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9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27
一种小型断路器。解决了现有小型断路器在L极动、静触头接触处通常没有保护,使得电弧不能有效被引到灭弧室的问题。它包括壳体、灭弧系统、L极静触头和L极静触头支架,壳体包括上盖、中壳和底盖,所述的中壳将壳体内腔分为N极腔和L极腔,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L极引弧板,所述L极腔内设有两片隔弧板,所述的两片隔弧板被L极静触头支架和L极引弧板隔开并形成缺口槽,所述的L极静触头设于缺口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L极静触头的两侧增加了上、下隔弧板,使得L极动、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由于磁场方向的原因以及气流的作用下,快速的被引向灭弧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技术背景在小型断路器的每一个单元内,包括壳体和操作手柄,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脱扣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通过操作手柄使操作机构带动触头系统中的动触头运动,使小型断路器接通和分断,实现对电气线路的控制;通过对电流热效应和磁效应的感测,对电气线路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时实施保护。当动、静触头接触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时,小型断路器接通电气回路,通过双金属元件感测小型断路器的局部温度变化,判断回路系统的电流大小,实现过电流保护功能。当回路电流保持在小型断路器设定的额定电流值及以下时,该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金属元件产生的变形很小,不能使脱扣器脱扣;当回路电流超过设定的额定电流时,小型断路器的金属元件温度升高,可以产生足够的热变形,推动脱扣器解扣,此时,触头系统中的动、静触头分开,切断电流回路,实现电流保护功能。短路保护系统由电磁线圈感测回路电流的变化,当回路电流超过正常值或在设定的短路保护值以上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动铁芯推动推杆,并作用于脱扣器,使脱扣器解扣,切断电流回路,实现短路保护功能。灭弧系统的作用是当小型断路器在断开过大的短路电流时,通过对电弧的作用,实现限制电流继续增加的趋势,即限流作用,并最终将电弧消灭。当电弧引进灭弧室时,被灭弧室内的金属栅片分隔成许多段,每段电弧都在金属栅片附近产生一个近极电压,使整个电弧的压降迅速提高,使电弧熄灭。传统的小型断路器,一般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中壳和底盖,中壳的设置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安装操作机构及触头系统,所述的中壳将壳体内腔分为N极腔和L极腔,N极腔和L极腔在中壳底部通常相通,即L极腔内的灭弧室占用了 N极腔。灭弧室一般包括10片灭弧片和固定灭弧片的固定片,由于L极腔内的灭弧室占用了 N极腔,灭弧室受N极静触头支架的影响,使得灭弧片的数量比较少,而灭弧性能的强弱是与灭弧片数量息息相关的。通常L极产生的电弧较多,而电弧被引到灭弧室时,因N极腔和L极腔在中壳底部相通,使得N极引弧板过短,也使得灭弧片的片数减少,从而影响了小型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在现有的小型断路器中,通常L极动、静触头接触处只设有引弧板,而动、静触头接触处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又特别的多,容易烧坏附近的元器件和使得壳体变形,从而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小型断路器在L极动、静触头接触处通常没有保护,使得电弧不能有效被引到灭弧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操作手柄,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脱扣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机构与脱扣器相连,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中壳和底盖,所述的中壳将壳体内腔分为N极腔和L极腔,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内的N极静触头、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内的L极静触头、L极动触头,所述的L极静触头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L极引弧板和N极引弧板,所述L极腔内设有两片隔弧板,所述的两片隔弧板被L极静触头支架和L极引弧板隔开并形成缺口槽,所述的L极静触头设于缺口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N极腔和L极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灭弧室设于L极腔内。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隔板在N极腔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的N极引 弧板的一端设于固定槽内。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底盖上设有插口槽,所述的插口槽与固定槽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隔板与中壳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灭弧室包括12片灭弧片和固定灭弧片的固定片。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隔弧板采用产气材料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隔弧板采用的产气材料为PA6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L极静触头的两侧增加了上、下隔弧板,使得L极动、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由于磁场方向的原因以及气流的作用下,快速的被引向灭弧室。同时可以避免电弧产生的热量过大使壳体变形。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附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爆炸图。图中,I、壳体;11、上盖;111、L极腔;112、L极静触头;113、L极动触头;114、L极静触头支架;115、L极引弧板;116、隔弧板;1161、缺口槽;12、中壳;121、隔板;122、固定槽;13、底盖;131、N极腔;132、N极静触头;133、N极引弧板;134、插口槽;2、操作手柄;3、操作机构;4、脱扣器;5、灭弧室;51、灭弧片;52、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I和操作手柄2,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2通过操作机构3与脱扣器4相连,所述的壳体I包括上盖11、中壳12和底盖13,所述的中壳12将壳体I内腔分为N极腔131和L极腔111,所述的中壳上设有N极排气孔和L极排气孔,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131内的N极静触头132、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111内的L极静触头112、L极动触头113,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114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L极引弧板115和N极引弧板133,所述L极腔111内设有两片隔弧板116,所述的两片隔弧板116被L极静触头支架114和L极引弧板115隔开并形成缺口槽1161,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缺口槽1161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L极静触头的两侧增加了上、下隔弧板,使得L极动、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由于磁场方向的原因以及气流的作用下,快速的被引向灭弧室。同时可以避免电弧产生的热量过大使壳体变形。所述的N极腔131和L极腔111之间设有隔板121,所述的隔板121与中壳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隔板121在N极腔131 —侧设有固定槽122,所述的N极引弧板133的一端设于固定槽122内,所述的底盖13上设有插口槽134,所述的插口槽134与固定槽122相对应。具体的说,固定槽122有两个,与之对应的插口槽134也有两个。所述的灭弧室5包括12片灭弧片51和固定灭弧片51的固定片52。隔板的设置使得灭弧室只设于L极腔内,避免了 L极腔内产生的电弧乱窜到N极腔内,便于快速的消灭电弧。而且隔板的设置,使得N极引弧板可以加长,有利于N极的快速灭弧。固定槽和插口槽的设置使得加长后的N极引弧板更好的固定。另外,灭弧室只设于L极腔内,避免灭弧室受N极静触头的影响,同时,灭弧片数量增加到12片,使电弧电压迅速上升,从而增加了灭弧室的灭弧能力。所述的隔弧板116采用产气材料一体成型。具体的说,所述的隔弧板116采用的产气材料为PA66 (Polyamide 66聚酰胺又称尼龙66)。当然本技术中,隔弧板116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产气材料。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专利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和操作手柄(2),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2)通过操作机构(3)与脱扣器(4)相连,所述的壳体(1)包括上盖(11)、中壳(12)和底盖(13),所述的中壳(12)将壳体(1)内腔分为N极腔(131)和L极腔(111),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131)内的N极静触头(132)、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111)内的L极静触头(112)、L极动触头(113),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114)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L极引弧板(115)和N极引弧板(133),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腔(111)内设有两片隔弧板(116),所述的两片隔弧板(116)被L极静触头支架(114)和L极引弧板(115)隔开并形成缺口槽(1161),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缺口槽(116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I)和操作手柄(2),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操作机构(3)、脱扣器(4)、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过电流保护系统和短路保护系统,所述的操作手柄(2)通过操作机构(3)与脱扣器(4)相连,所述的壳体(I)包括上盖(11)、中壳(12)和底盖(13),所述的中壳(12)将壳体(I)内腔分为N极腔(131)和L极腔(111),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于N极腔(131)内的N极静触头(132 )、N极动触头和设于L极腔(111)内的L极静触头(112)、L极动触头(113),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L极静触头支架(114)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L极引弧板(115)和N极引弧板(133),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腔(111)内设有两片隔弧板(116),所述的两片隔弧板(116)被L极静触头支架(114)和L极引弧板(115)隔开并形成缺口槽(1161),所述的L极静触头(112)设于缺口槽(1161)内。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金荣张梅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巢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