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95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27
一种小型断路器。解决了现有小型断路器在L极动、静触头接触处通常没有保护,使得电弧不能有效被引到灭弧室的问题。它包括壳体、灭弧系统、L极静触头和L极静触头支架,壳体包括上盖、中壳和底盖,所述的中壳将壳体内腔分为N极腔和L极腔,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L极引弧板,所述L极腔内设有两片隔弧板,所述的两片隔弧板被L极静触头支架和L极引弧板隔开并形成缺口槽,所述的L极静触头设于缺口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L极静触头的两侧增加了上、下隔弧板,使得L极动、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由于磁场方向的原因以及气流的作用下,快速的被引向灭弧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技术背景在小型断路器的每一个单元内,包括壳体和操作手柄,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脱扣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通过操作手柄使操作机构带动触头系统中的动触头运动,使小型断路器接通和分断,实现对电气线路的控制;通过对电流热效应和磁效应的感测,对电气线路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时实施保护。当动、静触头接触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时,小型断路器接通电气回路,通过双金属元件感测小型断路器的局部温度变化,判断回路系统的电流大小,实现过电流保护功能。当回路电流保持在小型断路器设定的额定电流值及以下时,该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金属元件产生的变形很小,不能使脱扣器脱扣;当回路电流超过设定的额定电流时,小型断路器的金属元件温度升高,可以产生足够的热变形,推动脱扣器解扣,此时,触头系统中的动、静触头分开,切断电流回路,实现电流保护功能。短路保护系统由电磁线圈感测回路电流的变化,当回路电流超过正常值或在设定的短路保护值以上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动铁芯推动推杆,并作用于脱扣器,使脱扣器解扣,切断电流回路,实现短路保护功能。灭弧系统的作用是当小型断路器在断开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和操作手柄(2),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2)通过操作机构(3)与脱扣器(4)相连,所述的壳体(1)包括上盖(11)、中壳(12)和底盖(13),所述的中壳(12)将壳体(1)内腔分为N极腔(131)和L极腔(111),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131)内的N极静触头(132)、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111)内的L极静触头(112)、L极动触头(113),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114)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L极引弧板(115)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I)和操作手柄(2),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2)通过操作机构(3)与脱扣器(4)相连,所述的壳体(I)包括上盖(11)、中壳(12)和底盖(13),所述的中壳(12)将壳体(I)内腔分为N极腔(131)和L极腔(111),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131)内的N极静触头(132 )、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111)内的L极静触头(112)、L极动触头(113),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114)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L极引弧板(115)和N极引弧板(133),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腔(111)内设有两片隔弧板(116),所述的两片隔弧板(116)被L极静触头支架(114)和L极引弧板(115)隔开并形成缺口槽(1161),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缺口槽(1161)内。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金荣张梅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巢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