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及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4530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圈盘和电磁炉,该线圈盘包括漆包线、支架和磁条,磁条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对应磁条位置处设置有绕线隔层,相邻的绕线隔层形成绕线槽,漆包线绕在绕线槽中,绕线隔层至少包括厚度不等的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线圈绕线隔层的厚度设置为不一致,可提高绕线隔层的强度,在较深绕线槽中进行多层绕线时,可有效防止绕线隔层出现断裂现象,同时能有效防止磁漏,提高电磁炉的发热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圈盘结构紧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盘及电磁炉。技术背景现有的电磁炉,其内部的线圈盘包括漆包线、支架和磁条,为了实现多层绕线的方式,通常将支架上的绕线隔层设计得很高,形成的绕线槽深而窄,由此造成过高且薄的塑料绕线隔层强度不足,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同时由于各绕线隔层的高度一致,当绕线槽内的漆包线层数较少时,漆包线离加热锅具的距离较远,从而导致磁泄漏而降低电磁炉的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可提高绕线隔层强度并能有效防止磁漏,提高电磁炉的发热效率的线圈盘及电磁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线圈盘,包括漆包线、支架和磁条,所述磁条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对应磁条位置处设置有绕线隔层,相邻的绕线隔层形成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在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绕线隔层至少包括厚度不等的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隔层的厚度是第二绕线隔层厚度的I. 2-3倍。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绕线隔层的高度大于第二绕线隔层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隔层高出第二绕线隔层的高度为漆包线直径的整数倍。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隔层与所述第二绕线隔层交错排布。优选地,相邻的两第一绕线隔层形成第一绕线槽,相邻的两第二绕线隔层或者第二绕线隔层与其相邻的第一绕线隔层形成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内所绕漆包线的圈数为第二绕线槽内所绕漆包线的圈数的I一6倍。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槽与第二绕线槽的宽度不等。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槽的宽度是第二绕线槽宽度的I. 2—6倍。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槽内的漆包线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内的漆包线的截面面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磁炉,所述电磁炉包括如上所述的线圈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圈盘及电磁炉,通过将线圈绕线隔层的厚度设置为不一致,可提高绕线隔层的强度,在较深绕线槽中进行多层绕线时,可有效防止绕线隔层出现断裂现象,同时能有效防止磁漏,提高电磁炉的发热效率,而且本技术线圈盘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未绕线圈的线圈盘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线圈盘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2中线圈盘右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将线圈绕线隔层的厚度设置为不一致,提高绕线隔层的强度,在绕线槽较深时进行多层绕线,也可有效防止绕线隔层出现断裂现象,以解决绕线槽深度太高与绕线隔层厚度太小的矛盾,有效防止磁漏,提高电磁炉的发热效率。请参照图I、图2及图3,图I是本技术未绕线圈的线圈盘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线圈盘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2中线圈盘右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线圈盘,漆包线I、支架2和六条磁条3,所述六条磁条3由线圈盘的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2的底部,支架2的上表面上对应每一磁条3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绕线隔层4,相邻的绕线隔层4形成绕线槽5,所述漆包线I绕在所述绕线槽5中,所述若干绕线隔层4中至少包括厚度不等的第一绕线隔层41和第二绕线隔层4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各绕线隔层4的厚度可以不一致。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每一磁条3上,沿着磁条3的长度方向(即线圈盘的径向方向)分布有第一绕线隔层41和第二绕线隔层42,其中,第一绕线隔层41靠近线圈盘的中心,第二绕线隔层42位于第一绕线隔层41的外侧,即远离线圈盘的中心。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第一绕线隔层41形成第一绕线槽51,相邻的两第二绕线隔层42或者第二绕线隔层42与其相邻的第一绕线隔层41形成第二绕线槽5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绕线隔层41的厚度大于第二绕线隔层42厚度,且第一绕线隔层41的厚度为第二绕线隔层42厚度的I. 2-3倍,优选为I. 3倍。由此,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绕线隔层4,可提高绕线隔层4的强度,在绕线槽5中进行多层绕线时,可有效防止绕线隔层4出现断裂现象。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绕线隔层41与所述第二绕线隔层42还可以采用交错排布,比如,在同一磁条3上,沿着磁条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绕线隔层41和第二绕线隔层42 ;或者,在线圈盘的六条磁条3上,在其中一条磁条3或多条磁条3上布置第一绕线隔层41,在另一磁条3或另外的多条磁条3上布置第二绕线隔层42,通过这种第一绕线隔层41与第二绕线隔层42的交错分布,进一步提高绕线隔层4的强度。为了满足不同绕线层数的需要,设置第一绕线隔层41的高度大于第二绕线隔层42的高度,所述第一绕线隔层41高出第二绕线隔层42的高度可以为漆包线I直径的整数倍,使第一绕线槽51内所绕漆包线I的层数为第二绕线槽52内所绕漆包线I的层数的I一6倍。这样,对于相同截面积的漆包线1,当第一绕线槽51内所绕漆包线I的层数大于第二绕线槽52内所绕漆包线I的层数时,也能保证所有漆包线I上表面齐平,既实现所有漆包线I上表面与锅具的距离相等,从而能有效防止磁泄漏,提高磁感量。也就是说,由于两种绕线隔层4的高度不一,则相应的形成的绕线槽5的深度不一致,这样,对于第一绕线槽51可以采用多层绕线的方式,对于第二绕线槽52可以采用少层绕线的方式。而由于将第一绕线隔层41的厚度大于第二绕线隔层42的厚度,由此,可以防止较高的第一绕线隔层41强度过小而断裂,从而解决了绕线槽5深度太高与绕线隔层4厚度太小的矛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隔层41对应较深的内三圈的第一绕线槽51内绕制三层漆包线1,其余较浅的外圈线槽(即第二绕线槽52)内绕制两层漆包线1,线圈盘所有漆包线I的高度基本一致,从而使两种不同层数的漆包线I与加热锅具的距离相同,有效防止磁泄漏,提高了电磁炉的热效率。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第一绕线槽51与第二绕线槽52的宽度不等。比如,设置所述第一绕线槽51的宽度是第二绕线槽52宽度的I. 2— 6倍。这样,第一绕线槽51与第二绕线槽52可以绕不同截面面积的漆包线1,比如,第一绕线槽51内的漆包线I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第二绕线槽52内的漆包线I的截面面积。以此满足不同需要。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线圈盘,其中,·线圈盘的结构特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实施例线圈盘及电磁炉,通过将线圈绕线隔层的厚度设置为不一致,可提高绕线隔层的强度,在较深绕线槽中进行多层绕线时,可有效防止绕线隔层出现断裂现象,同时能有效防止磁漏,提高电磁炉的发热效率,而且本技术线圈盘结构紧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盘,包括:漆包线、支架和磁条,所述磁条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对应磁条位置处设置有绕线隔层,相邻的绕线隔层形成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在所述绕线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隔层至少包括厚度不等的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盘,包括漆包线、支架和磁条,所述磁条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对应磁条位置处设置有绕线隔层,相邻的绕线隔层形成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在所述绕线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隔层至少包括厚度不等的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隔层的厚度是第二绕线隔层厚度的I. 2— 3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隔层和第二绕线隔层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绕线隔层的高度大于第二绕线隔层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隔层高出第二绕线隔层的高度为漆包线直径的整数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隔层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