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得到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对阿尔兹海默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解决了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问题,实现对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开拓了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新的医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是从大花罗布麻叶中提取分离获得的总黄酮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亦称老年痴呆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的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智力减退和人格改变为临床主要表现。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中风的第4位死亡原因。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只能起到缓解某些症状的作用,无法补充脑组织中大量丢失的神终元、神经突触和神经递质,不能有效的延缓、终止或逆转病情进展,且有的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大量的临床报道以及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AD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实验数据表明,许多中药具有拮抗AD细胞和动物模型神经元损伤和凋亡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新疆特有中药大花罗布麻上。野生的大花白麻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库尔勒、阿勒泰等地,是生长在盐碱、沙荒地区及戈壁滩上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资源,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十分特异的药用保健功效。新疆大花罗布麻入药已有千年历史,其部分药理作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用于临床,据《本草纲目》、《救荒本草》记载,其罗布麻叶有清热利尿、平肝、安神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肾炎浮肿、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1977年正式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花罗布麻叶营养丰富,富含羽扇豆醇、金丝桃苷、三叶豆苷、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等成分。其中黄酮类物质为罗布麻叶主要的有效部位,近几年研究表明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但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在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中的应用未见有报道,同时该总黄酮作为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应用也未见报道。有关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目前已有报道,主要有①水提醇沉,树脂分离纯化有机溶剂萃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提取率较低,有机溶剂用量大、处理时间长、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人体健康等缺点。因此研究绿色环保、简单方便的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方法已成为当今生物医药的前沿课题之一。膜分离技术根据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通过膜孔的筛分、吸附等作用,对体系中的不同组分实现选择性的分离,达到分子水平上的分离和纯化,其属于一种物理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尤其对中药的分离有极大的优势,它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分离温度要求不高,对中药中活性成分破坏小,同时又具有一定脱色作用。膜分离可以有效去除微粒、热原、微生物和其他无效成分,能大幅提高产物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安全性。该技术具有活性损失小、分离步骤少、操作条件温和,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得到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对阿尔兹海默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解决了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问题,开拓了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新的医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干燥的大花罗布麻叶粉碎过20-50目筛成药粉,用8-10倍量的浓度为6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在温度50°C时测定相对密度为I. 10-1. 20,得到浓缩液; b、将步骤a浓缩液用水按体积比I:I稀释的溶液静置,过滤,滤液以15000转/分离心分离,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孔径O. 02-0. I μ m的微滤膜除沉过滤,跨膜压力为O.5Mpa-l. OMpa,料液温度30_50°C,得到透过液; C、将步骤b的透过液进行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跨膜压力O. 5Mpa-1.0Mpa,料液温度30-50°C,得到超滤液; d、将步骤c的超滤液再进行中空纤维纳滤膜分离,跨膜压力I.OMpa-2. OMpa,料液温度30-50°C,得浓缩液; e、将步骤d所得浓缩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大花罗布麻有效成分总黄酮。步骤b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8000。步骤c中空纤维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600。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用途,该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用于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中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提取分离技术的不足,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进行了提取分离,膜分离技术属于一种物理分离方法,根据物质分子量选择不同的孔径截留,既不破坏物质成分,又有选择性,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目标成分-总黄酮的含量,去除了大部分无效成分,产品的活性成分得到了有效富集。本专利技术因为对分离目标有较高的选择性,所以可根据实际对产品的需要,改变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规格和操作条件,从而方便的控制所得目标产物的组成。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从大花罗布麻叶中分离纯化总黄酮,有效成分富集率高,损失少,产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90%以上,在不改变有效成分结构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分离步骤少、操作条件温和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型萃取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取干燥大花罗布麻叶药材粉碎,过20目筛,取2kg药粉,加入10倍量浓度为6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I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在50°C时测定相对密度为I. 10-1. 20,得到浓缩液; 将浓缩液用水稀释为药材药液=1:1的溶液(指将浓缩液用水稀释成与药材重量体积相等的溶液,即IOOg药材,将浓缩液稀释成IOOml ),静置,过滤,滤液以15000转/分离心分离,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采用孔径O. 02 μ m的微滤膜除沉过滤,跨膜压力为O. 5Mpa,料液温度30°C,得到透过液; 将所得透过液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超滤膜超滤,跨膜压力O. 5Mpa,料液温度30°C,得到超滤液; 将超滤液再进行截留分子为200中空纤维纳滤膜分离,跨膜压力l.OMpa,料液温度30°C,得到浓缩液; 将所得浓缩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大花罗布麻叶有效成分总黄酮256g,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详细操作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P196),本品含总黄酮(以金丝桃苷记)为92. 6%。实施例2 取干燥大花罗布麻叶药材粉碎,过30目筛,取2kg药粉,加入8倍量浓度为7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在50°C时测定相对密度为I. 10-1. 20,得到浓缩液; 将浓缩液用水稀释为药材药液=1 I的溶液,静置,过滤,滤液以15000转/分离心分离,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以孔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将干燥的大花罗布麻叶粉碎过20?50目筛成药粉,用8?10倍量的浓度为6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在温度5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20,得到浓缩液;b、将步骤a浓缩液用水按体积比1:1稀释的溶液静置,过滤,滤液以15000转/分离心分离,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孔径0.02?0.1μm的微滤膜除沉过滤,跨膜压力为0.5Mpa?1.0Mpa,料液温度30?50℃,得到透过液;c、将步骤b的透过液进行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跨膜压力0.5Mpa?1.0Mpa,料液温度30?50℃,得到超滤液;d、将步骤c的超滤液再进行中空纤维纳滤膜分离,跨膜压力1.0Mpa?2.0Mpa,料液温度30?50℃,得浓缩液;e、将步骤d所得浓缩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大花罗布麻有效成分总黄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干燥的大花罗布麻叶粉碎过20-50目筛成药粉,用8-10倍量的浓度为6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在温度50°C时测定相对密度为I. 10-1. 20,得到浓缩液; b、将步骤a浓缩液用水按体积比I:I稀释的溶液静置,过滤,滤液以15000转/分离心分离,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孔径O. 02-0. I μ m的微滤膜除沉过滤,跨膜压力为O.5Mpa-l. OMpa,料液温度30_50°C,得到透过液; C、将步骤b的透过液进行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张琼,孙江兵,雷权,曾平,卢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