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1553B总线。总线控制器包括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总线切换控制模块。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实时监测总线通讯状态,通讯异常时,总线切换控制模块进行消息重试,仍存在错误时,切换到到备用总线。相对于利用上位机控制实现总线切换,只是针对某一条消息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总线控制器实现自动总线切换,是针对某个远程终端的,总线自动切换后,与该远程终端相关的其余消息不再从错误总线发送,而是自动从切换后的总线发送,简单方便、实时性高,并且针对具体的远程终端进行总线切换控制时,更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
技术介绍
MIL-STD-1553B总线简称1553B总线,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公布的一种串行多路数据总线标准。最早应用于飞机上,用于解决飞机中控制计算机、平显、导航、传感器、夕卜挂管理等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大量的数据传输。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已被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航空、地面车辆、舰艇、卫星等领域。1553B总线具有实时性高、扩展灵活、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1553B采用冗余总线。如图I所示,冗余总线是在总线控制器和远程终端之间提供多条总线,在任意给定的时间仅在一条总线上进行消息传输,其它的总线处于备份状态,当检测到消息错误时,切换到备份总线发送和接收消息。目前公知的技术是由上位机控制实现总线切换,消息出错时由上位机控制该消息的重试以及切换到备份总线发送,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是,只是针对某一条消息进行的,而不是针对某个远程终端的,导致出错消息通过重试或总线切换正确收发后,与该远程终端相关的其余消息仍从错误的总线发送,所以需要对每条出错消息进行重试及总线切换;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由上位机控制实现总线切换,只针对某一条消息进行,而不是针对某个远程终端,导致出错消息通过重试或总线切换正确收发后,与该远程终端相关的其余消息仍从错误的总线发送,所以需要对每条消息进行重试及总线切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1553B总线,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通过所述1553B总线连接并通讯。所述总线控制器包括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总线切换控制模块。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总线控制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的通讯状态是否正常,并将结果写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一端连接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分为远程终端编号区、总线编号区、通讯状态标识区,分别存储远程终端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讯使用的总线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的状态标识。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用于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并在所述状态标识为通讯异常时,进行错误消息重试,仍存在错误时,将当前总线切换到到备用总线,并实时更新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优选地,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多个远程终端。优选地,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多条备用总线。优选地,所述总线控制器采用FPGA实现。优选地,所述总线控制器采用协议芯片实现。优选地,所述远程终端采用FPGA实现。优选地,所述远程终端采用协议芯片实现。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采用总线控制器来实现自动总线切换,是针对某个远程终端的,总线自动切换后,与该远程终端相关的其余消息不再从错误总线发送,而是自动从切换后的总线发送,简单方便、实时性高,并且针对具体的远程终端进行总线切换控制时,更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及的使用1553B冗余总线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系统包含的存储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系统实现总线自动切换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结构框图。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总线控制器10、远程终端20U553B总线30,总线控制器10与远程终端20通过1553B总线30连接并通讯。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至少包括一个远程终端,优选包括多个远程终端;至少包括一条备用总线,优选包括多条备用总线。总线控制器10包括总线状态管理模块11、存储模块12、总线切换控制模块13。总线状态管理模块11,一端连接1553B总线30,另一端连接存储模块12,用于实时监测总线控制器10和远程终端20之间的通讯状态是否正常,并将结果写入存储模块12。存储模块12,一端连接总线状态管理模块11,另一端连接总线切换控制模块13。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系统包含的存储模块结构示意图。存储模块12分为远程终端编号区121、总线编号区122、通讯状态标识区123,分别存储远程终端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讯使用的总线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的状态标识。总线切换控制模块13,一端连接存储模块12,另一端连接1553B总线30,用于读取存储模块12中的信息,并在所述状态标识为通讯异常时,进行错误消息重试,仍存在错误时,将当前总线切换到到备用总线,并实时更新存储模块12中的信息。总线控制器10优选采用FPGA实现,例如XC 3S4000 ;还可以采用协议芯片实现,例如BU-6517X。远程终端20优选采用FPGA实现,例如XC3S200 ;还可以采用协议芯片实现,例如 BU-64703。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系统实现总线自动切换的工作流程图。所述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在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过程中,总线控制器包含的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实时监测通讯是否正常,通讯正常时,1553B总线正常进行消息传输的工作,计数器保持清零状态,直到消息传输结束。通讯异常时,首先进行错误消息重试,具体操作为,计数器加1,重新发送和接收消息;经过重试如果消息能够正确传输,计数器清零,消息传输结束;如果重试仍然错误,则进行总线切换,具体操作为,计数器加1,此时计数器累加到2,满足总线切换条件,计数器清零,同时切换到备份总线发送消息,并更新存储器中的信息,包括切换后的总线编号、通讯状态标识。总线切换后,总线控制器与该远程终端之间后续的通讯采用切换后的总线,不再使用出错的总线。从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总线控制器来实现自动总线切换,不是针对某一条消息进行,而是针对某个远程终端的,总线切换后,与该远程终端相关的其余消息不再从错误的总线发送,不需要对每条消息进行错误重试及总线切换,简单方便、实时性高,并且针对具体的远程终端进行总线切换控制时,更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1553B总线,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通过所述1553B总线连接并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控制器包括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总线切换控制模块;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总线控制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的通讯状态是否正常,并将结果写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一端连接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分为远程终端编号区、总线编号区、通讯状态标识区,分别存储远程终端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讯使用的总线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的状态标识;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用于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并在所述状态标识为通讯异常时,进行错误消息重试,仍存在错误时,将当前总线切换到到备用总线,并实时更新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53B总线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总线控制器、远程终端、1553B总线,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通过所述1553B总线连接并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控制器包括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总线切换控制模块; 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总线控制器和所述远程终端之间的通讯状态是否正常,并将结果写入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一端连接所述总线状态管理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分为远程终端编号区、总线编号区、通讯状态标识区,分别存储远程终端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讯使用的总线编号、当前该远程终端与所述总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的状态标识; 所述总线切换控制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1553B总线,用于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芳,李超,何凯,王月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