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27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8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以及包覆成型于绝缘本体外部的绝缘外壳,线缆向后延伸出绝缘外壳,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盖,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配合以在绝缘外壳成型之前共同固定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还包覆于定位盖外部,防止了导电端子在绝缘外壳成型完成之前产生错位,保证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后盖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线缆连接器组件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电器设备中,其对于电子电器设备如同血管对于人类一样重要,尤其是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工作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子电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传统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及部分包覆线缆与绝缘本体的绝缘壳体。该线缆连接器组装时,导电端子分别与线缆的对应芯线相焊接在一起,导电端子分别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组装后,通过在绝缘本体的后端与线缆的前端进行注胶,通过外膜包覆成型技术形成包覆于绝缘本体后端和线缆前端的一绝缘壳体,从而形成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然而,在绝缘壳体成型过程中,导电端子与电缆容易产生错位。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结构可靠性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及包覆成型于绝缘本体外部的绝缘外壳,所述线缆向后延伸出绝缘外壳,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盖,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配合以在绝缘外壳成型完成之前共同固定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还包覆于定位盖的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基部底部向后延伸的组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基部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入对接部内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组接部内的连接部,定位盖向下组装于组接部上,定位盖设有遮盖导电端子连接部的顶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基部的收容孔及自收容孔向前延伸贯穿对接部的插接孔,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收容于插接孔,固定部收容于收容孔内,定位盖设有自顶壁前端向下延伸的止退板,止退板遮盖于收容孔的后端并且向前抵靠在固定部上以限制导电端子向后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后表面凹设有一对定位孔,定位盖设有自顶壁向前延伸的一对定位柱,定位柱收容于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接部两侧表面分别设有凹槽,定位盖设有自顶壁两端向下延伸的指部,指部向下进入凹槽内,以限制定位盖前后及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接部包括中间部及自中间部底部向两侧凸伸的两侧部,中间部与两侧部均自基部向后凸伸而成,并且中间部向上凸伸超过两侧部,使得沿前后方向观察,组接部呈“凸”字形构造,中间部与两侧部顶面分别凹设有向后贯穿的弧形凹陷,导电端子连接部收容凹陷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部的两侧表面分别凸设有一卡块,定位盖设有自顶壁向下延伸的一对固定板,中间部位于该对固定板之间,固定板上设有与卡块上下卡扣的扣持块,以限制定位盖向上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设置为弧形构造,顶壁的左右两端向下抵靠在组接部上,定位盖与组接部相结合而共同形成一外部轮廓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由三个圆柱形对接套组成,对接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位于底部的两对接套相互隔开并分别与位于顶部的一对接套一体相连,对接套设有前后贯通的一插接孔,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收容于插接孔内,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和接触部设置为圆筒状,接触部收容于插接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设置为三根,依次为接地端子、火线 端子及零线端子,导电端子向后未延伸出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定位盖,使得在绝缘外壳包覆成型之前,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配合共同达成对导电端子的有效定位,防止导电端子在绝缘外壳成型完成之前产生错位,保证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去除绝缘外壳后的内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绝缘外壳与绝缘本体分离开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定位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再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用以传输交流电源信号,其包括绝缘本体I、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接的若干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连接的线缆3、固定于绝缘本体I后端的定位盖4及包覆绝缘本体I的后端与定位盖4的绝缘外壳5。绝缘本体I包括基部10、自基部10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1及自基部10底部向后延伸的组接部12,对接部11由三个圆柱形对接套110组成,对接套110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位于底部的两对接套110相互隔开并分别与位于顶部的一对接套110—体相连。每一对接套110设有前后贯通的圆形插接孔112,基部10设有自插接孔112向后贯穿基部10的收容孔102,基部10后表面凹设有一对定位孔103,该对定位孔103位于一收容孔102的左右两侧。组接部12包括中间部121及自中间部121底部向两侧凸伸的两侧部122,中间部121与两侧部122均自基部10向后凸伸而成,并且中间部121向上凸伸超过两侧部122,使得沿前后方向观察,组接部12呈“凸”字形构造。中间部121与两侧部122顶面分别凹设有向后贯穿的弧形凹陷123,凹陷123与收容孔102—一对应。中间部121的两侧表面分别凸设有一卡块124,卡块124的顶部设有斜面125,两侧部122的后部的侧表面分别设有凹槽 126。 导电端子2设置为三根,分别为接地端子、火线端子及零线端子,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2及自接触部21向后延伸以夹持线缆3的连接部23。固定部21和接触部22设置为圆筒状。线缆3包括芯线31及包覆芯线31的绝缘外皮32。定位盖4包括弧形的顶壁41、自顶壁41前端向前伸的一对定位柱42、自顶壁41前端向下延伸的三个止退板43、自顶壁41向下延伸的一对固定板44及自顶壁41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的指部45,两固定部44的底端设有向内侧凸伸的扣持块46,扣持块46底部设有倾斜面47。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时,首先,线缆3的芯线31与导电端子2的连接部23固定在一起,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接着,将导电端子2与线缆3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I内,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向前进入绝缘本体I的插接孔112内,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固定部21固定于绝缘本体I基部10收容孔102内,连接部23与线缆3共同收容于绝缘本体I组接部12的凹陷123内。其次,定位盖4的定位柱42向下倾斜插入绝缘本体I定位孔103的三分之一深度后,再向下按压定位盖4使定位盖4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前移动,直至定位柱42完全进入定位孔103内,定位盖4的顶壁直接遮盖于导电端子2连接部23的顶部,定位盖4的顶壁41两端向下抵靠在绝缘本体I组接部12的两侧部122上,顶壁41与两侧部122共同形成完整的一外部轮廓表面,定位盖4的止退板43分别遮盖于绝缘本体I的后端并向前抵靠在导电端子2的固定部21上,用以限制导电端子2向后移动,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及包覆成型于绝缘本体外部的绝缘外壳,所述线缆向后延伸出绝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盖,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配合以在绝缘外壳成型完成之前共同固定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还包覆于定位盖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及包覆成型于绝缘本体外部的绝缘外壳,所述线缆向后延伸出绝缘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盖,定位盖与绝缘本体相配合以在绝缘外壳成型完成之前共同固定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还包覆于定位盖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基部底部向后延伸的组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基部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入对接部内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组接部内的连接部,定位盖向下组装于组接部上,定位盖设有遮盖导电端子连接部的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基部的收容孔及自收容孔向前延伸贯穿对接部的插接孔,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收容于插接孔,固定部收容于收容孔内,定位盖设有自顶壁前端向下延伸的止退板,止退板遮盖于收容孔的后端并且向前抵靠在固定部上以限制导电端子向后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后表面凹设有一对定位孔,定位盖设有自顶壁向前延伸的一对定位柱,定位柱收容于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接部两侧表面分别设有凹槽,定位盖设有自顶壁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礼庆吴林戈明程卫亚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