意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rc。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C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般38. 5°C以下属于低烧,物理降温最科学;若是超过38. 5°C,再依靠药物。临床退烧针副作用较大,主要成分也无非是“乙酰氨基酚”等,与口服退烧药一致。有的外用退热贴头一贴还管点用越到后来是越没作用。因此提供一种退热迅速,安全可靠,大人小孩都乐意接受的退热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中医学角度出发,选用穴位配合中药体外施治小儿外感发热、头痛,退热迅速,安全可靠,治疗期短,无痛苦,不害怕,大人小孩都乐意接受。本专利技术所述小儿退热贴,该中药成份为吴茱萸,制备方法将吴茱萸粉碎为细粉, 用麻油或醋调制,敷于小儿双脚涌泉穴位,用医药纱布固定即可,2 3小时更换一次为宜。据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记载,本专利技术中药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 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本退热贴通过试用研究,对小儿外感发热、头痛辅助治疗疗效好。且本品无其他退热贴的胶致过敏等不适。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退热迅速,安全可靠,治疗期短,无痛苦,不害怕,大人小孩都乐意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仅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3取吴茱萸粉碎为细粉,再用麻油或醋调制,敷于小儿双脚涌泉穴位,用医药纱布固定即可,2 3小时更换一次为宜。本专利技术用于小儿退热累计试用86人,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12岁,均为外感引起的发热,均收到明显的效果。其中摘要5例典型使用病例,更能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I、丁某,女,6个月,感冒发烧,腋下体温38. 6°C,使用本贴二次,体温恢复正常,未见体温反复升高。2、刘某,男,7岁,感冒发烧,腋下体温38. 9°C,活动量明显减少,使用本贴三次,体温恢复正常,未见体温反复升高。3、刘某,男,8岁,感冒发烧,腋下体温38. 6°C,使用本贴二次,体温恢复正常,未见体温反复升高。4、赵某,女,12岁,感冒发烧,腋下体温39. (TC,不思饮食,拒绝其他药物,使用本贴四次,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体温,未见体温反复升高。5、贺某,女,10岁,感冒发烧,腋下体温38. 7°C,使用本贴三次,恢复正常体温,未见体温反复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退热贴取中药吴茱萸粉碎为细粉,用麻油或醋调制,敷于小儿双脚涌泉穴位,用医药纱布固定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退热贴取中药吴茱萸粉碎为细粉, 用麻油或醋调制,敷于小儿双脚涌泉穴位,用医药纱布固定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吴健民刘娟贺莲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