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电路、数字电视接收机及音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409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频输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静音电路、数字电视接收机及音频装置,其中,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第一节点;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节点;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此静音电路,无需复位芯片且电路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频输出
,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电路、数字电视接收机及音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音视频产品的不断更新,用户对数字产品的音视频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电视机为例来说明,若电视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开启或关闭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接收机内部的噪声会通过音频输出端引入到电视机中,用户就会听到电视机中发出“砰”的爆破声,即,噪声。这种由开关机引起的噪声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听觉效果,因此,在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内部设置静音电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现有的静音电路设计中,一般需要多个大电解电容、多个二极管、多个三极管才能完成达到静音控制功能,或者需要一个复位芯片来实现静音控制功能。这样的静音控制电路复杂冗余,占PCB的面积比较大,不利于PCB设计时布局,同时由于所需电子元件的数量多,其成本较高。不符合现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型化和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电路、数字电视接收机及音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静音控制电路复杂冗余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第一节点;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节点;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 ;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 ;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第一节点通过电阻R2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且与主芯片的GPIO 口相连接;第二节点通过电阻Rl连接至第一节点,且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较优的,所述三极管Ql为PNP型三极管。较优的,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较优的,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较优的,所述直流电源VCC的电压为3. 3V。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接收机,包括一静音电路,所述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第一节点;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节点;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 ;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 ;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第一节点通过电阻R2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且与主芯片的GPIO 口相连接;第二节点通过电阻Rl连接至第一节点,且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较优的,所述数字电视接收机为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或网络协议电视。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种所述的静音电路。本技术所公开的静音电路、数字电视接收机及音频装置,无需复位芯片且电路简单,稳定性好,便于PCB电路布局,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静音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静音电路,以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开关机时的静音作用,提高了静音电路在多种运用场所的实用性,其电路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减少了 PCB面积,适用于所有音频电路的开关机静音。图I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静音电路的电路图。如图I所示,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l的基极B通过电阻R3连接到节点I ;三极管Ql的发射极E连接至节点2 ;三极管Ql的集电极C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B。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 ;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三极管Q3的基极B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l的集电极C ;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 ;三极管Q3的发射极E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节点I通过电阻R2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同时,节点I与主芯片的GPIO 口相连接;节点2通过电阻Rl连接至节点1,同时,节点2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于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l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2以及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直流电源VCC的电压为3. 3V。图I所示的静音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在开机瞬间,即静音电路接通电源,但主芯片还未正常工作时,三极管Ql的发射极E直接与直流电源VCC (3. 3V)相连,电压迅速升高,此时,主芯片还未正常工作,默认主芯片的GPIO 口电平为低电平,电阻Rl和电阻R2进行直流分压,三极管Ql的发射级E的电压大于基极B的电压O. 7V,此时三极管Ql饱和导通,三极管Ql的集电极C为3. 3V ;3. 3V的电压分别通过电阻R4和电阻R5加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基极B,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均导通,从而将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的输出均下拉到地,实现静音,阻止系统“砰”的爆破声通过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发出。接着,主芯片接通电源,主芯片正常工作后,主芯片的GPIO 口发出3. 3V高电平,导致三极管Ql截止,三极管Ql集电极C无电压,导致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截止,使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E常输出声音,因此,实现了机器在开机瞬间静音且开机后声音正常输出的功能。当关机后,系统迅速复位,主芯片不再受控制,主芯片的GPIO 口电压下降的速度比电源电压VCC下降的速度更快,因此,三极管Ql处于导通的状态,三极管Ql的集电极C的电压使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均导通,从而将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的输出均下拉到地,实现静音,阻止系统掉电时“砰”的爆破声通过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发出。以上所述的静音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音频装置中,例如可以应用于电视机,数字 电视接收机中,其中,数字电视接收机可为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或网络协议电视。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机器静音功能,在开关机的瞬间阻止系统“砰”的爆破声通过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以及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发出,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PCB电路布局,对首频电路的各种首频指标无影响,还能实现闻质量的首频输出,能提高静音电路在多种运用场所的实用性,适用于所有音频电路的开关机静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第一节点;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节点;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电阻R2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且与主芯片的GPIO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电阻R1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且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其中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第一节点;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节点;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左声道AUD_L ;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音频输出右声道AUD_R ;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电压GND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电阻R2连接至接地电压GND,且与主芯片的GPIO 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电阻Rl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且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l为PNP型三极管。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音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